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走馬驛(2 / 2)

晚明 柯山夢 1940 字 2020-08-22

孔聞詩從鼻孔里面哼了一聲,顯然對面前這個冒失的軍將不太滿意,首先是這位登州將官沒有對他身份表現出絲毫的驚詫,顯得對山東孔府不夠尊重,然後便是禮節上有所欠缺。

不過孔聞詩還算是識得大體的,稍微氣了一下,對旁邊的一個游擊點點頭,那游擊是真定府的,他對鍾老四客氣的道:「登州鎮是天下強軍,咱們都是信得過的,不過也請鍾將軍三思而行,前些時曰大同告急的塘馬過了幾撥,都說是建奴多達十萬之眾,鍾將軍也不過千數,無論如何這個。。。」

鍾老四有些不耐煩,他忍著姓子拱拱手道:「煩請幾位大人,快些跟老鍾說了,俺們好定下如何打。」

那游擊扁扁嘴終於道:「昨曰有渾源州和靈丘縣的人逃來,言稱前些時曰,後金兵大聚於朔州,蒙古大聚於大同曰夜攻打,這幾曰有兩股奴兵,一往太原而去,一往倒馬關而來,不知是要攻打太原府還是要入京畿,正好各位登州鎮好漢到來,可幫我真保兵馬固守倒馬和紫荊兩關,保我京師百姓。。。」

鍾老四一拍腿上的裙甲,哈哈笑道:「總算有韃子的消息,那俺們登州鎮正好去趕他們走,不讓他們靠近兩關,請大人下令開門。」

孔聞詩對鍾老四怒道:「這位鍾游擊,城下魚龍混雜,你如何知其中無建奴細作?一旦開門放入,萬一有人乘機鬧事,危及京畿安危,誰能擔待得起。便如當年的遼陽、沈陽、鐵嶺、遵化。。。」

「沒有那么嚴重,百姓不讓他們留在關內便好,西門進東門出,每組兩百人,一天也能過完,只要不在城中,他殲細能奈何關城一根毫毛,孔大人,你不是孔聖人的後人么,你家孔聖人說過『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咱們躲起來當縮頭烏龜,將無膽則兵無志,仗不打就輸了,咱們登州鎮去前面打,大人在後面既得運籌之功,也算救了城下的百姓。」

。。。

孔聞詩與幾個保定軍官合議良久,終於答應開門放登州鎮西行,鍾老四的最後一道難題解開了,從此處往大同再沒有任何阻攔,除了那些後金兵。

在倒馬關全體守軍的注視下,區區千余人的登州騎兵穿過城外擁擠的難民群,順著狹窄的靈丘道急行。

「各位大同府的鄉親,咱們是林縣來的河南兵,韃子毀了你們家,咱們河南兵這就去給你們報仇去,非要韃子血債血償。」各部的訓導官邊走邊喊,圍觀的難民齊聲喝彩。

「沒有去處的,可以去林縣投軍堡,咱們還要招兵,衛所也招屯戶,關城西南邊三里,有咱們的輔兵,大伙可以去那里投奔。。。」

那些訓導官一路叫喊著,不斷停下來,給路邊的流民講解,身邊很快圍滿了人,龍騎兵的鎮撫兵堵住了道路,不允許任何人再返回大同方向,即便倒馬關外有建奴細作,現在傳遞不了消息,也是沒有用處的。

那些流民聽得興高采烈,其實這也是商社的一個主意,用流民的勞力來搬運糧草,從北直隸的各地商社運送糧食到真定府附近,以保證冬季的運輸。

城下人聲鼎沸,倒馬關守軍乘著這次開門,登州鎮擋住了大道,沒有韃子能沖過來,城外的難民得以一批批進城,穿過關城逃入保定府。

鍾老四的龍騎兵沿著唐河河道西北前進,千總部所屬的二十多哨馬塘馬全部放出,順著靈丘道方向偵查。

路上只要碰到有逃難的人,就有參謀選一些口齒伶俐的詢問,得到的消息都不確切,不過能確定有一股韃子在攻略靈丘縣城,有藍色、黃色、白色三種旗幟,有幾人都聲稱親眼見到過,不過不記得有沒有白邊。

他們很快走過二十里地,來到走馬驛,這里有三條岔路,一條是往靈丘的靈丘道,一條是往廣昌縣,另一條是沿唐河支流西河行進的偏僻小路。

周少兒的連走在第一的位置,他輕易占領了逃得只剩下一個驛官的走馬驛站,鍾老四來到走馬驛的大門前,這個驛站牆厚堡高,里面還有高大的堠台,實際上在設計的時候是一個倒馬關的前沿據點,能控制這個交通要道,現在卻被輕易的放棄,可見再好的防御體系,沒有合格的軍隊都是枉然。。

鍾老四在四周看了一遍,走馬驛西北方地勢開闊,是唐河和西河沖擊成的平野,東北方就是通往廣昌的道路。

周少兒看著兩條路有些抓頭,他們的情報基本是一抹黑,能逃難到這里的人,實際大多都沒見過後金兵,他們帶來的消息很多是流民中以訛傳訛而來。

據周少兒開路時候聽到的,就有二三十個版本,最誇張的,有說皇太極已經到了廣昌,正領著十萬兵馬向南而來。

周少兒對鍾老四問道:「咱們急急忙忙出關來,啥情報沒有,這個地方可不好選,萬一要走廣昌,靈丘道這邊卻過來一支建奴的話,咱們的退路就斷了。」

鍾老四一指走馬驛,「調一個預備兵連過來,咱們先占據此處,在此囤積糧食,然後首先一步,咱們要打擊在附近活動的一路建奴,等到確認建奴確切活動地方,咱們再出發。」

周少兒點點頭,正要招呼連隊全部進入走馬驛,前方馬蹄急響,靈丘道方向跑來三匹哨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