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回 狼來了(2 / 2)

大唐一品 墮落的狼崽 2614 字 2020-08-20

「下官不知。」狄仁傑不明白秦九道為什么要問這個,但還是老老實實的說道:「自從上次回朝見過陛下之後,懷英就再也沒有和太子殿下聯系過了。不過,在邸報上得知,太子殿下倒是不錯,無論是處理國事,或者是處理軍事都是可圈可點的。下官還聽說,太子妃已經有孕在身,恐怕不久之後,皇室又要增加血脈了。真是可喜可賀啊,」

「狄大人,你如今雖然有陛下的寒光劍在手,但是不要忘記了,有些人是你可以碰得,但是有些人不是你能碰得,否則的話,就算如今陛下能夠保護你,但是陛下之後呢?得罪人太多了,對你可不是一件好事啊!」秦九道淡淡的說道。

「公公可是有什么消息了?」狄仁傑聞言心中一動,輕輕的問道。

「老奴看你是一個人才。更是太子殿下的肱骨之臣,那太子殿下也是老奴看著長大的。他英明神武不下於陛下。但是可惜的是身邊的人才較少。老奴也不希望你如此冒失的往前面沖,否則到了以後,你恐怕只能做一個孤臣了。」秦九道笑呵呵的說道。

「若是做一個孤臣也不是不可以的。」秋仁傑面色一愣,忽然哈哈大笑說道:「有的人就是想做孤臣也做不起來啊!」

「呵呵!既然狄大人有此覺悟,老奴也就不多說了。」秦九道點了點頭,說道:「若是事情有不能處置的地方,可以去找岑文本岑大人,他老人家乃是天下第一智者,若是不能解決的事情,他會幫助你的。至於寒光劍,若是能不用,最好是不要用。」

「懷英明白,多謝秦公公指點。」秋仁傑點了點頭,但是又說道:「若是能順利將此案解決,下官自然是不想用此劍,就怕有些事情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事情。到時候,下官也控制不了這件事情了。」

「也許!」秦九道面色一愣,看了狄仁傑半響,最後點了點頭,說道:「秋大人,好生保重。莫要讓殿平失望。」

「既然如此,公公就送到這里!下官就此告辭了。」秋仁傑朝秦九道拱了拱手,轉身上馬,領著御林軍侍衛飛奔而走。

「真是一個人物。可惜,就是脾氣不大好。嘖嘖,這個性格,日後恐怕真是一個孤臣。」秦九道望著狄仁傑離去的身影,搖了搖頭。他看的出來狄仁傑是不可能回頭的,他寧願當一個孤臣,也要將此事辦的妥當。這就是秋仁傑。

「他走了?」中軍大帳內,秦九道剛剛進了大帳,就聽見盧照辭那幽幽的聲音。

「回陛下的話,狄仁傑已經去了。」秦九道小心翼翼的說道:……仆臣提醒了一番。沒想到秋仁傑真是一根筋通到底,一定要將此事追查到底,仆臣讓他在為難的時候去找岑先生。免得有些人狗急跳牆。」

「其實真要到了那一步,他就不應該去找岑文本」而是應該去找太子。」盧照辭嘴角露出一絲譏諷之色。秦九道面色一動,心中暗自記了下來。

「我們在漢豐也待了不少的時間了,也該出發了,前線情況緊急。

長安之事自然是有太子解決。太子若是連這點都不能解決,日後又如何能執掌天平。你先下去!讓尉遲寶慶准備出發!順帶看看可有宣德殿或者東宮的奏章傳來。」盧照辭又說道。

「計臣這就下去安排。」秦九道心中一動,趕緊退了下來。

「快傳旨尉遲寶慶,准備拔營出征。」秦九道隨手招過一個小太監說道。待那小太監離去之後,秦九道卻抬頭望著長安方向,心中暗自說道:「太子啊!太子,這次您可得把握住機會啊!萬里江山可不是那么簡簡單單就能繼承的」若是沒有一點決斷是不可能繼承的。」

