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回天子要還朝(2 / 2)

大唐一品 墮落的狼崽 2691 字 2020-08-20

「就這樣」盧照辭揮了揮手,說道:「靖兄和玄齡留下,其他的將軍都散去早做准備,敬德和懋功,還是蘇定方,你們回去略作准備就可以出發了。朕在范陽祭祖之後,就直接去江淮了。」

「臣等領旨。」眾將趕緊說道。

「陛下留下臣等二人,可是有什么要吩咐的?」李靖沉聲問道。

「不錯。」盧照辭點了點頭,道:「兩位的才能朕是知道的,但是有些事情,你們未必能做主,朕在臨走的時候,就是要吩咐一般而已。」

「請陛下示下。」李靖和房玄齡二人相互望了一眼,趕緊說道。

「新羅。」盧照辭睜大著雙眼說道:「關於新羅的問題,朕的意思很簡單,將新羅三國盡數打亂,分為三十個郡,長官盡數為唐人,副手可以選擇親唐之人。至於新羅國王,金春秋這個人朕是不想再留了,前任國王可以將她送到長安去,朝見朕。」

「臣等遵旨。」李靖和房玄齡二人相視一笑,這到長安去朝見天子也是應該的,可是這什么時候回來也是一個問題,也許是十天半個月,但是也有可能是十年半載,看新羅公主美麗非常,想來那位皇帝也不是一個簡單之人,到時候去是一個人,回來是兩個人也是有可能的。只是這種事情不能說,只能意會而已。

「至於高句麗和百濟是沒有必要留在世間了。滅其宗室,毀其宗廟。」盧照辭惡狠狠的說道:「這些人留著只是給帝國添麻煩,弄不好那些對我大唐不滿的人,就會利用他們興風作浪,朕可不想再來征討新羅三國第二次。」

「臣等明白。」李靖點了點頭,若是真有那一天,他李靖還不知道在不是世間都成個問題,畢其功於一役的道理,李靖這位兵法大家自然是明白的。

「三天後,朕就回朝,高句麗三國之事,就交給大將軍了。」盧照辭深深的嘆了口氣,望了外面一眼,秋天的鴨綠江邊已經初見冬季的模樣,氣溫也下降了許多。這個時候用兵,還真不知道是好是壞呢。

「陛下放心,待陛下走後,臣就立刻准備對蓋蘇文發起冬季攻勢。爭取在過年之前,將平壤攻下。」李靖笑呵呵的說道:「蓋蘇文此刻恐怕也是痛苦,陛下派遣騎兵,將周圍的城池盡數攻占,他們軍中的糧道不但會受到威脅,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強行征兵,糧食不足,就是連防寒用的布匹也不足,這個冬天到來,也不知道會死多少人啊他們的戰斗力將會下降不少,如此一來,我軍的壓力將會小了許多,進攻起來,也方便了不少。」

盧照辭點了點頭,道:「大將軍滅國無數,今日可再滅三國了。」房玄齡聞言也點了點頭,雙目中露出一絲興奮之色。

「都是賴陛下神威,若非陛下當政,臣就算有再大的本領,也不會有如此的成就。」李靖不由的點了點頭,感嘆道:「臣得陛下信任,以全國之兵予臣,臣若是再不能建功立業,那是臣無能了。歷朝歷代以來,君王對臣子如此信任的,恐怕也只有陛下一人而已。呵呵,當年劉備信任諸葛亮,照樣讓李嚴來防備諸葛亮。陛下用臣信賴有加,臣感激不盡。」李靖所說的話倒是實情,歷朝歷代,君王如此信任將軍的是相當的少見。能做到如此程度的,也確實只有盧照辭一人而已。

「呵呵,朕當年就說過,與靖兄做個千古君臣,千古君臣,大致如此啊。呵呵,好了,玄齡你下去准備朕和大將軍說會話。」盧照辭笑呵呵的說道。房玄齡不敢怠慢,趕緊拱手退了下去。

「大將軍,實在不瞞大將軍,這次大唐可是遇到困難了。」盧照辭吩咐完正事之後,就讓房玄齡下去准備不提,將李靖留在帳中,面上露出一絲苦笑來。又讓秦九道將最近朝廷傳來的文書,還有錦衣衛送來的情報交給李靖。

李靖雙眼一眯,寒光閃動,他可是從來沒有見過盧照辭如此模樣,當下伸手接過秦九道遞來的情報等物,虎目中光芒閃爍,一張一張的看了下去,從武媚娘之事,到江南叛亂,到盧照應出征,再到盧承烈送來的關中異動,還有錦衣衛偵探到的吐蕃軍隊異動等等一系列的情報盡數呈現在李靖面前。

「陛下,這靖虎目中開露出一絲驚駭來,失聲道:「陛下,難道當今天下居然還有這樣的人物,算計達十幾年之久,從培養武媚娘,再到興風作浪,在關中混跡十數年之久,可就是讓錦衣衛查不出什么名堂來,此人真是太可怕了,此人不除,我大唐永無寧日啊這人真是太可怕,其智謀就是岑文本大人也不能與之相抗衡。」這個時候,李靖才知道,為什么盧照辭舍棄了即將到來的勝利,而非要回朝,歸根結底,就是為了這樣一個人,此人智謀真是太深了,深的怕人,盧照辭若是不能坐鎮中原,恐怕天下還真有可能變成前隋末年之時都有可能。

「此人智謀深似海,非一般人能夠與之相抗衡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實力。以大壓小,以絕對實力來鎮壓他們。」盧照辭苦笑道。十幾年能所什么事情,十幾年可以做到很多事情,足以顛覆一個王朝,尤其是這位智謀如狐的家伙,足以干下許多盧照辭不知道的事情。這個時候,來一一排解在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盧照辭唯一能做的,就是坐鎮中原,以自己的威望和大唐的軍隊鎮壓這些人,然後派出精兵強將,來調查這件事情,最後將其一網打盡。這些事情都不是盧承烈這個太子能做的,只有他自己親自回長安,才能處理好此事。所以盧照辭不管願不願意,這個時候,都得自己離開高句麗,回長安,坐鎮中原,鎮壓叛亂。

「如此也只有陛下回朝了。」李靖點了點頭,道:「臣盡快解決高句麗三國之事,吐蕃實力強大,地處高原,我們大唐雖然有兵馬無數,可是地域不熟悉,進入高原,恐怕不適應啊與吐蕃貿然開戰,恐怕是對我朝不利,還請陛下三思啊」

「這個朕自然知道。」盧照辭點了點頭,道:「不過吐蕃終久是一個大害,從這次試探中原就可以看的出來,這些異族中人,一旦中原陷入戰爭之中,異族就會趁機而入,或者占盡了便宜。吐蕃,在不久的將來,朕必須要攻下它。」

「若是可以,讓人在吐蕃附近駐扎一只軍隊,待適應了吐蕃氣候,可以以此軍隊為先鋒。」李靖出主意說道。

「那就讓祖明去。若是論練兵,也只有他最好了。」盧照辭好像想到什么,搖了搖頭,卻是沒有說話。

「如此甚好。」李靖也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