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所見略同(2 / 2)

晚明 柯山夢 2319 字 2020-08-22

另外朝廷上的御史彈劾不斷。要求他們克期解圍,孫承宗只得讓丘嘉禾再次派出援軍,這次的援軍由丘嘉禾親自領兵,武將是是遼東總兵吳襄和山海關總兵宋偉,吳襄沒有他兒子出名,但是也是中過武進士的,此人原本是個商人。當了總兵也是一副商人做派,搞關系一把好手,遼東官場上沒有他鑽營不到的。祖大壽這樣的武官和他交好,把妹妹都嫁給了吳襄,使他成為關寧軍閥中重要一員。而且連文官也喜歡他,可就是打仗一塌糊塗。

丘嘉禾多少知道吳襄不靠譜,所以也帶上了稍微靠譜的宋偉,宋偉原籍山西,他老爸就當過參將,他從小跟在軍中打打殺殺的長大,崇禎元年調到關寧當副總兵,趙率教死了之後,便當上了山海關總兵官,四城之戰時跟著劉可訓打遵化。宋偉雖然也吃空餉喝兵血。但是行伍出身,真到動刀子的時候遠比吳襄可靠,所以丘嘉禾堅持要和他走在一起。

他們出錦州後往西南方過長山,行蹤早早被後金哨騎發現,大軍離城剛十多里地。就迎頭碰上來迎戰的阿濟格,建奴一出現,吳襄也顧不得去大凌河救大舅哥了,不由分說轉頭就跑,將熊熊一窩,遇到這種友軍。原本可堪一戰的山海關正兵營也就沒法子打了,一頓狼奔豚突,大伙一路逃回錦州,被阿濟格斬殺三百余人,阿濟格直追到城下才退兵,還好關寧軍出動的都是騎兵,損失不大,但士氣是完全沒有了。

丘嘉禾跟著敗軍逃回,三魂六魄嚇丟了七八個,但是正事還是得他來做,他只能用他數十年苦讀得來的滿腹經綸來寫了一篇報捷的奏疏,聲稱在長山擊敗數千後金軍,無奈後面還有後金數萬援軍,所以沒來得及割人頭就退回了錦州,但是已經大大震懾了建奴,估計建奴很快會知難而退。

大凌被圍以來,丘嘉禾已經報了兩次大捷,騙得了京師的朝廷,騙不了孫承宗,他知道這樣瞞報總有還的一天,他親自趕到錦州,准備再次組織救援,結果發現兵將人人畏戰,他在當年柳河之敗的時候就深知,靠這幫遼鎮的熊將絕落不了好。

但圍不去解又不行,他思來想去,覺得糧食還夠,可以再拖一拖,然後寫了一封奏疏,說建奴又有援軍到達,總兵力達到近十萬人,光靠關寧軍不足以解圍,要求調集文登營和石柱兵赴錦州,與關寧軍同去解圍,在他看來,薊鎮的兵調來也只能守城,真要解圍,就只能靠這兩支兵了,浙兵或許也不錯,但相隔太遠。

他這封奏疏發出的時候,遠在文登二十三號屯堡的陳新猛地打了一個噴嚏,他萬萬沒料到,自己給孫元化挖坑的時候,皇太極和孫承宗也在給他挖坑,而他根本不知道大凌河的糧食竟然比原來歷史多了三倍,祖大壽能撐得更久。

王廷試看陳新連打噴嚏,關心的道:「陳將軍可是最近操勞,將軍雖是年輕,也要留意身體。」

陳新揉揉鼻子,謝過王廷試,然後指著面前的幾名乞丐一般的屯戶道:「大人您看,這些都是英烈的家眷,這名伍長入我文登營一年有余,又在身彌島為國捐軀,末將竟然不能讓他一家人吃飽飯,心中有愧。」

