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52章(1 / 2)

找曹尚書告假是件極其容易的事,即使他來戶部沒多久已經告了兩次假。不過沒人會為難皇帝和三殿下眼里的紅人。何況他和景寧郡君的婚事也因為和惠大長公主的高調而人盡皆知。

也有人疑心孔家如此急迫莫不是想『逼』婚,但是誰也沒這個膽子去質疑。

請帖送到榮寧二府的時候,賈母也弄不清黛玉如今的想法了。甄家來的信挺明確,林沫並不曾因為她的關系放過甄應嘉,尤其是如今戶部刑部聯手,靖遠侯一句這事原先就是林海負責他要顧及亡父的名義窮追不舍,撂下不少狠話。賈母心里也存了心思,不管如何,自己是林家的外祖母,他成婚是不能不請自己家人去的,到時候當著眾賓客的面略略提一提賈林兩家如今的關系,看他要臉不要。

黛玉如今是與她越來越離心了,倒是當初與賈敏那幾分往來的信件,說要將黛玉許給寶玉的事情,如今因為敏兒不在了,倒也不大好直接拿出來。林沫這人她如今也是看出來了,不合了他的心意,才不管什么臉面交情,定是一通『亂』炸的。他們林家如今又請了長輩過來『操』持,竟是完全不用外祖母『操』心幫忙的模樣了。

賈母心里也苦,但凡兒孫爭氣,她何苦如此舍下老臉,同一個小輩置氣。

南安王妃原先倒是起過把探春許給水溶做側妃的心思,郡王的側妃也是有品級的,北靜王爺是出了名的青年才俊,探春又聰穎漂亮,比起周薈來,自然更容易籠絡水溶。誰知道只略略提了一提,周薈就變了臉『色』,這倒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哪個為王為相的沒有三妻四妾?郡王先納側妃再迎正妃的事兒也是祖例,雖說北靜王不是個按規矩辦事的人,但是周薈可是周家出來的,該規勸丈夫才是。

「老姐姐,你是瞧不起我們王爺不成?側妃是什么品級?她爹爹是五品罷?還是姨娘養的,你讓我以後怎么帶出去,告訴別人這是我們家王爺的側妃,是我的妹妹?」周薈一瞪眼,「老姐姐,你剛剛那話,是懷疑周家的家教,還是王爺家的?你給南安王爺納個侍妾都是柳家的姑娘,我們就那么不如人?」

南安王妃被她說的啞口無言。

周薈未嫁人前,誰都以為她是個好拿捏的,如今水溶倒是給了她足夠的資本抬起頭來說話,而作為回報,她也表現出了北靜王府女主人該有的驕傲和氣度,讓不少人大開眼界。[]紅樓之林氏長兄52

「怪道景寧總說周家幾個姑娘,薈丫頭最投她的緣,我原先還想著,到底年紀大了點,會不會委屈了北靜王,如今看著,倒真是個好的。」皇後笑道。

和惠大長公主道:「景寧就是個小丫頭,懂什么!不過北靜王妃確實是個好的,年紀大些也好,看著沉穩,聽說已經幫著太妃『操』持家事了?」

北靜太妃忙行禮道:「是呢,這不,特地來宮里謝謝皇後娘娘做得大媒。」

「我哪里當得起,這事兒,還是皇上千叮萬囑的,要給溶兒挑個好的,太後娘娘挑花了眼,好容易才相中這個姑娘。」皇後笑道,「可惜太後昨晚上多吃了半個桃子,如今有些鬧肚子,不然太妃可還得再去謝謝太後。」

「可不是,等太後娘娘身體大安了,奴婢還是得過來請個安,好好謝謝太後娘娘呢。」北靜太妃以會說話聞名貴『婦』圈子。別人家孩子許的都是豆蔻少女,他們家水溶卻指了個過了雙十的,若要說她真的沒有一點怨氣,那還真是說胡話,但她就是有本事面上一點兒不顯,哄得皇後太後都高興。

