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七克(2 / 2)

晚明 柯山夢 2381 字 2020-08-22

王徵看看兩人辯解道:「三代之時我〖中〗國人口尚少。天主欲興其家,蕃衍其子孫,以廣傳聖教於世。又知其德清且堅甚,不因多而淫,特意寬恕他們可娶二三妻妾,所以聖人能多娶,但這並非聖經,一時權宜之計罷了,金尼閣亦已在其書中講明。我等既非聖人,即便是父母之命納妾,亦是犯了淫欲,自然要遵從聖經教義。」

陳新聽得暗暗罵娘。人說官字兩張口,這傳教的更能說,那個金尼閣為了不得罪讀書人,還能專門給聖人開一個口子。而且王徵居然也奉為聖旨一般,難怪這個王徵年紀這么大還是個四品。也太過死腦筋,孫元化便比他靈活得多。

旁邊的宋聞賢突然冒出一句「既然是淫欲,王大人不陪那小妾睡覺便是了,還是照舊養著她,既免她流離之苦。也免犯了這什么七克。」

孫元化輕輕咳嗽一聲,宋聞賢才發覺說得直白了些,連忙站起對王徵告罪,陳新倒是覺得宋聞賢這個法子好。

孫元化對王徵勸道:「宋先生這也不失為一個法子,當年李之藻不也是如此,可另置一別院,每月保足錢糧,讓她能在那處為生。」

王徵道:「我本意讓她另行改嫁,她卻尋死覓活,否則我何需如此為難。宋先生這法子亦跟她說過,還是她不肯,我細細想來,她入我家門才十五,今年年方二十,若真用這法子,與守活寡何異。」

陳新暗罵了一句,你王徵一個五十歲老頭娶十五的,原本就是讓人守活寡,現在倒這也不成那也不成,那天主教也是奇怪,既然擠破腦袋想來〖中〗國傳教,連紅夷炮這樣的法子都想出來了,居然會在一個婚嫁習俗上跟〖中〗國人過不去,又如何能打入〖中〗國市場,這些耶穌會士果然也是死腦筋。

陳新哪里知道王徵竟然被這個問題困擾了一輩子,他始終在小妾和解罪之間搖擺,被罷官回到陝西後,他就與小妾分居,崇禎九年為拒絕李自成的拉攏,王徵絕食而亡,他那個小妾申氏在正妻的挽留下活下來,在正妻過世之後獨立撫養了王徵的後人,直到滿七十歲時感覺責任已盡,也絕食數日而死,走完她貞烈又悲涼的一生,相比起來,王徵卻顯得更自私一些。

陳新不知道這些小人物的命運,他現在對王徵的啰嗦有些不耐煩,要不是看著王徵有才干,他才懶得廢話,此時他決定速戰速決,微笑著對王徵胡說道:「王大人,正好上次那兩個弗朗機人能解去王大人的煩惱,那個席爾瓦就是個主教,好像還是教皇的徒弟,教皇覺著耶穌會在〖中〗國傳播太慢,對這些會士不太滿意,派了席爾瓦來大明微服私訪,他先在江南游歷一番,到文登時專門說起納妾一事,他認為是可以解罪的。」

陳新開始的一番忽悠,讓王徵對他見過耶穌會士堅信不疑,否則他如何能知道原罪和復活日等等內容,此時一聽陳新說有教皇弟子可以解罪,那比金尼閣還管用,如同溺水之人抓到救命稻草,他急切的站起對陳新道:「果真如此?太好了,太好了。」

王徵上去一把拉住陳新,連聲問道:「那個席爾瓦在哪里?快些告訴在下。」他激動之下,竟然對陳新自稱起在下來。

孫元化連忙把王徵拉坐下來,陳新躬身道:「那席爾瓦與下官一見如故,答應回程時到文登再會,現在何處卻不得而知,他只說到北地游歷,了解民俗,以讓天主教更適合於大明,另外下官覺著,皇上任命王大人為遼海監軍道,正是王大人為國效力之良機,亦是傳播福音之良機,萬萬不可辭去。何為畏天愛人,以有用之身造福一方,輔佐孫大人力拒建奴,保登萊東江百姓萬千性命,比之祛除自身一罪, 更是人間大愛。王大人可想見,有大人為榜樣,登萊多少百姓願入天主教下,只要王大人能留下,下官願獻出俸銀,助大人在登州修建一處教堂。」

王徵張著口,驚訝的看著陳新,連孫元化也感覺對陳新刮目相看,幾乎要把他當做教友,王徵半響後才嘆息道:「今日陳將軍一席話,倒讓王某心有所悟,容本官再想想。」

孫元化哈哈笑道:「良甫還有何好想,留在此處,一來等候那席爾瓦解罪,二來為國效力,傳播福音,還能有比這更好的法子不。」

王徵低頭良久,終於點點頭,歷史在這里又稍稍改變了一下,原本的王徵是到京師辭官,皇帝堅持之後,他慢慢悠悠的七月才到任。現在卻早了五個月。

陳新對王徵的解罪根本沒放在心上,他費了半天口水,當然也不是為孫元化敲邊鼓,陳新看王徵同意留下,乘機道:「王大人,那席爾瓦來去匆匆,下官敢請大人將駐地改到威海,以免錯過解罪良機,二來威海有水師一營,百廢待興,下官於水營一竅不通,恰巧水師又在大人遼海監軍道管轄之下,請大人至少到威海盤亘些時日,指點下官。」

王徵心頭意動,轉頭看看孫元化,孫元化猶豫了一下,考慮到王徵的解罪,終於答應了暫時讓王徵呆在威海。

陳新撿了個寶貝,王徵既是文人,又對機械很感興趣,比之工匠的學習能力當然更強,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能總結出一些理論,陳新准備讓一些年輕工匠跟著他學習一段時間,形成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觀念,減輕劉民有的負擔。

解決了王徵這邊,陳新轉頭對孫元化道:「孫大人,下官此來,除聆聽大人教誨外,也有水師等事項,另者,近日多有遼民從各處流落至文登,情形苦楚,文登地薄民貧,獨力難支,大人一貫對文登營十分關照,但下官實在手頭拮據,又不忍見這些遼民流離,加上水師所費和戰兵的本色未領,厚顏請大人再支些物料銀兩。。。」

孫元化一聽陳新要東西,恢復回了登萊巡撫的儀態,准備跟陳新砍價。。。

------------------------------------------------------

半個時辰後,陳新帶著宋聞賢走出官署大門,他和孫元化一番惡戰,又從孫大人那里掏了些東西出來,總算不虛此行。

宋聞賢邊走邊問道:「大人,那席爾瓦不過是個商人,你到時在何處去尋一個教皇的弟子,到時久等不至,王徵去京師其他耶穌會士那里一問,豈不露餡。」

「尋什么尋,我剛才只說席爾瓦會來,又沒說啥時候來,他到北地微服私訪,自然不會告訴那些耶穌會士,再說路上遇個山賊啥的,丟了命也是可能的。這個王徵會的東西不少,回去後在威海舊工坊劃一塊地方,多安排人跟他學,學會了就打發他走路。」宋聞賢愣了一下,對陳新的人品更加鄙視。

陳新一行去了書橋附近,找了一處離橋近的食鋪吃飯,等菜的功夫,陳新就在窗邊仔細查看書橋附近地形,不時和周世發低聲討論。

兩人正在想壞主意,門口的掌櫃大喊一聲「這里沒有你們遼兵吃的東西。」陳新等人轉頭去看,只見一群明軍被掌櫃攔在了門外,臉上都滿是怨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