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 / 2)

皇帝本來也不是個好打獵的人,他從小武藝不算精通,不如兄弟們得太上皇喜歡,帶去的幾個兒子也就燕王的騎『射』像點樣子,手底下人吹捧的時候不必臉紅害臊。都是興致缺缺的。加上京城雖然大事沒有,小事卻不斷,本來也就是出來散心,告訴祖宗他們還沒忘記武藝的,時候到了,半點沒留戀地班師回朝了。

三王率群臣相迎,秦王打頭,齊王楚王隨後,皇孫之中,未有崇安王有爵有份位出席,其他的皆跟著府上王妃聚在太後宮里,等著皇上見完朝臣回後宮赴宴。原都是一塊兒讀書耍樂的堂兄弟,也唯有這時候才分得出差距來,還格外醒目。偏人家是太上皇養的,尊貴得理所當然。

齊王不是沒個想法,只是連皇後都私底下罵他:「花霖是誰養的?燁堯是誰養的?都是陛下的親孫兒不假,總得分個嫡庶,要是王妃側妃養的都沒個區別,那你同燕王調個個兒,你可願意?有空琢磨這些,不若回去同王妃生一個,再不濟,把燁堯養到王妃名下,同我啰嗦做什么!」原先覺得大兒子子嗣不豐,現下才覺得小兒子沒有嫡子才叫麻煩。但她雖然是『婦』道人家,也明白太子只有一個的道理,兩個都是她兒子,可是太子只得一個人做。

不過是老三還是老五,對她來說都沒有差別,只要是她的兒子就行。

她還不至於蠢到覺得自己能在立太子這樣大的事情上『插』話。該說的,該做的,十幾年來都做完說完了,如今全憑兒子自己的造化。若說沒有當上太子的那個就覺得自己可憐,真正可憐的兄弟連王爺都沒當上,混得還不如老七甚至瑞文呢。老天爺可從來沒許諾過對每個人都公平。

但老五這么偏著側妃庶子也不是個辦法,忠順王當初那么得勢,為庶子請封世子都能被皇帝壓下去,她還不至於天真地以為老三老五兄弟和睦,互相關照有加。現在崇安王已經封了,老三只要不出什么大褶子,估計是要成大事了,她心里想著,要是真定了,得想法子斷了老五的痴心妄想才是。

崇安王小小年紀的,穿得圓滾滾的,眉目清秀,比他父親老實平淡的長相出『色』得多,就是皇帝也忍不住多捏了他幾把,問:「最近書念得怎么樣?」花霖揚起臉來,回了一聲:「孫兒不敢辜負皇祖父疼愛。」

「勤勉方好,一會兒問你先生去。」皇帝笑了一聲,祖孫合樂。

皇家也主張個抱孫不抱子,花霖是正兒八經的嫡孫,模樣生得也好,老人家未免多心疼些,就是一向爹不疼娘不愛,連皇帝都覺得丟臉的瑞文,被林沫拾掇拾掇,去了一身縮頭縮腦的壞習慣,竟也是個白凈孩子,看著還不賴。說到底,王公貴家的孩子,就是五官平凡些,這樣的吃穿教養,總不至於太差。他倒是不慌聽兒子們匯報,先叫孫兒們依次上來行禮,又叫水游把兩個小孫女兒留皇後那兒住兩天,末了還有些遺憾。林沫家的修航滿月以後,被靜嫻抱進宮一次給皇後謝恩,可惜只皇後見著了,說是雪白雪白的,小小年紀已經看出生得格外好,同泰隱小時候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可惜他竟沒能見著。[]紅樓之林氏長兄229

罷了,等孩子再大一些,就是皇後也沒法見著他了。

當年小八自己還是個小孩兒呢,一眨眼地,連兒子都有了。

他能活下來,實在是太好了。

到了後宮,先去給太上皇、太後請安,又親自服飾太上皇喝了湯『葯』,見老聖人精神頭還好,皇帝也甚是欣慰,父子二人打過年後一同出現的場合愈發地少了,難得二聖同至。後宮一派和樂、吳貴妃、賈貴妃是照例缺席的,太後、皇後領著幾個公主、王妃坐了首席,從韓王妃起,先在婆婆面前夾了兩筷子菜,方才坐下。呂王妃又有了身子,太後瞧著也高興:「老三家的注意些,這雞湯端去給秦王妃,雙身子呢。」

「正要求母後做主呢。今年不是小選,三爺府上人少了些,張妹妹也有了身子,伺候三爺的人越發地不多,想求著母後開恩,給三爺選幾個伶俐溫順些的。」呂王妃笑嘻嘻地,秦王府人是少了些,四個側妃,一個庶妃,加上服侍過能記下名字來的,也就數十人而已。就是燕王也比他多些。

當祖母、母親的,不管自己是看著丈夫身邊的側室心煩,總是樂見兒媳『婦』大方的。呂王妃自己懷著身子,還如此賢惠,皇後自然眉開眼笑:「宗室里還有好些年輕後生屋里還沒放人呢,總得先緊著他們,不過你既然開了口,我也不能太小氣,還有大選呢,你倒不必著急。好好養自己的身子就是。」

黛玉迅速地抬頭看了一眼呂王妃,又低下腦袋去喝湯。林沫成婚那日她就見過呂王妃,只覺得將門虎女,果真氣度不凡,就是鳳姐也沒那樣的明艷『逼』人,只是這才幾年,當年冰冷得如同天山雪水的靜嫻成了溫柔可親的嫂嫂,而呂王妃——

罷了,連鳳姐那樣的都妥協了,還有什么好說的呢?

她心里想著大哥說的,容嘉答應了不納妾、屋里不放人,「她要是委屈了你,你只管回來,我揍他去」,忽然間無比慶幸。

宮里頭熱鬧了一晚上,第二天上朝就是要查皇子們的功課了,皇帝把三個兒子遞過去的折子都批了一通,只水淯說的那事,實在難登大雅之堂,父子幾個私下說說罷了。

王子騰原想著,這事實在是萬無一失,不論是甄寶玉還是賈寶玉,可能在皇帝眼里都是連名字都記不住的小嘍啰,賈寶玉的情形,連太醫院鍾院判都斷了是真瘋,皇帝總不能真叫一個傻子出去丟人現眼。何況先頭他都打點好了,大多數人跟林沫似的,就算不肯幫忙,至少不會出言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