第一五四0章 大進軍(續集 )(1 / 2)

就在我東野主力進軍山東、和林彪指揮的山東野戰軍追殲山東日偽軍的時候,華北大地的鐵路運輸線、公路運輸線達到了運輸高峰。

北寧線不用說了,晝夜不停,一列列軍列滿載著軍火、糧食、汽油、葯品,從山海關進入華北,到北平後轉天津經津浦路南下,或者沿平漢路南下。

京包線上也是一派繁忙。這條鐵路最早是由詹天佑設計的,從北京修到張家口,叫京張鐵路。後來到1921年的時候一直修到了包頭,全長814公里,在大同與同蒲鐵路相連。這個時候京包線就成了運兵專線,攻占張家口的東野四兵團部隊從京包線轉平漢線南下,攻占包頭、大同的東野騎兵集團騎一軍和傅作義的三十五軍沿京包線到大同經同浦路到太原再轉正太路到石門經平漢路南下。

中共東北局副書記項英專門負責東野後勤補給,此時也將指揮部從長春遷到了北平,受中央委托,指揮東野鐵道兵司令部專門負責保護鐵路、公路交通線,搶修橋梁、隧道,保證運輸暢通。

中央給項英的指示很明確:「主力打到哪里,後勤補給就送到哪里。」

這一次,閻錫山和傅作義都很干脆,主力全部出動。隨我軍出征。其中傅作義部晉察冀野戰軍主力行動,受徐向前指揮;晉綏軍隨晉冀豫野戰軍行動,受劉伯承、鄧小平指揮。

這次劉鄧率晉冀豫野戰軍和徐向前率晉察冀野戰軍出征,實力大大加強,傅作義部是國軍勁旅,晉綏軍其實也不差,士兵訓練、武器裝備在國軍序列里都是一流的,只不過傅作義另立門戶後,閻錫山手下無大將,他本人雖然留學日本學軍事。其實並不擅長軍事指揮。這樣的部隊到了有軍神之稱的劉伯承手里,綻放出多么美麗的花朵都不奇怪。

由於華北解放,除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外,東野給各部隊補充的重火力裝備全部到位。每個野戰軍一個炮兵師三個炮團的大炮,至於九二式步兵炮、擲彈筒、輕重機槍、三八大蓋,那是任各野戰軍挑。百萬關東軍的裝備和庫存,加上華北方面軍的裝備和庫存,又有東北兵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出來的武器彈葯,我軍就是再擴軍一百萬都沒有問題。

因此。中央指示承擔華北防務的晉察冀軍區政委聶榮臻和晉綏野戰軍司令員賀龍,以東野編練司令部為基礎。組建我軍編練司令部,由聶兼任編練司令兼政委,在華北、東北、蒙古地區征召新兵,指導各地區、各縣征召編練新兵,至少征兵200萬,以三個月為訓練期,補充我東北野戰軍、山東野戰軍、晉冀豫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晉綏野戰軍、西北野戰軍和由新四軍改編的華中野戰軍擴軍需要。

中央要求山東野戰軍、晉冀豫野戰軍、晉察冀野戰軍、華中野戰軍要向東野一樣,在前一階段擴編基礎上,邊作戰邊擴軍。其中山東野戰軍和晉冀豫野戰軍要擴編至四個兵團十二個軍的建制。晉察冀野戰軍、華中野戰軍、西北野戰軍要擴編至三個兵團九個軍建制,晉綏野戰軍擴編至兩個兵團六個軍建制。

中央指示電中說的很清楚,今後我軍不僅要在質量上超過敵人,在數量上也要壓倒一切敵人!

主席的氣魄石破天驚!

擁有這么大面積的解放區,又有全中國最完整、最先進的東北兵工制造企業,解放了的大東北地區、華北地區的青年又積極踴躍參軍,我軍大擴軍一點問題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