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回 皇帝失蹤(2 / 2)

大唐一品 墮落的狼崽 2591 字 2020-08-20

「我們走那里,那里必定是南方。」只見盧照辭騎在戰馬之上,雙目死死的望著地上,也不知道在望著什么,好半響忽然指著遠方說道。

「為什么?」長孫無忌臉上難掩的是驚訝之色。他也低著腦袋在地上掃了一眼,卻發現這個山坡兩邊除了青草,還是青草,根本就沒有其他的物事。可是盧照辭就是憑借這種方式斷定那一方就是南方,這讓他很是驚訝。

「呵呵輔機,這你就不知道了」盧照辭見狀,不由的哈哈大笑道:「常言道:『萬物生長靠太陽』,掌握這一特征後,即使在無太陽的陰天也可通過觀察判斷方向。如:大石塊、樹主干南面的草生長的較旺盛,秋天南面的草也枯萎的較快;樹皮一般為南面的較光滑,北面的較粗糙,有的樹在其北面樹皮上有許多裂紋及疙瘩,這種現象在白樺樹上表現特明顯;松柏類及杉樹在樹干上流出的膠脂南面的較北面多且易結成較大的塊;秋季里許多果樹朝南的果實結的較多,果實在成熟時也是朝南的先變色;長在石頭上的青苔喜陰濕,以北面為多旺;積雪的融化多是先融化朝南的一面;一般陰坡,即北側山坡,低矮的草菇和植物比陽面更加發育。森林空地的北部邊緣,青草較茂密。單個植物的向陽面枝葉較茂盛,向北的陰地樹干則可能生長苔蘚。獨立的大樹通常南面枝葉茂盛,樹皮光滑;北面樹葉稀疏,樹皮粗糙。其南面,通常青草茂盛,北面較潮濕,長有青苔。輔機,你再對照一下就會發現了。這山坡兩邊的牧草長勢就是不同的。」

「真的可以如此?」長孫無忌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來。盧照辭在一邊卻是不說話,他不可能告訴長孫無忌,這一點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夠知道的,而是在遙遠的未來,經過科學認證之後,才發現的這種現象。就算盧照辭這個時候說出來,也是沒有人相信的。不過,這個時候,他並沒有解釋那么多,也不用解釋這么多,因為他是皇帝,只要他說的話,那都是正確的,就算是有什么懷疑,也是無人敢說什么。眼前的長孫無忌心雖然懷疑,但是也只能是連連點頭,不敢再說什么。

「走我們離開這里。」盧照辭敲了敲戰馬,戰馬一陣嘶鳴,就沖下山坡,朝遠方奔了過去,在他的身後,百余騎兵一聲不吭,緊隨在盧照辭身後,一行人很快就消失在草原之上。

就在盧照辭離開草原,尋找回長安的道路的時候,整個定襄,整個雁門,整個大唐都陷入了恐慌之。大唐皇帝盧照辭在回雁門的官道上,遭人伏擊,整個軍營都陷入大火之,所有護駕的軍隊都被屠之一空,雖然事後在殘余士兵的口得知盧照辭與長孫無忌二人領著百余護衛逃走的消息之後,整個大唐仍然處在不安的氣氛之。若非李靖的威望太高,在定襄的軍營早就崩潰了。饒是如此,定襄城的軍隊士氣大跌。

「大將軍,皇後娘娘來了。」

定襄城內,李靖雙目通紅,面容消瘦,不過數天的時間,當初面若紅潤的李靖,這個時候面色蒼白,已經現出老態了。在周遭,祖明、薛仁貴等武將都分列兩邊,無人敢說話。

「皇後來了?」李靖虎目一睜,精光爆閃,右手猛的搭在帥案寶劍之上,臉上盡是殺機。眾將見狀面色一變,紛紛望著李靖。好半響,那李靖才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對眾將說道:「走,去迎接皇後娘娘去。」眾人聞言方松了一口氣。

