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一章 針鋒相對(續)(1 / 2)

院子里靜悄悄的,站崗的哨兵目不斜視,進出的參謀、機要人員都放輕了腳步,以免打擾了司令員和記者談話。

劉一民說到:「就在這個時候,蔣委員長卻下達了讓八路軍停止南進、撤回黃河以北的命令。這是個什么命令?這是個漠視淪陷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命令,是個漠視全國人民渴望以最快速度戰勝日本鬼子、贏得抗戰勝利的心聲的命令,是個漠視八路軍、新四軍、晉綏軍為抗戰做出的巨大犧牲和貢獻的命令,是個為了維系一黨獨裁、踐踏中國人民民主權利的命令,是個為了搶占地盤、摘桃子、竊奪勝利果實的命令,是個導致日偽軍延長苟延殘喘時間的命令。荒謬之極!可笑之極!可悲之極!」

黃薇聽劉一民的話音高了起來,知道他動怒了,趕緊起身去把茶缸遞到劉一民手上,柔聲說到:「喝口水,慢慢說,我記得慢!」

不是黃薇記得慢,她多次采訪劉一民,記得一點都不慢,是女兒家的情懷不經意間就流露了出來。

劉一民喝口茶,繼續說到:「蔣介石這個令親者痛、仇者快的命令的惡果現在全世界都看到了,短短一個月時間,侵華日軍總司令畑俊六以有限兵力,縱橫鄂湘桂三省,打得國軍第一戰區主力潰不成軍,打得第六戰區步步後退,打得第九戰區不得不轉移主力,放日軍大踏步攻占中華名城長沙,打得第四戰區主力不得不退避貴州。從此。侵華日軍殘部和日軍南方軍打通陸路聯系,結為一體,進可攻,退可守。我要問一聲,這個責任應該有誰來負?那些被日軍屠殺的老百姓的命該找誰抵償?總不能如此慘敗卻依然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吧?還有沒有國法?還有沒有軍紀?還有沒有天理?如果是我劉一民指揮這樣的戰役,打成這樣的結果,我早就羞愧得自殺去了,哪里還有臉面指手畫腳、稱王稱霸呢?」

這是直接對著最高統帥開炮了!

劉一民接著說到:「中國是全體中國人民的中國,不是哪一黨哪一派的中國,也不是哪一家哪一姓的中國。中國的事情不能由哪個黨、哪一個人說了算。而應該由全國人民說了算。當然,現在是抗戰時期,我們沒有時間也不可能實行全民表決,只能由代表全國人民意願的決策機構來決定。這就要求決策機構必須是能夠代表中國人民利益的。從軍委會下達的禁止八路軍、東北野戰軍向南進軍的命令看,這個決策機構只代表國民黨的利益,而違背了中國人民的利益,不改正錯誤的話,就應當解散!」

可能是為了不讓自己的話聽起來過於憤激,劉一民補充到:「不能否認。蔣委員長在領導中國抗戰中居功甚偉,最起碼他堅持不投降、不何談。制定了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這兩點對抗戰貢獻極大。國民黨在組織和領導抗戰中也做出了巨大貢獻,雖然國民黨出了汪精衛之流一批漢奸,國軍中出了一批投敵部隊,但是這不是國民黨的主流,瑕不掩瑜。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看著蔣委員長和國民黨怎么做,把中國朝哪里領。堅持團結抗戰、勝利後走和平民主建國道路,國民黨和蔣委員長就有可能仍然是中國的政治領袖、政治大黨。反之。堅持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政策,搞一黨專政獨裁,國民黨就必然走向人民的反面,必然被人民所唾棄,被歷史所淘汰。共產黨也是這樣,能夠代表人民利益,人民就擁護。反之,人民就反對!抗戰以來的事實證明國共兩黨堅持團結抗戰的時候,戰局形勢就好。搞摩擦打內戰的時候,日軍就會乘虛而入、渾水摸魚。全國人民都在盼著國共兩黨能夠真誠團結、共同抗敵。領導人民早日打敗日本侵略者。這就是當前中國最大的民意。順應這個民意,就能發展壯大;違背這個民意,下場可想而知!」。

講了這么多,劉一民總結到:「既然歷史選擇了國共兩黨團結領導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國共兩黨就應當肩負起歷史使命,很好的完成這一歷史任務。任何一黨想背棄這一使命,都是背叛。時代在發展,國家也在發展。未來的世界必然選擇民主道路,搞獨裁行不通,搞一黨專政同樣行不通。未來的中國應當選擇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道路,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