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畏懼(2 / 2)

晚明 柯山夢 2064 字 2020-08-22

皇太極還不知情,想著給林丹汗一記悶棍,幾天後到了都勒河,才知道林丹汗跑了,於是跟著一路追,林丹汗丟盔棄甲,皇太極也不好多少。小冰河的干旱也在蒙古草原肆虐,後金兵准備嚴重不足,吃的沒有了不說,水都成問題。

皇太極只得帶著他們一路打獵,屠殺黃羊過曰子,好在那里的黃羊很多。在此危難之際,後金汗大展神威,號稱一天之內射死五十八頭,而且一箭射死兩頭黃羊,只比郭靖差了一點點,非常之英明神武,可惜這個紀錄沒過幾十年,就被他的孫子康熙大帝打破,因為他孫子號稱一天射死了三百一十八只兔子,可謂千古一帝。(注2)這樣他追著追著占了歸化城,林丹汗又繼續西逃,皇太極還是繼續追,雙方一仗沒打,路上累死病死無數,最後皇太極耗不起,追到布龍圖終於調頭撤軍,沿途搶掠那些失散的察哈爾小部落。

後金兵雖然打跑了末代成吉思汗,但是自己也只剩下半條命,回到歸化城緩過氣之後,皇太極不甘這點收入,派出阿濟格和濟爾哈朗分兵擄掠察哈爾人口,將那些不及撤退的蒙古人一網打盡。

方才收到急信之前,他正在召集各旗旗主和大臣商議,後金軍糧食飲水都不足,現在又帶著那許多搶掠的人口,要回遼東並不輕松。他們商議的結果是還得再干一票,否則回去的路費都沒有了,所以大家決定順道往宣府去勒索一番,跟明朝官員化緣搞點吃的,也好體面風光的回遼東。

剛剛才說好計劃,這個敗報就到了,皇太極覺得這個陳新簡直是個災星,己巳之時威望正到巔峰,陳新連續給他來了固安和四城兩次大敗,去年自己要改制更定六部,他又弄出個身彌島,好不容易在大凌河收拾了祖家軍,威望剛剛升上去,陳新迫不及待去金州揍了正藍旗一頓,現在林丹汗抱頭鼠竄,雖然後金兵也有些灰頭土臉,但戰略上已經占盡優勢。眼看著在蒙古的威望值節節上升,陳新居然又跳出來在復州重創鑲白旗和兩支漢軍。

多爾袞挨不挨揍,皇太極並不在乎,因為這三兄弟手上六十個強壯牛錄,始終是對他大汗權威的一種威脅,但他也不能容忍遭受如此大的損失,那畢竟是後金的根本,而兩支漢軍損失超過八百人,戰場表現又極度低下,必定會對他以漢牽滿的計劃造成巨大影響。

最可惡的是正藍旗沒有什么損失,莽古爾泰反而利用他多年的戰場經驗多番牽制,不但救出了多爾袞,還將登州軍擊退,至少他跟岳托說的是他追殺了明軍近百里。

皇太極示意索尼跟在座的後金貴族大致說了戰況,下面的一眾小貝勒和固山額真面面相覷,陳新這個名字他們已經聽得不想再聽了,偏偏每次又不得不聽。

皇太極淡淡開口道:「這陳新所部登州兵,已非首次損我大金顏面,此部乃明國最強之軍,如今其強悍已超過渾河之川浙兩軍,無論如何看待之,其盤踞遼南,有成我大金心腹大患之趨勢。各位有何意見,大可直接說出。不必有何顧忌。」

下面的各旗主和貝勒實際上都被鑲白旗的傷亡嚇住了,這還是原來兩黃旗的牛錄改的,若是放到差一點的旗,損失上千丁口基本就打殘了,還別說其中大部分是甲兵。

他們聽皇太極的意思,是要去打遼南,此時卻無人願意去,這次攻擊察哈爾,他們收羅到的人口已經數萬,而且方才也定下了八家平分的基調,帶回遼東的話,這其中的蒙古丁口能補充各旗去年的損失。

今年的兩次大的征伐,丁口增加了不少,但物資所得很少,他們都不願再去荒蕪的遼南損耗。

看到無人說話,最小的多鐸站起來大聲道:「我願意去打遼南,給十四哥報仇。這陳新忒的可惡,咱們沒去惹他,他倒是來勁得很。」

濟爾哈朗猶豫了一下,終於也站起來,「奴才都聽大汗的。只是這登州鎮並非普通明軍,打遼南還需妥為准備才是。」

皇太極微微點頭,他深知南四衛的重要姓,金州地峽比任何一個東江海島的威脅更大,那里能屯駐大量軍隊,一旦擁有大批騎兵,是遠遠比毛文龍更大的威脅。

但這是議政大會,光這兩個旗主表態顯然不夠,下面其他人再無人起來說話,包括鑲白旗的阿濟格都沒有起來說去給鑲白旗報仇,實際他們已經表明了態度,各旗自有各旗的利益,同一旗中,不同主子下面的牛錄利益也不相同,大家一起搶東西是可以的,真碰到沒好處的硬仗,還是有些退縮。至少今年打遼南是沒戲了,只有回沈陽後慢慢給各旗做工作。

代善咳嗽一聲道:「遼南尚遠,如今還是先看眼前,如何把丁口帶回遼東。既然那宣府巡撫沈啟有些松口,那咱們便去陽和大同走一圈,順帶再掠些漢民,遼南的事,待回到遼東問清由來,再定不遲。」

皇太極在心里嘆口氣,平靜的開口道:「大貝勒所說有理,復州之戰不得泄露於此處之外人知道,違者重處。」皇太極說完對濟爾哈朗道「濟爾哈朗你帶鑲藍旗兵先入明境,朕領軍一部隨後趕來。你乘那些尼堪不及防備,先行捉生,另外再想法與那沈啟談判,最好讓他主動交出糧食牲口。」

濟爾哈朗跪下道:「但奴才以何理由與他談為好?」

皇太極淡淡道:「我大金代明國驅趕口外察哈爾部,其每年給與察哈爾之撫賞銀子,便理所當然,該給與我大金,若無銀子,便付糧草馬料。」

「喳!」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