王廷試連連點頭,對隨行的呂直道:「現今糧米武庫都由呂監軍負責發派,本官代這些家眷請監軍早日補齊拖欠的本色糧米,若是糧庫有富余,呂老公也不妨多發一些。」

呂直現在接管了武庫和糧食,他和陳新穿一條褲子,現在欽差一說,當然不會拒絕,馬上答應下來,讓陳新立即派船去登州運糧。

陳新暗自得意,他報兵三千五,家丁和營兵的本色都是每月五斗,一年是六石,他這一筆就能收入兩萬石糧食,比他今年收的糧稅還多得多。

這個屯堡屬於最新的建立的一批,全都是剛安置下來的,勉強能吃飽飯,住的全是窩棚,王廷試先看了文登營戰兵的演習,然後又看到這個屯堡的情況,認為應該全力保障文登營的補給,陳新也不管他是否真的相信,現在登萊的政治優勢明顯在呂直這一方,朝廷的優勢也在溫體仁一方,文登營又是皇帝關心的,王廷試必須給足陳新好處。

陳新想明白這點後,獅子大開口的要鐵料、船只、硝磺等軍需,呂直全部答應,又叫過一個小宦官,讓他持自己的手令隨同文登的水營前往登州提取。

這是陳新要物資最順利的一次,物資的價格不菲,他自然還是要按比例給呂直和王廷試返點,暗示了一番之後兩位上官更加滿意。

王廷試的欽差任務完成了大半,李思忠的事情他沒有插手,直接由東廠和錦衣衛去辦理,有東廠在,那些好處不是他能掙的,他來文登視察也是要讓孫元化單獨應付錦衣衛,估計孫元化已經被敲出來不少銀子。

按現在調查回去的情況,孫元化就算自己沒有販賣軍糧,也有個御下不嚴的罪名,加上他虧待文登營和吃空餉兩項,已經難免去職的下場,呂直並不屬於溫體仁和周延儒任何一派,他只要在登萊的權勢,溫體仁能不能打倒周延儒這個大老虎,他是不關心的。

溫體仁派來的幾個御史則希望從李思忠的事情上打開口子,把事情辦成嚴重的通敵案,但他們管不了東廠的人,東廠的人只要銀子,如果孫元化能給得起,通敵罪名是可以變小的。

所以王廷試不願牽涉此事,干脆到文登來視察,孫元化臨行時告訴他文登營搞走私,還有強占民田,請王廷試核查。王廷試知道多半有這些事,但陳新現在如此跋扈,他哪里還敢去管,打定主意關照文登營,陳新每日帶他去哪里視察,他就去哪里,也從不去打聽文登營的其他情況。

到現在已經視察了五六日,他把文登營最窮的地方都走遍了,今日把好處也拿到了手上,終於跟陳新問起文登營的起行時間。

陳新看看呂直,呂直上前一步道:「王大人,文登營在身彌島損傷慘重,現今營中大半都是新兵,如何能長途跋涉去遼東,至少還得練個一兩月方成。」

王廷試皺眉道:「但此事乃皇上親口安排。。。」

陳新連忙道:「下官必定不讓大人難做,我等從軍男兒,自當身赴國難,即便是一群農夫,下官也會帶他們去大凌河,只是他們今年糧米不足,待他們多吃幾日飽飯,末將就帶他們出發。」

王廷試追問道:「幾日?」

陳新故作憂郁了一下,他的打算是隨便調些輔兵十月初出海,然後直接報告說遼西沿海結冰,無法登岸就可以回來了,按前幾年的情況,十月中旬應該是會結冰的,若是走陸路,大可以慢慢拖著,沒准走到的時候都打完了。

王廷試自然不知道他的這些小算盤,也不好繼續逼陳新,同意了這個時間,然後問起兵數,陳新仍是堅持一千人,兩人正在討價還價,一名王廷棟的親兵從遠處騎馬趕來。

他走進走下馬過來跪下道:「王大人,兵科給事中周大人請大人速回登州,前幾日出發的孔有德所部突然返回登州,據他們所說,遼西海上結冰,又遭遇風暴襲擊,船只損失嚴重,懇請另定師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