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東江(2 / 2)

晚明 柯山夢 2092 字 2020-08-22

宋聞賢腦袋急轉,他對這種利益非常敏感,陳新目前的位置太低,在衛所和營兵系統都不是一把手,只要能再上一步前面的道路就寬了。他一時想不好,對後金敢從薊鎮入寇也半信半疑,畢竟那里離沈陽上千里路,原來也從來沒發生過。

他想了一會道:「我路上好好想一下,真要得利,那位溫大人還得出力才行,楊維垣去年就免職了,除了錢元殼,咱們就只有溫體仁這一條線。」

他說著從袖子里面摸出一張抄些小字的紙遞給陳新,說道:「京師里面,逆案已經定了,那幫閣老今年一月列了名單,皇上沒同意,還要加人進去。三月定下來,砍了二十個,其他都是解任論戍之類,咱們打過交道的都保了條命,李嵩、孫國楨、楊維垣都是削籍閑住。奇怪的是,跟袁大人一起上疏修生祠的閻鳴泰論戍,袁大人倒一點事沒有。」

陳新略微看了一眼,里面大部分人他沒聽過,打擊面是寬了些,但砍頭的畢竟只有二十個,這些人都算是暫時退出政治舞台了,他對宋聞賢說道:「宋先生,我以為那建奴定然會來,今年咱倆就得圍著這主干,其他一切都是細枝末節。」

---------------------------------------------------------

劉民有出門後來到港口邊,海風吹來,精神也好了一些,港口外的海灣內飄盪著一些漁船,是他們墩堡和麻子墩的漁民,這處海灣和外海的魚利都不錯,能解決部分的肉食供應,他們自己煮了鹽,把魚腌制起來,還能供應一部分給文登營。

威海衛的人現在都稱呼這里為麻子二墩,雖然不好聽,但都知道這里欣欣向榮,很多其他墩堡的人甚至想逃過來。

他晃眼間看到老蔡正在港口內轉悠,他現在甚至看老蔡都比宋聞賢順眼,過去跟老蔡招呼道,「蔡賬房覺得此處如何?」

老蔡一見是東家,趕忙道:「劉先生主理的,自然很好,只看先生辦衣店就知不是一般人等可比。」

劉民有停了一下,問道:「蔡賬房這次又要出海,那衣店可忙得過來?」

老蔡賊眼轉轉,知道劉民有要問什么,小心的回答道:「沈家娘子也會算賬,不礙事的。就是他家那沈樓,現在又沾上惡習,每日都去博戲,把沈娘子賺的銀子都糟蹋了。」

劉民有哦了一聲,沒繼續問下去,老蔡又道:「其他也無甚大事,周掌櫃現今也做熟了的。咱們蘭花衣店在天津衛口碑極好,大富大貴家的,都不願去別家,沒有那個蘭花標記,都不好意思出門。」

劉民有呵呵笑著,這個衣店也是他一手一腳做起來的,有很深的感情,老蔡看他表情高興,也笑著道:「前些日子宋先生過來,讓衣店多招些年輕的賬房,說是陳大人的意思。練一練以後要派到運河其他口岸去。日後蘭花衣店定然能聞名各地。」

劉民有知道此事,是為以後做其他產品准備的人才儲備,不過按現在的情況看,今年至少沒戲,陳新的精力都在軍隊上,他的精力也全在屯田和工坊,工坊全力在生產軍械,轉槍管的人都近百,連家屬都在趕軍隊的服裝被褥,春秋裝剛做完,冬裝又要開始,一個士兵的裝備又是好多樣,水壺、彈袋、兵器攜行具、搠桿、葯壺、鞓帶、短拗靴、火石、火繩、火絨、行纏等等一大堆,這些還不包括兵器和鎧甲頭盔這些護具,鐵鱗甲又要分好多個組件,還有火器隊訓練所用的火葯,火槍和冷兵器的損耗,騎兵的鞍具馬料,他每次看到董漁拿來的清單都眼睛直跳。現在他才真正理解軍隊是個吞金獸。

希望今年海貿銀子回來,自己也能松口氣。

--------------------------------------------------------

三月宋聞賢等人出海往日本而去,三月底東江逃難的人數越來越多,陳新買人的船還沒有出發,就已經有兩百多人在威海登岸,劉民有在墩堡外搭起了簡易窩棚收容他們。

來的人全是形如枯槁,他們都是從海島偷船出來,有部分甚至是扎的木筏,有些人到達的時候就已經奄奄一息,即便灌湯灌葯,也沒能救活,另有一些人面目赤紅,據一些先來的人說,這種樣子的人就是吃了腐爛的人肉,多半也活不了多久。劉民有既憐憫這些人,又感覺一陣陣的惡心。隨著人數增加,陳新專門調回兩個殺手旗隊,在麻子墩維持秩序。

陳新的幾艘貨船也出海去了廣鹿、大小長山等近些的地方,旅順他們暫時不敢去,那處經常有登州水師出沒,祝代春帶著些訓練隊的人同船出發,糧船到的時候各島都是人山人海來接糧,各島的守將圖個長久,不敢強搶糧食,只好答應用些人換,各島民飢餓下都想離開東江,加上祝代春等人描繪了美好的藍圖,紛紛踴躍報名海選。

到了四月,仍然沒有任何寧遠發出的糧船到東江鎮,自崇禎元年十月以來,東江已經七月未收到糧草,但崇禎二年三月開始,束不的部落卻能在寧遠買到大批糧食。

毛文龍在三月到四月連寫了四道塘報和奏疏,他在四月的一封塘報中回顧了東江開鎮八年接受的糧餉數量,不過本色一百二十八萬,折色一百二十四萬,他請求撥下春秋二季糧餉,便帶兵去與建奴拼命,言辭幾近哀求。

但他的奏疏一直沒有回音,東江自朝鮮屯田丟失之後,所耗糧食多靠登州和天津海運,突然斷絕之下,餓殍遍野,各島吃人已是慣常。後金二月獲知東江缺糧的情形之後,派出幾批軍隊攻略東江沿海據點,東江的形勢更加惡化。

陳新的幾艘船跑了兩三趟,又接回七百多人,男丁五百多,這些老兵大多都打過幾年仗,雖然那些島將不會把家丁拿來換,但這些普通老兵也是陳新所渴求的。那些島將還自己派了船,他們白天不敢進港,呆在外海,晚間或凌晨悄悄進港用人換糧食。

祝代春專門跑了一趟文登營跟陳新匯報,他們所說的島將中,陳新只聽過尚可喜,現在是廣鹿副將,陳新知道他後來干過廣州大屠殺,但現在來說,還是個鐵桿反後金的人。

接來的人很多會射箭,冷兵器也湊合,以他們眼下的弱勢來說,在威海衛根本不敢搞兵油子那一套,祝代春等人選兵時也特意選的一些憨厚老實的,不過現在太過衰弱,正在麻子墩慢慢補充體力,陳新打算將他們全部打散,跟著鄉勇一起進行訓練,軍棍對他們同樣會起作用。

四月中旬,第一批一百多體力較好的東江兵到達文登營,開始與鄉勇一起進行基礎訓練。而陳新自己,則拋開雜務,專心與軍隊合練,同時也開始練習自己的體能和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