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矛陣接敵(2 / 2)

晚明 柯山夢 2182 字 2020-08-22

那些後金散兵著有些驚慌,不過他們已經接近到了五十步,開始改用重箭。部分凶悍的繼續向前挺進,手中拿著破甲錐和弓,沖到二十步外。

方陣兩翼一陣猛烈的火銃射擊,方陣火槍兵開始輪轉射擊。前排射擊後往後退回,第二排又上前射擊,如同古斯塔夫的方陣火槍兵一樣,在登州鎮的嚴格訓練下,他們能夠一邊隨同長矛陣前進,一邊裝填彈葯,提供持續的火力支援。

每個連方陣有九十六名火槍手,一般分為兩翼各四十八名,每翼六排八列。燧發槍手排列非常緊密,但以千總部為單位列陣時,為了保持方陣的密度,最外側兩個連的所有火槍手都放在外側,長矛方陣之間就只有八人的間隔。兩邊的長矛能夠控制不讓大批敵人直入陣後。

長長的方陣線滾滾向前,兩翼和中間都有火槍的齊射,如同一只蠕動前進的怪獸不斷吞雲吐霧。

面前的後金散兵也越來越多,他們拉弓和火槍兵對射,沉重的破甲錐帶著破風聲擊穿火槍兵的鎖子甲,火槍兵的慘叫聲連綿不絕,後金散兵也在連續的齊射中噴著血箭倒下。更多的火力集中在後金主陣上,正對著火槍兵的地方遭受了最嚴重的打擊,不斷有手執長矛的士兵翻滾倒地,後金散兵的破甲錐也開始襲擊明軍長矛手。許多長矛手撲倒在地,雙方行進的陣列後都留下滿地死傷,戰場上充斥著被擊中者的慘叫。

關大弟腦中幾乎麻木,他面前二十步外。有一個邊退邊射的後金兵,那後金兵躲過了多次齊射都沒死。一直不停對著關大弟這隊的方向放箭。

關大弟只能踩著步點前進,也不能離隊過去追擊,只挨打不還手是一種難以忍受的感覺,正在這時那建奴又發出一箭,關大弟胸口當一聲響,強勁的力量讓他身形一頓,胸口位置一陣疼痛,後面的隊友推著關大弟繼續往前走,關大弟連連喘氣,終於緩過來的時候才低頭胸口,之間一直樺木桿的重箭插在胸口鐵甲甲葉上,正隨著自己的走動上下搖晃,粗大的箭頭還有大半截留下外面。

他連忙騰出左手把箭頭拔掉,一股液體在胸口的皮膚上流過,感覺入肉不深,但傷口十分疼痛,左側的隊友突然一聲慘叫,面門上帶著一支重箭仰天倒下,後排的隊友迅速上前填平了戰線。

被射中的是關大弟最喜歡的老周,關大弟心中一股無名火起,心中開始的懼怕不翼而飛,他兩眼噴火,腳步踩著鼓點繼續向前走去。

後金步陣上林立的長矛越來越近,後金兵的前排和兩翼損失損失慘重,在登州鎮的火炮和火槍輪番打擊下,已經損失了接近三百人,尤其在正對明軍火槍手的位置,那里是登州長矛陣的空白,火槍兵必須減少對面近戰兵種的威脅,在行進中對那幾處集中打擊,後金那幾個地方被打穿,剛剛補上又被下一輪齊射消滅。

後金的散兵重箭同樣對登州兵威脅很大,盡管在二十多步才能射穿明軍鐵甲,但他們的射速更高,也在短時間也造成了登州鎮近百人傷亡,只是弓箭威力有限,直接死亡的人數不多。

終於相隔只剩下最後二十步,雙方忍受著遠程武器的打擊接近到了要交戰的距離,近距離的死戰即將到來。

登州方陣的進軍鼓點突然一停,變成有間隔的緩慢鼓點。

「側身平槍!」

相距二十步,鍾老四等軍官的吼叫聲響起,明軍四個小方陣前三排長槍齊齊放平,關大弟身體轉向右側,左手在前右手在後,長矛對准了建奴的方向,這個動作以左手為支撐點,右手起到控制槍身的作用,可以一直握到矛桿的尾部,既能相對節省體力,也能將長矛的攻擊范圍增加到最大。(注:見作品相關)

在雙方都是長達四米多的長矛情況下,士兵很難准確判斷突刺的時機,如果狂沖過去突刺,往往會自己撞到對方槍頭上,自己卻沒有刺到對方,這樣的緩慢接近後尋找時機,才最適合超長長槍的對戰。

密密麻麻的矛頭出現在陣列前方,建奴鼓聲一緩,他們的長矛兵也放平長槍,保持著平整的戰線一步步接近,但握持的方法各式各樣,沒有登州鎮這樣的整齊劃一。

方陣火槍兵發出最後一輪齊射,建奴散兵則扔了一波飛斧和飛劍,給對方造成了最後一次遠程傷害,然後明軍的火槍兵開始退後,回到陣後裝彈,一些有短兵近戰經驗的士官,則乘著方陣速度減慢,抽出匕首和腰刀,蹲下身子沿著陣線鑽到長矛線之下,然後躲藏在第一排長矛的縫隙之中。

建奴散兵並未有這種訓練,活動空間消失後,有一些冒失的沖上前來拼殺,被密集的長矛立即刺死,另外有些到明軍蹲著,也學著照做,這些短兵手在矛桿下凶狠對視,也在等待時機。在長矛互相交鋒之前引開敵人注意之前,這些短兵手不能出擊,否則會被對方密集的長矛輕易扎成肉串。

外側的火槍射擊聲不斷,分遣隊和方陣火槍兵在用密集的火力壓制超出己方戰線的後金兵,外側的建奴弓手也在反擊,箭支飛舞的嗖嗖聲夾雜在火槍轟鳴之中。

關大弟耳中卻只對鼓點有反應,每響一鼓便踏前一步,其他的聲音似乎都遠在天邊,兩翼不關他的事,面前的長矛卻越來越近,關大弟兩眼發紅,下意識的按照緩慢的鼓點一步步接近敵人。

建奴不是傻子,不會一頭扎上來送到槍口上,雙方越靠越近之後,步幅也越來越小,長矛矛鋒寒芒閃爍,都極具威脅,互相威懾之下,都在小心翼翼的靠近攻擊距離。

關大弟對面是一個皮膚黝黑的後金步甲,他帶著一頂類似明盔的頭盔,兩眼在鐵質帽檐下閃著凶光,關大弟不去面前不遠的地方矛刃,眼睛一眨不眨的死死盯著對方的肩部位置,留意對方的動作,腳下緩緩挪動,判斷著互相間的距離。

長矛兵維持超長槍平放並不能太久,該來的遲早要來,關大弟的矛頭和對方的矛頭開始交接,雙方陣線中間是密集的長矛矛桿,正在緩緩的交錯而過,矛桿不時發出輕輕的碰撞聲,此時的步鼓已經停了,陣線上對峙的士兵都全神貫注在正面對手身上,在緩慢接近中判斷著最適合的刺殺時機,沒有人有功夫去發出聲音,只剩下鍾老四等軍官的大喊提醒,以及腳步移動的沙沙聲。

ps:今天有一百多票,謝謝大家支持,繼續兩更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