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金刀公主(1 / 2)

權柄 三戒大師 2452 字 2020-08-24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太子已經走了,悄悄的上路,沒有帶走一片雲彩。秦雷給鍾離坎和顧一千兵士,讓他們護送太子歸國。在回到大秦的那一刻起,太子將病重難愈,然後會被送到晴翠山庄中養病休息,直到第二年的大軍演結束後,他才會啟程返京。

這也是太子最中意的一套方案,他無法獨自去面對豺狼般的父皇、虎豹般的兄長,他要等到秦雷歸國以後,才敢回京。

但秦雷什么時候可以回國?甚至是能回國嗎?這統統的不確定。

至少在楚國人看來,這位殿下是不打算回國,也沒有必要回國了。

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他已經成為了景泰帝最信任的私人醫生,並與周王稱兄道弟,相交莫逆。他還成為豪門貴戚的座上賓、名門閨秀的夢中人、神京百姓心中的一代傳奇。

而看他本身的表現,也是准備在此安營扎寨不挪窩的……他在神京長沙兩地購置了大量的田產,還將長沙的一塊依山傍水的福地拿出來,准備興建避暑山庄,因為他覺得楚國的夏天太熱了。

如果一個人在這里買房置地,那么他一定是准備在此落戶的,在沒有房地產投資概念的當時,人們理所當然的這樣想。而讓景泰帝最終放下心來的,還是秦雷在一次酒宴上,說的那番話:「孤在這里深得天恩、備受尊重、清閑富貴,快活無比,倒強似在秦國時的提心吊膽。」這話的很有水平,隱晦的表達了對爭寵奪利的厭倦,也旗幟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雖然是老子是外來戶、但勝在麻煩少啊!

漸漸地,秦雷發現自己身邊監視地人少了,他的活動也不大受限制了。但他仍然不敢大意。除了進宮給皇帝看病、出宮與達官貴人歡宴之外,就老老實實在府上睡覺,[]權柄444

絕對不敢去人少的地方。因為他知道,在暗處有一雙毒蛇般的眼睛,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自己,而且還是最難對付的地頭蛇。

所以他只能讓人在暗中准備著。等待那稍縱即逝的機會。完成今生第二次大逃亡!

希望是勝利大逃亡……

轉眼又是一個月,天入寒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

這日秦雷為景泰帝檢查完身體,收拾起『葯』箱里地器具,微笑道:「這段時間康復地不錯,陛下氣『色』好多了。」

景泰帝穿一身寬松的便服,坐在安樂椅上輕輕搖晃道:「是呀,多少年沒這么舒坦過了。」他怎能不得意?因為纏綿病榻。他只能無奈的看著一群兒子自相殘殺,對國家也幾乎失控。但隨著他的康復。齊王周王在霎那間消停了、國家也回到正軌上來,這個世界終於安靜了……老子還能活幾年?誰都別折騰!這是景泰帝的內心獨白。

秦雷心道:可別太舒坦了。便一本正經道:「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陛下可不能松懈啊。」

景泰帝聞言呵呵笑道:「怎么會呢,朕現在勁頭十足,要把身體重新救回來呢!」說著面帶期待道:「雨田啊,你說朕會不會突破那九年之期呢?」人總是這么不知足,不過也是。那個當皇帝的會嫌自己命長呢?

而秦雷則很好的把握了景泰帝地這個弱點。微笑道:「當然有可能,」說著擺出一副高人架勢道:「說句實誠話。這人的壽元都是差不多地,在一百四十歲左右。」

景泰帝奇怪問道:「那為何很少有人能活到這個歲數呢?」

秦雷掐指笑道:「因為人會生病、會發怒、會悲傷、會遭橫禍、會過勞累、會無節制,可統統稱之為傷身。」每逢他講養生,景泰帝都會全神貫注的聽,還讓宮人一字不漏的記錄下來,這次也不例外,只聽他繼續道:「而每一次傷身都會縮減一段壽命,長則十幾二十年,短則十幾二十天,所謂聚沙成塔,日積月累下來,縮減的數量是十分驚人的。」

「貧苦百姓遭難多,所以大約在五十歲以內而亡,折損了近七成的壽元;而士族貴人們少遭苦難,多無節制,所以大約在八十而卒,僅折損一半的壽元。至於山野隱士、道德高人,知道因時而動、節制惜福,所以大多可壽過百年,幾步不折壽元。」

景泰帝忍不住『插』嘴道:「難道只有減壽、沒有增壽嗎?」

秦雷高深莫測地一笑道:「陛下不就是又增了六年壽元嗎?怎能說沒有增壽呢?只要您不『操』勞、有節制、堅持臣下給您地養生囑,再增多少壽元還是未可知呢。」

景泰帝聞言心情大好,拍著秦雷的胳膊道:「雨田啊,全拜托你了!」[]權柄444

秦雷趕緊恭聲應下,見景泰帝又把身子躺回椅上,便起身告退。

景泰帝點點頭,待秦雷走到門口時,突然想起一事道:「明天晚上在極泰殿有個宴會,你來參加一下吧。」

秦雷心中一動,點頭稱是。對楚國地上上下下,他已經基本有所了解。一般的宴飲都會設在乾明殿,而這極泰殿乃是會見外國使節的場所。走出景泰帝修養的西林苑,秦雷抬頭望向天空,只看到滿眼的陰沉沉,他聞到了戰火的味道。

不能讓這幫孫子得逞了!秦雷暗自咬牙道。來的只能是齊國使節,他們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無非就是想攛掇楚國攜手攻秦。這樣的把戲,無論是齊國還是楚國,都已經用過無數次了,偏偏還屢試不爽。因為楚國有一個獨特的國策,叫作北伐難度太高、齊秦不可獨大,換言之便是:俺們不指望統一。只要你北方也別統一就成。

先說前半句北伐難度太大。這倒也不是他們太沒志氣,而是因為自商周開始,至今千年,但凡能統一全國的,毫無例外,都是先控制中原。再由北向南。逐步推進。這與華夏北高南低的地勢有直接關系。就像南楚占著大江地利,國土從未遭過戰火一樣,北方兩國同樣居高臨下,俯視著南楚,讓其過江就抓瞎。

經過幾次不成功的北伐之後,南楚便認清形勢,偏安江南。不再有什么大地志向,只希望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但還得沒有惡鄰才行。不然他今天錘你一榔頭、明天敲你一悶棍,那日子還能好過到哪去?所以楚人便有了後半句國策齊秦不可獨大,得讓這兩國互相掐,還得誰也干不過誰,這樣兩國就沒精力『騷』擾楚國,還得倒過來求著楚國幫忙干架。

要說楚國也真夠仗義,每次大戰都會摻和一腳。只是這仁兄立場飄忽、今天幫這個、明天幫那個。或者說立場堅定也可以……因為他們總會幫著弱者對抗強者,反正就不能讓誰徹底滅掉誰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