且不說大軍緩緩而行,出了漢中,朝蜀中而來,而那狄仁傑在御林軍衛士的護衛下,過斜谷」很快就進入了關中,穿過秦鳳二州,就到了京畿境內,對於狄仁傑這樣的年輕大員,隨行皆有御林軍衛士護衛,瞬間就由沿途的官吏傳到了長安。更為重要的是」在沿途上」秋仁傑先聲奪人」只要有民憤的地方,無論是軍政官員,都被狄仁傑所處置,連續斬了三位知縣」罷免了一位知州,杖責了一位都尉。至於那些橫行坊市的世家貴族更是懲治了不少。此等大事瞬間就引起了滔天的風波。

「狄仁傑又回來了。」

「狄仁傑懷抱寒光劍」殺氣沖天,沿途之中,殺了三個知縣,罷免了一位知州,杖責了一位都尉。」

長安城內到處宣揚著這個消息,那些膽小的官員紛紛驚呼狼來了的聲音,凡是秋仁傑所到之處,那些官員莫不是膽戰心驚,小心翼翼的伺候著,那些世家大族更是不敢擋其鋒芒,紛紛龜縮在家中,不敢出現在坊市之中。一瞬間狄仁傑風頭無兩,無人敢小瞧著這位年輕的官吏。不光因為其有寒光劍在身,更為重要的是,他的一身殺伐決斷更是讓人吃驚。這是一個膽大包天的主,只要給他一點機會,他就可以把天給捅破了。這樣的人誰敢惹他。

「怎么會這樣,陛下怎么會將寒光劍賜給他了。」長別無忌府邸,韋挺皺著眉頭,在大廳內走來走去,眉心緊皺,臉上現出焦慮不安的神情來。原本以為此事大局已定,馬周雖然聰慧,但是若論破案這方面來說,他哪里是狄仁傑這個怪胎的對手,讓馬周來斷案,只要在關鍵的時候,隨手扔出一個人出來就足以解決此事,但是這個秋仁傑就是不同了,誰也不知道此事的最後結果是什么。根據狄仁傑斷案的方法來說,此人經常能從別人意想不到的角度來尋找破綻,哪怕自己做的再怎么天衣無縫,都有可能被對方發掘。無論是在什么時候,最怕的就是認真這兩個字。

想那洛陽一案,到了那種地步,所有的線索都斷了,外面的壓力是何等的巨大,可是狄仁傑又如何呢?他硬是頂住了各方面的壓力,依然從那些官員家眷查起,最後到下人,無論是家眷或者是那些下人嗎?哪怕即將暴露的時候,這些有可能成為證人的人都被殺人滅口了,可是狄仁傑仍然是查下去,而且即將得到結果了。

長安一案又如何呢?哪怕是滿朝文武都反對將此事交給狄仁傑,哪怕是宣德殿已經做出了決定,讓馬周來處理此事,可是狄仁傑仍然是前往漢中,求的聖旨,也要查明此事,這種做法是犯了官場大忌的,從別人手中奪功勞啊!若是辦不成,那自然是各個都要落井下石,就算是辦成了,不但是沒有任何功勞,還會成為眾人所鄙視的對象,為他人所不齒。就算狄仁傑是太子的寵臣,與那些東宮僚屬們屬於同一個陣營,但是此事一旦過後,秋仁傑將會成為一個孤臣。這顯然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可是狄仁傑就偏偏去做了。狄仁傑很傻嗎?當然不是,他只是太認真了。

韋挺他們害怕了,誰也不知道狄仁傑最後會查到什么地方,會查出什么來。誰讓他手上有寒光劍在手,就是盧承烈最後來求情恐怕也沒有任何辦法。

「趕緊將一切東西都掃除的干干凈凈,劉惠一家還有吳能,我們與他們的所有聯系都必須斷掉。那些書信什么都不能留。」長削無忌想也不想的就說道:「雖然上面前是一些小事情,但是也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