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總結(2 / 2)

禁區之狐 林海聽濤 3189 字 2020-10-15

但王獻科不行,他好歹算是國內的一個終極boss,我把他塑造成一個人生贏家,一個在中國足壇有點分量的人,也不是為了最後這么容易就扳倒的。

況且故意踹傷隊友這種事情真的是自由心證,缺乏實錘。就算找到昔日隊友,也只能證明確實發生過這種事情,卻並不能證明王獻科就是故意的。

他本人不承認,誰也不能定罪。

所以我選擇用另外一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胡萊來說,王獻科認不認罪已經不重要了,甚至大眾認為王獻科是否是故意的也不重要了。

王獻科徹底完蛋對他來說才比較重要。

但怎么讓王獻科徹底完蛋呢?

就像胡萊所說的那樣:見一次打一次。

這種打不僅僅是在球場上擊敗他,更是對他的全方位打擊。

但因為涉及劇透是,所以這里我就不說了。

反正絕對不是那種從天而降一個前隊友指認王獻科故意傷害胡立新,然後全國球迷唾罵王獻科的那種路子。

畢竟如果只是這樣的話,還遠遠算不上對王獻科的真正打擊。他如今是一個成功的主教練,只要他還能帶領球隊贏得勝利和冠軍,這種道德上的指責對他的打擊效果著實有限。

總之,關於王獻科,就說這么多,大家等著在第三卷里看就是了。

※※※

胡萊和胡立新之間的關系變化,就是這一卷的主題了,不管表面上看起來胡萊進了多少錢,裝了多少逼,拿了多少冠軍,說了多少騷話……這一卷的核心還是這個。

是一個父親和兒子之間從對抗到逐漸和解的過程。

當然,現在他們還不算是徹底握手言和,但轉折已經出現。

謝蘭同志的所有努力終於見到了希望的曙光,替她感到高興。

這兩個男人之間能夠從對抗走向和解,這個女人功不可沒,居功至偉,是頭號功臣。

我特別喜歡我筆下的謝蘭。

我寫了很多本書,寫了很多主角的母親,但這個是我最喜歡的,也是我投入最多感情的。

也不僅僅是謝蘭,胡立新一樣投入了我非常多感情和筆墨來塑造,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角色。

有很多可能會被某些讀者覺得一眼掃過就行的內容,都是為了塑造這些人物,並且有他們來塑造這個虛構的世界。

還是那個問題,有人如果覺得足球之外的東西太多了,是水,那說明你不是這本書的受眾。

我在之前就反復強調過了,我不想寫那種一場比賽接一場比賽,劇情完全以比賽賽程來進行劃分推動。

除了比賽,我會寫大量大量的場外內容,寫那些不是主角裝逼的劇情,寫那些和主角可能只有一面之緣,或者連見都沒見過的角色。

我知道現在主流競技小說還是一場接一場的比賽,用比賽來制造矛盾、塑造人物、推進劇情、裝逼打臉,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著比賽來進行。前期可能還好,到後期基本上就是一場比賽接著一場比賽。

這種文我也寫過,而且寫過很多,但這本書我打不算這么寫,我想嘗試另外的寫法……也不叫新路子,對我來說這只是某種意義上的回歸。

無論是《我踢球你在意嗎》還是《我們是冠軍》,都是這樣的路子。尤其是後者,我沒有按照職業足球賽季來劃分劇情,所有的考慮和內容都只是為劇情服務,而不是劇情為賽程服務。

為了情節發展,考慮到沖突節奏,我可以舍棄一些完全沒必要的內容,一筆帶過,或者壓根兒不提,又或者放到後面等一個大劇情過了之後用回顧的方式寫一下。

讓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小說,而不是足球游戲的攻略日志。

這樣的寫作方式也讓我找到了比之前更多的樂趣,所以這本書到目前為止我都寫的很開心。不管成績好壞——成績糟糕的時候只要我沉迷在小說寫作中,哪怕寫作本身很痛苦,但我內心精神也是飽滿的。

在寫這本書之前,我和七十二編(就是冒牌大英雄、裁決和天行戰記的作者)聊過對新書的想法,他讓我寫自己想寫的,保持寫作樂趣是最重要的,如果這種方式讓我寫的開心,那就用這種方式。

我聽了他的建議,決定寫《禁區之狐》這本書,以架空虛構的方式,並且多寫足球場外的部分。

有讀者吐槽這是一本都市小說,但我認為體育小說本來就是都市范疇下的一個題材。

因為體育競技的故事總歸是在現代都市背景下發生的,小說中的人是脫離不了這個都市背景的,所以寫體育競技小說,怎么可能不寫都市,怎么可能不寫他身處的環境?

