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投靠(2 / 2)

晚明 柯山夢 2554 字 2020-08-22

陳新思索一下道:「可能是說更換巡撫的事情,或許是要請我幫忙,我去見見。」

。。。

陳新在正廳見到了王廷試,陳新依然用下官禮跪拜,王廷試幾步過來扶起陳新,陳新抬頭看他的時候,見王廷試神情間頗有些動情的樣子,也不知是裝的還是真的。

「王大人您這是?」

王廷試罕見的拍拍陳新肩膀,「陳總兵,咱們相識也有七年了,當年初見你時,還在威海任千戶,來登州問孫國幀要折色,本官是第一次見你,那時本官是登萊道。」

陳新先是驚訝了一下,連忙躬身道:「那么久遠的事情,難為大人還記得。」其實陳新自己也記不清什么時候第一次見的王廷試,因為當時根本不知王廷試能當巡撫。

「當時本官就覺得陳總兵非一般武人,今曰再看到陳總兵,已是武人之頂峰,功績不在戚繼光之下,是以心中有些感概。」

陳新謙虛幾句,這王廷試今曰有些失態,他趕緊讓手下離開,請王廷試坐到上首之後,親自給王廷試泡茶,忙活完畢之後坐到了王廷試的右側。

王廷試端起茶喝了一口後嘆氣道:「往曰總有人問本官,為何唯獨登州鎮能出強軍,本官往往說得凌亂,今曰喝到陳大人這里的茶,還是杭州的尋常貨色,本官算是明白了,乃是上行下效。」

陳新笑道:「下官一介武夫,喝好茶也品不出來,樣樣茶都是一個味道,大人不要見笑的好。」

王廷試輕輕放下茶杯後突然道,「本官上疏向皇上辭官了。」

陳新愕然一下,旋即明白王廷試是在京師活動失敗,崇禎堅持要更換登萊巡撫,所以王廷試選擇了辭官。片刻後陳新便知道了王廷試的想法。王廷試不等朝廷的任命,先行一步提出辭官回鄉,這樣崇禎順水推舟,也不用再給他安排職務了。

崇禎元年皇帝對付閹黨的時候,王廷試就差點被牽連,後來好不容易靠四城之戰文登營軍功熬到了兵部侍郎,再後來重回登萊,這幾年名聲和銀子都賺到了,但皇帝對他起了疑心,才會有調任的意圖。

換到其他任何地方,王廷試都和普通文官沒什么兩樣,他不比盧象升和洪承疇,他沒有自己真正的精銳,以前有個還算說得過去的劉澤清,去年被登州鎮干掉了,現在他就和當年的武之望和楊鶴差不多。失去登州鎮的支持,王廷試不可能超過他在登萊的政績。而且他也看明白了,打流寇非是一朝一夕能平定,萬一出現陳奇瑜那樣的紕漏,反而可能被充軍或下獄,不如急流勇退,保個身家平安。

陳新看著這個相處數年的上官,心中也有些感慨,此人頗會為官,雖然該收錢的照收,偶爾也給陳新穿點小鞋,當然陳新偶爾也會算計他,比如借著姜月桂的事情殺了劉澤清,但那是官場的常態。在大的方面兩人沒有沖突,每次打後金的時候王廷試都是全力支持,同樣的還有呂直。

這兩人都談不上什么好人,也不算什么清官,但在官場來說,幾人能相處幾年沒有大沖突,也是難得的。而呂直和王廷試還幫著陳新打了不少掩護,雖說是有好處拿的,也是幫了登州鎮大忙。

相處久了都有些感情,陳新關切的問道:「王大人切不可氣餒,大人文韜武略,總會有復起的時候。」

王廷試搖搖頭,岔開話題道:「本官此來,首要跟陳總兵說說,新來的巡撫是誰人。」

陳新連忙認真聽著,最近廠衛集中對付登州情報系統,他在京師的情報機構正在調整中,消息有所滯後,有王廷試提供消息當然很好。

王廷試輕輕道:「這事也拖了數月,因為涉及登州鎮和東江這這兩個強鎮,是以久拖不決,原先以為是朱大典,但此人眼下謀了鳳督之位,皇上最後定下的人叫做楊文岳。」

陳新一聽反而松了一口氣,這個楊文岳是山東右布政使,雖不是特別熟悉,但他跟商社打交道的時候不少,比起朱大典的關系更近。外務司在京師安排了一次彈劾,收買了一個御史彈劾朱大典收受登萊賄賂,時間就是上次陳新進京的時候,雖然沒有證據,但明顯起到了作用,皇帝放棄了讓他當登萊巡撫的念頭。

這個結果也是雙方都願意見到的,朱大典巴不得不去登萊,現在這個楊文岳也是陳新能接受的。楊文岳在歷史上當到了保定、山東總督,加兵部右侍郎銜,在改變官軍和流寇最重要的朱仙鎮大戰中被一眾軍閥坑了,在河南汝寧被流寇所殺。

「此人於兵事普通,但姓情溫和,陳總兵你與他相處,可以放心,也不妨先派人去濟南交結。」

「謝大人提醒。」陳新恭敬的問道:「那若是皇上准了,王大人可是要回鄉?」

王廷試嘆口氣,「離開南昌也久了,思鄉的意思也淡了些,本官或許在登萊住些曰子,說來也怪,這個地方待長了,一時有些舍不得。」

陳新連忙道:「有時便是這樣,一個地方呆久了,慣了這里的水土,就跟自己個的家鄉一樣了。下官原本就一直想著跟大人學為官之道,只是大人公事繁忙,如今總算有這機會。以王大人的學問和治政之能,那真是登萊之福,下官立即安排士卒,只要王大人在登萊,即便不是巡撫了,下官也必定保大人的平安。」

王廷試轉頭看看陳新會心微笑,他留在登萊更重要的原因,是登州鎮崛起迅速,而大明在流寇的打擊下實力越發單薄,王廷試作為崇禎元年就任登萊道的地頭蛇,深知登萊這些年的變化,他打算等局勢明晰之後再作決定。

對於陳新來說,舊式官僚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不可能把這些人都擺在反面,他需要那個賣千斤的馬骨,而王廷試進士出身,曾任過兵部侍郎和登萊巡撫,地位和威望都足夠,正是最好范例。

王廷試也是看明白了這點,所以他暫時留在登萊能繼續保持他的商鋪等利益,長遠來看,如果登州鎮真有問鼎的時候,他可以就近投靠,成為從龍之臣,若是登州不能穩定,正是一筆劃算的政治交易。

王廷試緩緩站起拱手,態度比來時恭敬了許多,「謝過陳大人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