又把話題扯到孔靜嫻的身上:「景寧郡君的婚事也近了吧?我們家溶兒同靖遠侯處得挺好,這幾天經常說,靖遠侯大概是緊張,竟是睡不太好了。」

皇後問道:「如今精神頭怎么樣?」又看了眼大長公主,「耽擱了婚事可是不好。」

「倒也不用擔心,若是有什么溶兒回來一定不是那個樣子,靖遠侯先前不是濟南林家的么,現如今的林御醫聽說還是他的子侄,最會調養身子的,溶兒說也就是緊張了些,精神其實還不算差,前幾天還來我們家里喝茶呢,真是個又俊俏又有禮的孩子。」北靜太妃笑微微地恭維和惠大長公主,「景寧郡君有福,那是個會心疼人的孩子。」

和惠公主笑道:「承太妃的吉言。我們家景寧是個不懂事的,也虧得是靖遠侯這樣沉穩的才架得住她。之前倒也聽說過北靜王同靖遠侯關系好,想不到竟然好到這樣子。靖遠侯原先在山東時在孔家的家學念書,我是見過他的,朋友也多,不過會處得這么親密的還真是沒幾個。」

「大約是溶兒瞧著他投緣,自己黏上去的罷!」北靜太妃道,惹得皇後等都笑起來。

「前朝的事情,我們『婦』道人家是『插』話不得的,不過皇上也提過,如今朝里頭的青年才俊,北靜同靖遠兩個辦事最得力。」皇後的話點到即止,叫和惠大長公主與北靜太妃相視一笑,心里皆是熨帖。

帝後和諧不是沒有原因的,比起如今年輕美艷的妃嬪來,皇後更得宗室喜愛和尊重,難得的是施恩施惠的不過一句話的事,也不刻意。

和惠公主回公主府後,對待嫁的孔靜嫻道:「且把你的傲氣收一收,靖遠侯不是一般人家,如今林夫人又在,若是你被人拿捏著重新學三從四德,我這張老臉掛不住。」又對來請安的孔靜瑢道:「我知道你心疼你妹妹,不過靖遠侯你也認識,以後若是小夫妻兩個有了什么不高興的,你別腦子發熱,且兩邊都聽一聽。」

孔靜瑢道:「林兄弟同我同窗了這么多年,他的脾『性』我最清楚不過的了,如何會同妹妹有爭端?公主多慮了。」

她這個當朝公主且是一口一個「靖遠侯」,這些孫子孫女且沒有對人家的爵位有什么表示啊,和惠公主嘆了口氣:「你也別想妹妹的事,你自己的婚事,如何想的?」[]紅樓之林氏長兄52

孔靜瑢低頭不語。

「想想靖遠侯五六歲的時候就跑來我們家提親的樣子,你看看你自己。」公主到底沒法子說自己最疼愛的孫子,只得道,「原先皇後說要賜婚的,我看你像是不大樂意的樣子,幫你給推辭了。」

孔靜瑢忙行禮告謝。

「你覺得皇後賜婚是件麻煩的事情么?這么謝我。」和惠大長公主笑道,「找尋常人家說親不過也就是這樣罷了。你以為靖遠侯見過靜嫻么?便是你母親給你說親,也不會說你心里那一個的。」她放緩聲音道,「長孫家也是大家,你覺得你娘會給你挑什么樣的姑娘?」

孔靜瑢跪在地上,說不出話來。

「做人不要太天真啊,你以為本宮為什么要害自己的兒孫?」公主保持著一種無力感搖了搖手,「你且下去吧,仔細想想我今兒個說的話,算了,你也不會去想。我還能再活幾年呢。」

「公主這話,孫兒如何當得起。」孔靜瑢叩地流淚道。

盛裝的和惠公主不再說話了。

即使曾經是整個王朝的傳奇,她也老邁了,再也回不到當年幫兄長爭宗正、幫太上皇爭皇位時候的果敢時代了。勇氣、執著、恐懼一個不剩,只剩下一絲無奈,甚至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感覺。

她忽然想起那日恭敬又可親的林沫來。

林家有福,得了個真心驕傲卻又足夠謙恭的兒子,這個兒子如今雖歸了別人家,但是到底同根同族,林沫也是個有心的,雖然礙著祖制不曾為林白氏請封誥命,但是把她接來京城,並給予了該有的狀元之母、甚至公侯之母的榮耀。

她不知道林沫是打哪兒來,起初因為這是個林清不知道從哪里撿來的棄嬰,孔家也想過要推拒這門婚事,也是和惠公主道:「林家是有名望的人家,子弟的教養不用我說,這個孩子你們前幾天不是誇獎過么?我瞧著模樣『性』情都好,就算不知道他曾經是哪家的孩子,他如今記載林御醫的名下,是林家的嫡長子,誰還管他原先姓什么呢?孩子好就夠了。」

