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 / 2)

「若當時吳貴妃生的是個健康的男孩兒,只怕沒有皇後的事兒了。」水溶說起當年這些秘辛來的時候,帶著幾分市井女人議論隔壁人家私房事時候的世俗的歡愉。不過那帶著得意的故作神秘叫他的表情顯得過分鮮活,林沫忍不住『舔』了『舔』唇,克制著道:「吳家地位如此,族長嫡女卻只得做側妃,確實奇怪。」皇後雖為太後娘家侄女,然而承恩侯曹家的勢力同吳家還真不是一個面上的。讓吳家的女兒給曹家的女孩兒做小,確實不像。

那會兒還沒有水溶,但北靜太妃已經是王妃了,而且打聽別人家的事兒這種愛好很有可能是遺傳,反正水溶說起來的時候仿佛自己趴人家床底下聽過似的:「陛下當年納妃的時候,皇後娘娘年紀還小,家里人也早托了太後,下回大選給許個正經人家當嫡妻。吳妃當年艷冠京師,雖則其母名聲不佳,然而其以側妃禮入府,儀駕卻高出舒妃許多,那會兒人都說,吳妃比正王妃,也就差了一個兒子——可她卻連生兩個腦子、身子都有問題的女孩兒。」

林沫道:「陛下那會兒也是皇子,沒有把側室扶正的規矩的。」就是平民百姓家里也沒有那么『亂』來的。

「誰說不是呢!不過當時都說——」水溶忽然止住了話語。

其實不用水溶說明白,那傳言實在太廣,就是林沫也聽過些——說是吳貴妃之母吳柳氏,和太上皇有些不清不楚的關系。何況皇帝當時還年輕,雖然好面子,但吳妃年輕美貌,頗有才名,二人很是如膠似漆了一番,有沒有承諾過什么,確實難說。可惜事情都已經過去,兩個早夭的痴傻女兒將吳妃的前程盡毀。太後心疼自己兒子,正巧娘家的侄女也進宮選秀,模樣雖然比不得吳氏,然『性』子溫婉,行事有度。她就這么一個兒子,實在看不下去他後院混『亂』傾軋,竟是生平唯一一次忤逆上皇,把侄女兒指了過去。

「那會兒吳廉水已經在浙海『操』練水師,手上很有幾個兵,大家伙兒都以為,他得弄出點『亂』子來。不過不知道他是沒聽說還是怎么的。竟是一點動靜也沒有。」

女兒早夭,一同入府的舒妃卻生了韓王,夫君又娶了正妃,而最信賴的兄長卻一反常態,並未替她出頭......吳貴妃的沉寂來得順理成章。

林沫點頭,表示理解:「那既然這么著,吳大將軍回朝,其實算好事?」他比劃了一下,「不是他手上沒兵了嗎現在?」水溶冷笑道:「虧你還叫白將軍舅舅呢!吳大將軍原在南邊,離京里何止千里?他要是想帶著兵過來,除非皇上做什么傷天害理天地不容的事兒了,否則,你真當他手底下的將士、各地駐軍都沒個腦子?就是他有五十萬的兵,往這邊來都不容易。在京里頭就不一樣了,只要有五千人——」

只要有五千人,就能掀起足夠大的波浪![]紅樓之林氏長兄249

林沫深深地看了一眼北靜王:「我可算明白你們家為何那么遭嫉了!」北靜王府自開府以來,得□□皇帝的賞,允許自訓府衛,不必向皇帝報備——這幾代下來,到底養了多少人,還真沒人能說得清楚。

水溶干笑了兩聲。

「既這么著,皇上為什么還會允許吳大將軍回京呢?」真不是林沫瞧不起水溶,只是連水溶都能想到的事情,皇帝不可能想不到吧。

水溶沉『吟』片刻:「大概是因為,雖然他在外頭對於京城來說更安全,可若真的有什么反心,千里迢迢帶著兵來京里頭,一路上的百姓得遭殃吧。」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認,當今還算得上有情有義。至少比起他的父皇來說,腦子里想的更多些。

林沫苦笑道:「可見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話一點沒錯。」

水溶安慰他:「我也不過杞人憂天。養兵不是養下人,給口飯吃就行。其中開銷之大,並非一磚一瓦所能累積。吳家的家底子雖然不薄,但也算不得厚。」水溶這話倒是發自真心,他家里頭養了府衛,這其中酸楚自然不能為外人道。北靜王府的生意遍布天下,除了安『插』探子,其實也是為了多得些銀錢。

林沫忽然渾身一凜,打了個寒顫。

「怎么了?」

「沒事。」他撫著自己的胳膊,感受著指下僵硬的觸感,苦笑道,「我也開始杞人憂天了而已。」

水溶倒是十分意外。他其實已經做好了准備。林沫這人他是知道的,你可以說他心眼多,也可以說他偏執,甚至說他不算純臣,唯獨事關百姓之時,他一向分毫不讓的。他已經做好了打算,若是林沫問起北靜王府上到底養了多少人時如何含混過去,可不料林沫壓根沒有問起。

「可真難得......」他啞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