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忠誠?(2 / 2)

晚明 柯山夢 1763 字 2020-08-22

劉民有看著兩邊熱鬧的食店和商鋪,正感慨群眾的積極性。腳下一滑差點摔倒,莫懷文連忙扶住他,身後的傻和尚大罵道:「狗日哪家的馬拉的糞便,抓到打軍棍!」

莫懷文看看地上,然後對劉民有道:「大人,現在牲口多了,好多都是各家屯戶養的。屯堡里面還好,有屯長和總甲管著,糞便都撿到背簍里面。一到外面沒人管,拉得到處都是。」

劉民有點點頭,「外面這么寬。也沒法子管。」

莫懷文又說道:「大人,屬下覺得以後的屯堡還是不要集中居住,一來屯地靠外邊的屯戶要走很遠的路,二來集中居住的地方搞養殖甚為不便。」

劉民有皺眉想了一會,屯戶集中居住有利於商業發展,但確實不利於種植和養殖,他對莫懷文道:「此事有利有弊,我們初來此地之時,周圍並不太平,時常有土匪出沒。是以圍聚一處,便於防御。現今軍威雄壯,土匪早打沒了,倒是散居不利於商貨流通。」

「大人說的是,但並非處處屯堡皆需商業繁盛。老營區附近屯堡集中,自可看重商業,靠近山邊的新開屯堡道路不便,有些屯堡附近田地間還插著民田,咱們的田地原本就分散,集中居住對耕種更為不便。養殖的場地也是不足,屬下覺得眼下於我文登營來說,吃飽飯仍是最要緊之事,然後才能說商業。」

劉民有被莫懷文反駁,卻沒有覺得不快,這也是民政系統內部他最滿意的風氣,文顯明、王帶喜、王二丫、莫懷文都敢於當面反駁,並不因為劉民有是上官而盲從。

他看莫懷文,露出笑道:「你說得有理,偏遠和土地分散的屯堡可以采用此種方式,但此類地方周邊有民戶和縉紳需要對抗,仍要以總甲五十戶為單位聚居,不可過於分散,在合適的總甲設置簡單的綜合門市,校場和學校也是一樣。」

莫懷文答應下來,下一批屯堡就打算如此規劃,他們一路走到軍營門口,正好里面有一群十多歲的學生出來,全都是識字班的人,穿著各色的百姓服裝,隊伍比一般的明軍還要整齊。

一名穿軍裝的人大聲喊著口號,「忠於陳大人,忠於文登營!」

一群學生臉色通紅的齊聲吼道:「忠於陳大人,忠於文登營!」附近經過的百姓紛紛響應,場面十分熱鬧。

「誰給咱們飯吃?」

「陳大人!」

「誰給咱們學堂識字?」

「陳大人。」

「天下哪里最好?」

「文登營!」

「男兒在世所為何事稱英雄?」

「救天下危難……劉民有臉色復雜的看著他們,帶隊喊口號的便是宣教局的人,直屬於陳新領導,他們其實就是訓導隊,但是面對的對象是普通百姓,工人和學生又是其中的重點,原來每個屯堡的學校都配有傷殘軍人作教官,現在又增加了一名宣教官。

在百姓的叫好聲中,學生們壯懷激烈的遠去,莫懷文對劉民有低聲道:「大人,那個宣教官也是從訓導隊調來的,他們現在在學校搞出一套東西,每個學校都配了一名宣教官,都按著那套東西給學生講,每天講好幾遍,不時還要到軍營軍訓。」

一些民族主義的思想通過那些宣教官灌輸給這些接受能力最強的學生,這是這個時代的需求,劉民有並不反對,去年的十二個屯堡都建好了學校,以前培養的老師都分到了這些學校。這批識字班的學生仍以十歲以上為主,課程比以前增加了一些,不但有文化課,還有軍事訓練,現在還有了宣教官的灌輸。

這批具有忠誠精神十多歲學生不久將進入文登營文武系統,他們有知識有紀律有朝氣,很快成為新的骨干力量。

但他每次看到學生狂熱的神情時,總有熟悉的畫面會出現在腦海,心中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擔憂,如此教育是否過度了?

「大人?」莫懷文不知劉民有到底在想些什么,以為劉民有在走神,低聲提醒了一聲,劉民有回過神來,兩人走到軍營門口,便看到總訓導官兼宣教局局長黃思德出現在面前,他正大聲招呼著一群士兵將一些舊棉衣裝上馬車。r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