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2 / 2)

大唐一品 墮落的狼崽 2561 字 2020-08-20

「三十萬之眾足夠橫掃草原了。」盧照辭點了點頭,道:「我朝共有軍府兵百萬之眾,聯保證到時候能給大將軍三十萬之眾。只是大將軍可曾算過了,這次出征草原,會死傷多少人?」

「當年漢武帝派遣大將軍衛青和霍去病兩位名將出征塞外,統帥了十萬騎兵,還有數十萬的步卒隨行,出動了六十萬匹騾馬緊隨其後,能歸著也不過十數萬而以,可以說,帝國精銳喪失一空,帝國實力大減。」李靖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言語之中充斥著一絲蕭瑟之意來,戰爭雖然是打贏了,但是實際上,隨著漢朝戰爭的勝利,國力也是損耗了不少。

「大將軍率領三十萬大軍出兵草原,聯還要派遣約有二十萬步兵作為大軍的輔兵,專攻後勤,帝國可以說是一半兵力都投入了這場大戰之中。大將軍可曾想過,日後,大唐會不會和漢朝一樣。大戰勝利了,但是國力也衰弱了不少盧照辭雙眼緊緊的盯著李靖。

「敢問陛下的意思是?」李靖拱了拱手道。

「三十萬大軍,聯還是會給你的,二十萬輔兵,聯也是會給你的。」盧照辭想了想說道:「聯准備在全國內選兵,選取三十萬精銳來給大將軍所用。先在關中和山東選,由你和徐世績一起選,選取三十萬大軍來。聯要淘汰老弱,下至十八,上至三十五歲,這樣的人才能成為衛士,才有機會成為精銳士兵的可能。其余的人暫時可以作為輔兵的存在,待大戰結束之後,聯還要精簡全國的軍隊,爭蓉制在八十萬之內。

這些人從此之後就是職業士兵,而不是輔兵,而被剔除的士兵可以作為各府州縣的治安士兵,在帝國遭遇外敵入侵的時候,這些人就能快速的成為帝國的士兵,其余的時候,可以屯田,可以協助當地官府維護地方的安全,以此抵償繼役。只是,這只是聯隨口所說,此事還要與宣德殿眾人商量之後實行,在這里,聯只是想聽聽大將軍的意思。」

「陛下要實行這種計劃老臣是支持的。」李靖虎目放光,誰都想自己麾下士兵都是精銳之士,這樣才是打勝仗的保證。李靖這個常勝將軍也是不的免俗的。

「在這里,你我雖然計議妥當,但是在宣德殿那里,聯恐怕那幾位是不會答應的盧照辭嘴…凹一北苦笑!煮府兵轉化為職業十兵,在知任加強了大唐的軍力、國力,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要花上大量的銀錢來養著這只軍隊,這可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恐怕要占朝廷賦稅的五分之一還要多,朝廷諸公會不會同意這件事情,就是盧照辭也沒有把握,盧照辭是皇帝不錯,但是皇帝有的時候也不是為所欲為的,這最高的統治權也是無所不能的。更何況,此事關系社稷安危,也不是說辦就能辦到的,若是那些大臣強烈反對,盧照辭也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以前朝廷雖然有大量的軍隊,但是作為常駐軍隊並沒有多少,其余的府兵也就是在作戰的時候,才會花費一些錢財作為搞賞、撫恤等所用,朝廷就是有再多的軍隊也是可以養的,只要有土地,朝廷就能養更多的軍隊,這次若是將這些人都變成常駐士兵,所耗甚大,或許本大人都是要反對的。」李靖點了點頭?「就是再怎么困難也是要做的,這是軍隊發展的必由之路。」盧照辭雙目放光,冷。享哼的說道:「又讓人種地,又讓人練,天下哪里有什么兩全其美的事情,這本是就是痴心妄想,到頭來,卻是兩方面都做不好。種田沒有把田種好,弄的軍隊也成不了精銳之士,如何能保家衛國,如何能征戰天下。沒有一支強大的士兵,那領利能安心賠償我大唐三千萬貫的錢財。」

「有一支數量強大的常備力量,就能無視春耕和農忙之時,能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時候出兵。這才符合兵家出其不意的效果。」李靖連連點頭,顯然他是被盧照辭的想法所打動了,腦海之中瞬間就想起了常備軍隊的好處來。要知道古代出兵就必須避開農時,免的影響了農時,不但會影響到朝中的稅收,更有可能影響到國內糧草的囤積。所以管仲擔任齊國的國相的時候,就曾經下令齊國派出小股軍隊不斷的騷擾周圍的鄰國,使他們不能安於農時,不斷的削弱對反的力量,而壯大自己的力量,終於使的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試想,若是國中有一支常備軍,專心征戰,國內有百姓專司農務,分工明確,這樣的帝國才有強大的可能。

「想當年,前隋是何等的富裕,糧草是何等的充足,若是有五十萬常駐士兵,加上各地的府兵,就算征伐高句麗失敗,也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元氣,又豈會有隋末混戰的局面。」盧照辭搖了搖頭。有一支強大的職業士兵的存在,才能鎮壓住那些別具用心的人?

盧照辭此刻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練出一支強大的職業軍隊來。

「陛下,臣料想,此事一經傳出來,恐怕憋功他們都要鬧起來了。」李靖笑呵呵的說道。是啊!能指揮這支強大的軍隊,可以說,只要不是笨蛋,戰功就能到手了。看看,如今軍隊中的第一人是李靖,已經貴為郡王了,可以說是升無可升了,更為重要的是李靖已經老了,他之後,何人是軍中第一人,那就得看誰的戰功最為彪炳了,徐世績、羅士信、秦瓊等人,包括後來居上的秦勇等等,都可以說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但是若是能指揮上這只常備軍作戰,那就是等於指揮著大唐最精銳的軍隊作戰了,戰功還不是手到擒來的嗎?

盧照辭聞言哈哈大笑,雙目中卻是閃爍著一絲莫名的光芒來,可以說,這支即將成立的常備軍,就是從整個大唐軍中選出來的精銳,這支精銳豈會讓某一個將軍單獨統領,若是如此,那危險性也太大了。這與歷史上的那些節度使又有什么區別呢昨為一個從後世穿越過來的人。豈會讓這種事情出現。

「此事,聯看要從奉文本那里獲取銀錢來秦養這么一大批精銳之士,是很困難的。呵呵,大將軍,三天之後,還是在朝會上提出來!」盧照辭想了想說道:「依靠聯一個人之力,恐怕難以說的通這么人,還請勞煩大將軍邀請諸位將軍,拿出一個妥善的方針來,哎,此事也只有大將軍能做的到的,其他的將軍,恐怕是沒有這么大的大局觀的。」

「臣遵旨。」李靖想了想,還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如今大唐的將軍中,允文允武的也只有李靖和徐世績兩個人而與,而李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此事也只有托付給李靖來做,想必,他能有一個妥善的辦法,安撫好眾人。弄出一個相對完善的規劃來,讓宣德殿眾人支持這個計劃。而盧照辭所能做的就是,提前與宣德殿的人溝通一二,事後完善這個計劃。文官掌糧,武將掌兵,互相掣肘,互相制衡,互相配合,而皇帝局中調和,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