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選址(2 / 2)

晚明 柯山夢 2056 字 2020-08-22

「不過你可以放心,銷售可以全部包給商社,對商社來說,利潤的差別並不大。」劉民有對周來福說完停了一下。他心中真實的想法,也是來源於去年的臨清煙草之爭。打垮東岳煙廠之後,商社曾有人說不必再開發新品種,只需打壓各地的煙草業便可。他擔心商社會變得過於依靠暴力制造壟斷,而根不注重技術的發展,所以他還是打算自己控制制造業。

徐元華有些不自在,他是工商司的司長,但登州系中又有四海商社這個巨無霸。主要賺錢的利潤都來自商社,工商司僅僅管轄工坊,後來雖搶來了金礦的管轄權和征稅權,還是無法與商社相比。這造成他的地位有些尷尬,在民政各司中也不算強勢部門。現在聽劉民有的話,顯然周來福又在搶地盤,還好劉民有沒有答應。

劉民有打開自己的冊子。對周來福和徐元華道:「我這里擬定了一個計劃,來福和元華你們幫忙參詳一下。共有兩個廠區,分別是登州和靈山衛,就設在登州水城西側那個私港旁邊,靈山衛廠區設在衛城旁邊,那里的私港條件更好些,也是漕船常走的路,往來十分方便。」

周來福稍稍一想便道:「靈山衛那處私港甚好,陸路離青州府僅一牆之隔,海路到南直隸的海州不過一兩日海程,從海州去袞州府很近,若是從袞州和南直隸收棉花,這條路算是省事的。」

徐元華補充道:「青州府南面種植棉花的也不少,靈山衛離青州府如此之近,征集民夫也十分便宜。」

劉民有笑道:「那靈山衛這處就先定下,你們都未說登州,是否認為登州此處不妥?」

周來福跟著劉民有很久,以前在天津的時候就一起干衣店,也不避諱的道:「屬下確實認為登州不妥,此處雖有港口,但登州海陸皆遠,且登州沒有大江大河,水力紡織必受限制。」

徐元華也補充道:「另外一條,便是登州地不產糧,朝廷供應的色大多要供應旅順和登州駐軍,若在此辦紡織廠,則糧食皆需外地運來,要占用不少船只。」

周來福嘆口氣,「這船只真是不足,今年又接下了東江鎮的色運輸,中間幾乎毫無賺頭,但陳大人非要讓接下,如今二號福船又加了三艘,鳥船和開浪加了近二十,還是不敷使用,若真是在登州設紡織廠,這運輸便是一大難題。」

東江的色是陳新一定要接的,原來東江的漂沒按三成算,登州水師有不少賺頭,還能搞些夾帶走私。現在陳新聯合了呂直、王廷試,在遼海搞貿易壟斷,給水師上層按份子分紅。呂直查得也嚴,還砍了一個私自夾帶的水營軍官。陳新開價給呂直,水營什么都不用做,直接返呂直一成,另外還給水營軍官一成,色運輸對水營便成了雞肋,最後交給了商社來做。

陳新還是按漂沒三成,除去給掉的兩成,只能勉強保,船只數量倒是增加了不少,不過周來福怎么算都覺得劃不來。

劉民有知道陳新要干什么,他布局在遼東,東江鎮十分要緊,接到色可以控制東江鎮,必要時還能接濟一下,賺錢是在其次。

他轉回紡織廠的話題,對兩人問道:「那你們覺得何處更合適?」

「昌邑。」徐元華搶先說道,「此處離青州府甚近,有兩條大河,可以順河道引水作渠,用於那些水車,水車用過之後還能灌溉屯堡的田地,如今平度各處屯堡也在套種棉花,收了後走水路到昌邑,也要便宜。」

劉民有看看周來福,周來福也點點頭,「昌邑到陸路水路都方便些,平底船可以在河中裝貨,順流出海。」

「那就此處,我馬上給屯務司傳令,讓他們抽調勞力,徐元華你主理廠區的事情,特別要注意人力紡紗的工房,這事情對指頭靈活要求甚高,多問問那些屯戶,看如何能保證工房里面不能,實在不行,就做成大型地窩子,總之九月底前要完工,還有就是工坊那邊,馬上增加木匠的數量,咱們有好多東西要做。」

劉民有還沒說完,吳有道的聲音就在外面響起,劉民有只得停住,讓他進來。

吳有道偷偷摸摸的看周來福等人一眼,要湊過來跟劉民有說話,劉民有最看不得他這副神棍模樣,不耐的道:「有啥事大聲說。」

「劉大人,不能大聲說,軍令司的人來的。」

劉民有只得站起來,帶著吳有道走到里面的隔間。

「說吧。」

吳有道壓低聲音,「遼南剛傳來的消息,建奴在蓋州至復州囤積糧草,朱國斌和劉破軍都認為他們可能要攻打旅順。」

「打旅順!」劉民有瞪著吳有道,「那他們找我干什么,還不快去通知陳大人。」

「塘馬已經去了,他們請大人多運送些糧草和武備,另外要把那個啥戰斗工兵實驗連調過去,跨防區的營伍調動要大人您簽字。」

「哦,那我簽就是。」劉民有接過書,用毛筆簽了,又對吳有道說,「我也要寫一封信給陳大人,你一會拿去給軍令司,讓他們找塘馬送去。建奴若真來打,肯定非同小可,還是得請陳大人回來坐鎮。」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