那時候她只是想阻止孔家與那些舊朝所謂的世家繼續聯姻而已,卻沒料到幫靜嫻找了這么合適的一個孩子。

只是到如今,她卻想起了林沫原先的姓氏。

若非今日北靜太妃提起水溶同林沫的交情來,她幾乎不會往這方面去想。

她從濟南進京,自然會路過皇陵,祭拜先祖,如今守著皇陵的是義忠老千歲的世子忠義王,那孩子也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因為父親的緣故,整個人十分的陰沉,然而眼神卻叫她這個久經風雨的老人心驚膽戰。

她一直覺得林沫很眼熟,卻終於想起來,那孩子的眼睛,同忠義王的如此之像。

只是忠義王的陰鶩還能叫人看得出來,他卻是人人稱道的謙和君子。

和惠大長公主的心思向來深沉,她能做到什么程度誰也不知道,但是林沫這個孩子會變成什么樣,她卻是有些戰栗地期待著的。

林沫在成婚那天,先是見識了景寧郡君的十里紅妝,再是見識了景寧郡君這個人。

喜帕跳開的一瞬間,他忽然啞然失笑。

當年那個被伯母稱之為小米團子的小姑娘,如今也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而已,除卻眉角的那道傷疤外,面容清秀身姿娉婷,瞧著也不比黛玉年長多少的樣子,面容雖然沉靜,但是絞著衣角的手指還是能看出來緊張。

無論是眾人口中交口稱贊的賢良淑德的孔家大姑娘,還是最終得知的其實有些傲慢的景寧郡君,亦或是那個一進宮就得罪了賢德妃的不算太聰明的人,不管怎么說,終究是一個才十幾歲的,一直養在深閨里的孩子。

只是這樣大喜的日子,她的表情確實有些不合時宜,連喜娘同她的貼身丫鬟都尷尬起來。

林沫笑微微地道:「如今我也算是成了家立了業的人了。」

陪嫁李嬤嬤堆笑道:「侯爺早盼著這一天了吧?小郡君都害羞了呢」

「嬤嬤,今兒起,該改口了。」林沫笑得鋒芒半絲不『露』,喜娘忙上來,叫他們用點心果子,林沫笑盈盈地,倒是孔靜嫻皺了皺眉,問道:「論理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也不該多問,只是夫君大人,您如今是更願意當靖遠侯,還是林家大爺呢?」

李嬤嬤心里咯噔了一聲,死瞅著林沫的眼神,准備上來打圓場,卻見林沫渾不在意的樣子:「娘子何須多次一問?橫豎我當靖遠侯時你是侯妃,是林家大爺的時候你是大『奶』『奶』,又不是什么大事,你當是什么?」

孔靜嫻冷笑一聲,剛要說什么,被林沫沖口打斷:「不過既然娘子問了,我也不妨說實話,若是回山東時,我自然是林家大爺,可是出了濟南府,我便是靖遠侯。娘子可記好了?」他側過頭,「嬤嬤替大『奶』『奶』記著,這里不是曲阜,規矩不大一樣,嬤嬤可以先跟著我們家的嬤嬤們學一學,然後說給大『奶』『奶』聽。如今,且先不提吧,日子還久。」

李嬤嬤笑得越發地尷尬,喜娘上來道:「侯爺,莫負了良辰美景」

「也對。」林沫側頭,忽然笑了起來。

靜嫻積了一肚子的火氣,正欲冷嘲熱諷幾句,偏偏一抬頭,只瞧見了他這么個笑容,只覺得一陣發寒。

她定了定神,握緊了手指。

「大爺!」聆歌在窗外喊了一聲,「太太同姑娘送客了,容二爺問,男客們可以散了么?」

「散了吧。」他手一揮,語氣里聽不出情緒來。

及至夫妻二人獨處,靜嫻問道:「夫君大人剛剛是在給我下馬威么?」

「我其實並不願意在今天掃興的。」林沫不肯再說話了。

作者有話要說:找曹尚書告假是件極其容易的事,即使他來戶部沒多久已經告了兩次假。不過沒人會為難皇帝和三殿下眼里的紅人。何況他和景寧郡君的婚事也因為和惠大長公主的高調而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