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文登軍報(2 / 2)

晚明 柯山夢 2246 字 2020-08-22

「這是宋聞賢報來的銀錢申請。他准備在兵營建外務司官署,需要准備人員和經費,另外再購買一些桌椅文具,還有就是想從識字班調三十個學生……」

&耕的物資預備……」……

莫懷文把事情匯報完,一個時辰已經過去,劉民有筋疲力盡的揉揉臉龐。雜七雜八的事情數十件,攤子大了確實比原來繁雜,不像以前在文登或威海,現場就可以解決問題。有急事騎馬一天也能到,如今就只能依靠文書往來。

建立各自職責明確的機構已經很迫切,劉民有抬頭對同樣有些疲倦的莫懷文問道:「還有什么事情?」

莫懷文連忙放下茶杯。「急事沒有了,剩下一些建學堂和擴大科技班的事情……」

劉民有打斷他道:「建學堂的事情也不要慢了。建一個屯堡就建一個學堂,咱們剛才處理的是緊急的事。但重要的事情同樣不要放松。就如同我給講過的那個順序,緊急且重要的事情需要優先處理,但單純緊急、單純重要之間便需要仔細衡量,就如同新的機構規劃,雖然眼下咱們還能運轉得過來,但已經不適應這么廣闊的轄地,如果永遠只處理緊急事務,而對重要的事情一再拖延,那么這些緊急的事情會越來越多,最終咱們累死也做不好事情。」

莫懷文受教道:「陳大人和劉先生都是非常人,總能說些獨特而有用的話出來。」

劉民有正好說到這里,便對莫懷文問道:「這次劃分新的機構,懷文你有沒有什么需要提醒我的。」

莫懷文和劉民有相處很久,知道這個上官其實沒有架子,合理的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不但不會被他反感,反而會受到他的重視。

當下莫懷文大膽道:「屬下這些時ri也頗覺力不從心,原來的那些各司都只是各自做事,沒有個明確的職責,很多事情要陳大人和劉先生來定,不然便停在那里不知所措。屬下認為這次便是應該明確他們能處置的范圍,職權相符便能辦好大多的事情,反倒比事事問大人更好。劉先生只需要先定下他們的目標,讓他們自己報上計劃,最後檢查他們是否按職責和計劃完成便可。」

劉民有微笑點頭道:「你能有這個想法就很好,攤子大了不能按原來的事情干,不過有時起來容易,實行起來未必能那么順當。這次的機構也是按職能劃分的,有些事情未必扯得清楚到底誰來管,扯皮的事情不會少,我不可能事事在場,我准備讓你當我副手,單獨處理一些事務。」

莫懷文激動的站起來道謝,劉民有的意思就是他會成為民政的二號人物,地位超過各司的負責人,說起來在第一批識字班中,他的地位就不低於黃思德了。

莫懷文想到黃思德,連忙把最下面一張不大的厚紙抽出來,「這是第二期的軍報,今ri剛剛拿到。」

劉民有接過來一,上面排版還不錯,估計是陳新設計的,與他原來的報紙差不多,只是按照習慣是豎行書寫,紙張也要小很多,第一版正中是文登軍報兩個大字。

頭條便是「登州平亂英雄人物表彰」,下面一行粗體的小字,是陳廷棟寫的一首七言《聞陳將軍收復南二衛》,文采十分不錯,著也很提氣,正適合軍報的風格。

下面的小字就是表彰的內容,有關大弟、李濤、齙牙等表現優秀的將士,還表彰特勤隊、第三千總部等一批集體,又具體寫了關大弟等人的英勇事跡。但對情報局和特勤隊的具體事情只字未提。

劉民有覺得寫得還不錯,這是給這些將士一種榮譽,也能在整個文登營系統建立一種爭取榮譽的氛圍。

接下來就是懲罰的通告,里面主要是對臨陣退縮和私吞軍餉士兵的處罰,並將他們的名字和所屬屯堡一一寫明,軍法官的宣判結果都是槍斃,再回收了已經分給家屬的田地,其家眷在工廠和學校的,一律予以開除。

劉民有對黃思德這種做法略微有些不滿,按軍律處罰也就是了,現在卻是連坐制度,斷了他們一家人活路,而且還大肆廣而告之,非要他們家人抬不起頭來。

他再稍稍到最後,突然一掌拍在桌子上,大聲罵道:「黃思德這是干什么,鼓勵所有人互相舉報是否有人私吞軍餉。」

莫懷文下了一跳,他也過那一條,當時也覺得有些不妥,但沒有劉民有這么大的反應。

「他要查私吞軍餉,這就是軍法官的職責,豈可鼓勵互相舉報。文登營從建軍開始,陳將軍就一直鼓勵士兵和將領的友愛之情。我在屯堡之中也是如此引導,這也是士兵願意為文登營死戰的原因之一,他倒好,搞這么一出,互相舉報之下,屯戶之間豈有信任和友愛可言,長此以往,軍中和屯堡中會是何種風氣?這對文登營的戰力是真正的損害。」

「這……」莫懷文也不知道說什么才好,他也沒有想那么深入,但劉民有一說確實有些道理。

莫懷文低聲道:「先生若是覺得不妥,咱們可以給各個屯堡發文,讓屯長和學堂不可宣讀此條,那些屯戶不識字,而且軍報在每個屯堡只有一份,甚至可以不讀都行,黃思德總不見得挨著去查。」

「怎么不見得,他不是又搞了一個宣教司,訓導隊自己辦了識字班,每個屯堡要分配一個宣教員,屯長和教師不讀,他們會去讀的。」

莫懷文皺眉道:「也不知黃思德去哪里找了銀子,最近一直在招收登州災民中的生員,弄到那個識字班去訓練,然後出來就派到了各個屯堡,而且還在搞什么文藝隊,不知他到哪里搞的銀子。」

「文藝隊?」(未完待續。)

ps:關於有書友問到為何有保留長槍,前文已經寫過刺刀對標准化的要求很高,並不容易制造。杜普伊《武器和戰爭的演變》第4頁有敘述,「燧發槍是一種比火繩槍更復雜更昂貴的兵器,每一支槍都必須按照標准尺寸jing心制造,才能裝得上用環套固定的刺刀。」歐洲的步兵也是逐漸減少長矛配置,從燧發槍發明到法國建立第一支純燧發槍部隊,用了六十多年,不是一步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