大廳之外,崔瑩瑩面目消瘦,顴骨深陷,鳳目之隱隱有一絲淚光,在她的旁邊,有數十個宮女、內侍侍候著,不遠處,還有數百御林軍將士警戒在周圍。

「臣李靖拜見皇後娘娘。」

李靖等人領著軍將領大踏步的走了過來,朝崔瑩瑩拜道。崔瑩瑩是皇後,也是君,李靖自然以臣子的禮節來拜見她。盡管此刻,在李靖的心,對崔瑩瑩很是不滿。

「大將軍不必多禮。」崔瑩瑩望著點了點頭,對李靖說道:「大將軍,請入內說話。」說著也不理睬眾將,蓮步輕移,朝大廳行去。

「臣領命。」李靖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

大廳內,崔瑩瑩坐在首座上,李靖坐在下首,雙目微閉,面色陰沉,寶劍放在膝上,雙手按在寶劍之上。卻是不再說話,大廳內更是寂靜無聲。

「大將軍以為一個公主和皇後相比,何種身份最為尊貴?」好半響,只見崔瑩瑩嘴角露出一絲苦笑來,淡淡的問道。

「臣雖然知道軍事,但是卻不知道人心。」李靖淡淡的說道。言語之絲毫都沒有給崔瑩瑩這個皇後留足半點情面。滿朝武之,恐怕也只有他才會有如此膽子,直言譏諷當朝皇後了。而其他人哪里有這個膽子。

「本宮與陛下相濡以沫,豈會害他。」崔瑩瑩苦笑道:「我為皇後乃是國之母,可以母儀天下,天下除掉陛下,何人能在本宮之上,本宮若是公主,在我之上還有許多。手的權利更是少了許多。本宮雖然愚昧,但是是絕對做不出這種事情的。大將軍也是聰明之人,為何如此不相信本宮呢?」

「陛下之事讓臣不得不小心翼翼。」李靖睜開雙目,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道:「陛下從霍邑到定襄,知道的人很少,除掉皇後娘娘還有何人知道?而這次返回長安也是如此,居然被突利派兵在官道上埋伏,哎綜合這幾點,臣可以斷定在本朝之,有一批人躲在暗處,企圖顛覆大唐天下。而這些人當,最起碼就有清河、博陵崔氏在其。娘娘,對於這點,想必娘娘這個時候不會不知道」

「本宮也是前不久才知道的。」崔瑩瑩默默的點了點頭說道。

「當初陛下還朝的時候,曾經想除掉崔氏,但是被臣勸住了,因為這個時候臣要專心北伐,不想被朝之事所影響,陛下也已經答應了。」李靖深深的嘆了口氣道。

「那陛下這次?」崔瑩瑩終於問出了此行的最終目的來。

「娘娘但請放心,陛下乃是天子,當遇難呈祥,雖然有亂軍伏擊,但是陛下武藝本就高強,在千軍萬馬之,斬上將首級不過是探囊取物一般輕松無比。就算是被伏擊,也能安全撤離的。」李靖擺了擺手道:「更何況,現場並沒有發現能表明陛下身份的東西,留的性命的士卒也說陛下在那之前,就被御林軍校尉保衛著離了軍營,想必不會有什么危險的。」

「既然大將軍是這么說,那陛下肯定是安全的。」崔瑩瑩仿佛是因為得到李靖的肯定,心神大定,連臉頰上都露出一絲紅暈來。

「其實娘娘這個時候不應該來定襄,而是應該回長安。」李靖見狀,終於嘆了口氣,道:「娘娘,陛下的消息不久之後就會傳遍天下,到時候,天下雖然不會大亂,可是長安城內絕對會有影響,太子殿下或許鎮壓不住場面,諸位王爺或許有其他的想法,臣建議娘娘立刻回長安,坐鎮長安。這樣一來,就能防備有心人的算計。或許這樣,才能救的太子一次。」

「承祖?」崔瑩瑩聞言面色一陣大變,猛的站起身來,鳳目光芒一閃,失聲道:「大將軍所言甚是,太子性格懦弱,一旦被有心人勸說,弄不好真有可能做出傻事來。到時候,就算皇上想饒他一命,也沒有這個機會了,多謝大將軍提醒,本宮這就回長安。這定襄之事,就全靠大將軍了。」

「臣尊命。」李靖站起身來點了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