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搶西邊(2 / 2)

晚明 柯山夢 2518 字 2020-08-22

塔克潭還待再問,大路上一陣馬蹄聲傳來,一名巴牙喇一人雙馬趕來,背上的三角背旗吹得獵獵作響,大家都停下說話,塔克潭見到那巴牙喇停下,對牛錄額真大聲道:「到甲喇額真大人門下聽令。」就又往下一個墩堡過去。

接著牛錄額真便上馬往甲喇額真的墩堡而去。大家在村口議論了一陣,討論是去蒙古、朝鮮還是搶大明,回憶起哪次搶的東西更多,如同拉家常一般,說到某次有人搶了一對雙胞胎女子,所有人都大笑起來。

塔克潭對這些趣事不太有趣,聽他們也沒個准信,掉頭回了屋子,他阿瑪杵著拐杖,由張忠旗扶著已經在門口,問塔克潭道:「去哪里知道不?」

「不知道。」

進屋後,他阿瑪對他道:「這節氣出兵,你得去,反正也沒有農活,你還差啥東西不?」

塔克潭遲疑道:「沒有甲胄。」

「拿那個尼堪女人去換來。去找你伊蘭泰大叔。」

塔克潭站著沒動,他阿瑪催促道,「快些,屋里少個女人又算啥,只要你去搶了東西回來,多的女人都有了。換件好的甲衣回來,要是一個不夠,就把張忠旗一起拉去換。」塔克潭低著頭出去,他還是打算把張忠旗留下,他阿瑪腿腳不便,還是要人照料,他走到院子中間,拿根繩子套在那女人身上走了。

那女人順從的跟在他身後,到了門口才轉身啊啊的對張忠旗支吾了幾句,張忠旗對她揮揮手,這女人也不知是被轉賣了多少次,能活到現在已經是幸運,張忠旗甚至不知道她名字,因為她是個啞巴。但這啞女心地很好,張忠旗幾次挨打都是她照顧著,才撈回一條命,所以他有時偷得點吃食,也分些給這女人,塔克潭家里總共也就他們兩個包衣,兩人就如同那兩條相濡以沫的魚。看著女人消失在門口,張忠旗眼圈慢慢紅起來。

啞巴女人被塔克潭拉著,走過一段路,來到一個院子前,塔克潭直接走了進去,院子里有一個女真女人,是伊蘭泰大叔的女兒,她耳朵上穿著四五個耳環,鼻子上也有一個,身上穿著一件花里胡哨的衣服,也不知是什么時候搶的,有些地方已經破了。這女人喜歡塔克潭,伊蘭泰大叔也有意思要跟塔克潭家結親。

她見塔克潭來了,歡喜的迎上來,裂開一張血盆大口笑起來,幾個耳環互相撞著,發出些叮叮的聲音,她把右手揚到眉邊,兩膝往下蹲了一下,算是見過禮。塔克潭卻不太喜歡這女人,他覺得漢女還更好看些。

「海蘭,我阿瑪讓我把這女人帶過來,想跟伊蘭泰叔叔換副甲衣。」

海蘭偏頭看看後面的女人,正溫順的低著頭,海蘭過去把她頭抬起來,捏開她嘴巴,看了看牙齒,又在那女人身上亂摸一陣,搖搖頭,她還是覺得太瘦了。但是既然是塔克潭要甲衣,她還是願意幫忙。

她對塔克潭道:「塔克潭你等等,我去叫阿瑪回來看看。」說罷就出門往村口去了。

塔克潭這才知道伊蘭泰居然還沒回來,也不知村口能有啥聽的。他在院子里看了一圈,拉了一塊大木樁坐在身下。看了一眼啞女,又把繩子解開。那啞女便朝門跪著。

過了一會,伊蘭泰從外面回來,也如海蘭一樣,伸出熊掌在啞女身上到處摸過,搖頭道:「塔克潭,這個女人太瘦了,種不得地,最多給你換一件布甲。」

塔克潭有點猶豫,布甲最多在遠距時防箭,近戰用處不大,海蘭在後面拉拉伊蘭泰的衣服,伊蘭泰閉眼想了一下,還是打算拉攏一下這個後起之秀,當下說道:「那我先給你一件鎖子甲,若是你這次出去能搶到東西,再分我些。但你記得把甲磨一遍,臨陣不亮者,要受罰的。」

「謝謝伊蘭泰叔叔。」塔克潭的麻子臉上涌出笑意,鎖子甲就好多了,既輕便又不影響肢體運動。

伊蘭泰在丑臉上擠出點笑,大大咧咧對塔克潭道:「還得看去哪里,要是如傳言那樣去明國京師,那里的女人可比這遼東粉嫩,不過你也別老盯著搶東西,咱大金最重的還是戰功,好好干,升個巴牙喇。」

塔克潭低頭受教,這是村口傳來一陣歡呼,跟著一串馬蹄聲由遠而近,幾人沖到門口,是牛錄額真回來了,他在馬上一路大喊:「十月征明,咱們牛錄出二十人,巴牙喇七人,甲兵十三人。。。」(注3)

他走過的地方都一片沸騰,慢慢響起一陣呼喊,「搶西邊去!」

牛錄額真的聲音繼續響起,「要自行隨去的,不在旗中分搶得的東西,各自備好兵甲弓箭馬匹,來我處等挑選。。」

海蘭也跑到門口,聽了這話,一臉興奮的和塔克潭一起嚎叫,那個啞女看他們興奮,也傻傻的笑著。

紛亂的叫嚷聲慢慢匯成整齊的叫喊,在村子的上空回盪。

「搶西邊去!搶西邊去!!」

-------------------------------------------------------------------------

注1:後金調兵(老奴時):。。。連著吹法螺(海螺號)時,是有敵兵的消息,。。。到各自村頭等候,備御以上,去旗的貝勒的門接受命令。

注2:本章女真裝扮和習俗皆出自《建州見聞錄》,不喜勿噴。他們每出兵搶劫大明之時,便歡呼搶西邊去。

注3:老奴時後金每牛錄大致抽一百丁,白巴牙喇10,紅巴牙喇40,黑營兵50。到天聰年間,再無此紅巴牙喇和黑營兵的稱呼。披甲人中,除巴牙喇外,其余皆稱甲兵(行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