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一個關鍵的小人物帶來的巨大影響(2 / 2)

自認為是個好大哥的崔岷植大包大攬,告訴小鳳幾天時間他就會查個水落石出,小鳳還沒來得及告訴崔岷植別那么激動,崔岷植就掛斷了電話,拿著電話的小鳳哭笑不得,有一種可能金基德和羅宏鎮不願意去想,但是小鳳覺得縱殺本身不受待見才沒進主競賽環節也是有可能的。

羅宏鎮不想陪金基德瘋也不行了,兩人開始針對戛納的風格對縱殺進行重新剪輯,雖然兩人都不想承認,但是小鳳能想到的他倆也能想到,戛納對金基德來說是為縱殺正名的最好時機。

兩位導演忙於剪輯樣片,小鳳則是等待崔岷植的調查結果,三天後崔岷植的調查結果出來了,那就是沒有結果,縱殺從送樣到最後沒能進入主競賽環節其中的相關操作都是合理的,沒有任何黑幕存在,這個結果1天前有出來了,但是不敢相信的崔岷植又反動人脈仔細的調查了一次,兩次結果基本一樣,說話很直的崔岷植問小鳳是不是這部影片根本沒他們想的那么好,沒能進入主競賽環節是正常情況。

小鳳最擔心的情況還是出現了,如果真的像崔岷植調查的那樣那么這個玩笑可開大了,這個結果就連小鳳都不想接受,就更不用說付出更多對縱殺期望更大的金基德和羅宏鎮了,小鳳真怕得知這個結果後,兩位導演去戛納為縱殺正名的想法都會放棄,金基德現在全靠這口氣頂著,如果知道了這種結果小鳳真不敢想象金基德會變成什么樣。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姜帝圭那邊反饋回來的消息跟崔岷植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哪怕這個事實再殘酷金基德也要接受,小鳳真不知道該用什么語言讓金基德接受這一切,說在戛納上證明縱殺?小鳳可沒那信心,不管那些藝術高於一切的人如何不想承認,兼顧商業化的戛納絕對是三大a類電影節中競爭最激烈的,兼顧商業化不但讓戛納更接地氣,也讓很多尋求行途徑的影片趨之若鶩。

到了這時候小鳳還是想明白,從頭到尾完全按最高要求精益求精下拍出來的縱殺居然會落得這種下場,雖然小鳳在對電影沒什么鑒賞能力,但是金基德和羅宏鎮這兩位沒少獲獎的導演在這方面有絕對的言權,他們覺得好就是真的好,不管金基德和羅宏鎮之間有多少分歧,縱殺有很大的可能獲獎是兩人為數不多的共識。

就在小鳳決定長痛不如短痛,把這個消息告知兩位導演的時候,事情又有了變化,雖然有崔岷植和姜帝圭幫忙,但是小鳳仍然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做就等消息很不合適,但是事情是國際級別的,小鳳想使勁也使不上,就算找羅俊浩也沒多大用,小鳳能做的就是花重金找私家偵探,雖然小鳳不覺得這些私家偵探在這件事上會有什么作為,但是至少小鳳花錢買了心安,小鳳真沒想到事情的真相居然就是私家偵探現的。

小鳳找的是爾最好的私家偵探社,要不是小鳳給出的價格他們沒法拒絕,小鳳這種調查他們根本就不會接,這種事已經遠遠出他們的能力了,索性小鳳是花錢買安心,偵探社則是希望能跟小鳳這種優質客戶長期合作,雙方簽署了一個對雙方來講都比較寬松的合約。

偵探社不可能拿了錢什么事都不做,至少他們要讓小鳳看到他們的努力,讓小鳳覺得自己的錢沒白花,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方面他們能做的並不多,拍出兩位員工也就僅僅是盡人事安天命,但是在韓國他們能做的就多了。

正事上他們沒法努力,就只能另辟蹊徑從羅宏鎮和金基德手下的助手和工作人員入手,這也許就叫做誤打誤撞吧,還真讓他們找到了一些不尋常的情況。

金基德一直非常倚重的助理最近這段時間反應特別的怪,經過調查現這位助理前段時間欠了不少的賭債,這種事雖然不算多見但是也絕對不少不會引起過度的關注,但是讓這些調查員意外的是這位助理的賭債居然剛剛還清,而且還是一次性還清,長期干這行的都有職業病,現點不同尋常的就像一探究竟,特別是拿了那么多錢他們還沒什么事可做,正好拿這事解解悶。

結果就是這次心血來潮讓整件事浮出了水面,當初負責送樣片給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就是這位助理,從時間點上分析,這位助理的問題很大,那邊剛確定縱殺沒能進入主競賽環節這邊他就有錢還賭債了,就沖這點就值得深挖了。

事情的經過很簡單一點都復雜,一位被金基德拒絕的投資者就是黑手,這位投資者曾經多次尋求跟金基德的合作,每次都被金基德拒絕了,而這次拍縱殺也不例外,這位投資者覺得已經很給金基德面子了,他負責投錢,金基德全權負責電影拍攝的工作,從劇本到電影上映身為投資者的他什么都不參與,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他推薦的人能演女主角,在這位投資人看來這條件實在是太優厚了,要不是他那個情人強烈要求他絕對不會做出這么大的讓步,錢他不缺,勢力也有,但是偏偏那個文藝女青年就是想拍金基德的電影。

結果不言而喻,金基德絕對不會讓任何人對自己的電影指手畫腳,提到電影金基德就是暴君,哪怕這次跟羅宏鎮合作,兩人也是各負責各的。

投資商非常不理解金基德是怎么想的,有很多導演為了能拿到他的投資別說安排一個在電影中沒什么存在感的女主角了,就是全盤改動劇本都不是什么大問題,金基德是大導演沒錯,但是投資商不覺得金基德有資本拒絕他,一部商業片差點讓投資商把內褲都賠掉了,還有什么理由那么傲氣,獲獎是有資歷,但是獲獎了仍然混得很凄慘的導演大有人在,在這位投資商看來真正的大導演必須要有很高的商業價值,作為一個投資商最先考慮的就是利益。

丟了面子還丟了剛到手還沒捂熱乎的人,這位投資商想給金基德一個教訓,為此他不惜花費一點小錢,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調查了一下後這位投資商就找到了金基德的那位助理。

後面的事就很簡單了,在經濟和生死的壓力下,金基德的助理妥協了,在那位投資商的提議下助理把樣片換掉了,因為這方面的事全權由這位助理負責,所以哪怕柏林電影節舉辦方有確認環節也沒人現這件事。

本來這件事在那位助理看來到此算是結束了,金基德難受一下就換來他的重生,助理覺得還是很值得的,而且不能參加柏林電影節又不是很壞的事,這位助理也覺得金基德過於專注藝術方面了,電影玩藝術往往就是跟錢過不去,他曾經也有一顆為追去藝術的心,但是現實卻讓他明白錢更重要,在金基德身邊雖不至於餓死,但是想賺大錢也是不可能的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