只要保證體育競技還是核心主線,主角成功的方式還是體育競技,劇情矛盾的解決還是靠體育競技的方式,那就沒算是偏題。

在這個基礎上,多增加一些場外描寫,有何不可?

關鍵還是一點:這些增加的東西好不好看?

場外戲寫的是不是引人入勝,那些配角們的故事能否觸動人心,這個世界環境的描寫是否真實可信。

這些加起來形成最終標准——好不好看?

如果好看,有什么問題嗎?

如果不好看,那肯定就出了岔子,就算全寫比賽,不好看一樣會沒人看。

基於這樣的想法,這本書接下來的內容我還是會盡量按照我的想法寫下去。

如果真的不能接受這種方式,覺得場外太多太水,覺得比賽內容描寫主角以外的人的部分太多是水,那我非常誠懇的建議——放過彼此,也不用在章說書評里告訴我怎么寫才好。

你們說的我都懂。說起來《冠軍之心》的均訂也快破萬了,體育競技類能夠均訂過萬的書不多,說明我也還是能寫出迎合絕大多數讀者心理預期的書的吧?

但我在前言就說了,這是一本任性之作,也確實沒指望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寫到現在能夠有這樣的成績我已經很開心了。

十七年前,我把《我踢球你在意嗎》第一次發到網上的時候,說希望能夠找到志同道合者。

十七年後,我把《禁區之狐》發到網上,也一樣是希望找到看了這個故事能夠產生共鳴的人。

我也沒想著自己能寫出一本火遍全網火出圈,全方位無死角覆蓋所有讀者受眾的作品。

體育小說本來就是小眾,我這種寫法更是小眾中的小眾,這些我都知道——在我開書之前,蝴蝶藍問我新書寫什么,我把大致構思說給他聽之後,他說:我靠,你這是小眾中小眾,成績可能不會太好啊!

我當然知道,所以我才會在第一卷結束的時候,覺得均訂過三千就興高采烈了。

我只是想寫了十七年足球小說,難免有些審美疲勞——上本書《綠茵崢嶸》我就發現自己寫的最開心的部分是高崢和馮姐之間的互動——所以我想要重新找到最初當我決定用文字把張俊、蘇菲他們的故事寫出來的沖動和樂趣。

最純粹的傾訴欲,把我內心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感受和想法通過我所構思的故事和人物,告訴你們。

這本書對我來說,就是這么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

成績好,當然很重要。

但最重要的是,寫一本讓我自己滿意,能夠對我十七年網絡競技小說寫作有一個交代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自己還能繼續寫多久,畢竟最開始我以為自己連十年都堅持不了。我記得在第十年我寫《勝者為王》的時候,做十年總結,給大家說希望還能寫道第二個十年,到時候來做二十年總結。

現在來看,二十年應該是沒問題了,但三十年恐怕就真的不知道了。

畢竟我年紀漸長,無論是身體還是大腦,都已經過了巔峰期,我也像胡立新那樣,在慢慢跟不上時代。也許我也可能——不,應該是肯定——會被淘汰、被取代。

我百分之百會老去。

到時候我是否還能寫出繼續引起大家共鳴的東西,到時候我是否還對寫作這事兒依然懷有熱情,到時候我是否對這個世界還有很多話想說?

我不知道。

前段時間老貓退休,我還有點傷感。他在後記里用窗外的湖來做標題,我去過他家,見過那片湖,確實漂亮。能夠在寫作之余,抬眼望見窗外漂亮的風景是幸福的。

於是我開始收集以前拍過的書房窗外的那些雪山照片,都是我在碼字之余扭頭通過窗戶玻璃看到的風景,打算在我退休的時候用窗外的山做標題,寫一篇長長的後記。

到時候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有那么幾本書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是能對我自己對你們,有所交待的,那就幸福至極了。

而《禁區之狐》這本書是我希望能放進榜單的。

感謝大家聽我東拉西扯這么一堆。

本來說是第二卷總結,怎么寫的跟完本感言了一樣……

總之,胡萊的故事還在進行中,並沒有結束,接下來的故事,敬請大家期待吧。

我會竭盡所能地寫好它。

用我的方式。

最後送大家幾張我書房窗外的山,在彩蛋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