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2 / 2)

周嘉敏聞言,紅飛雙頰,這種稱謂和身份,令她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眼眸深情款款瞥了蘇宸一眼,夾雜著柔波情意。

蘇宸只是尷尬一笑,應答不是,否決也不是,先默默接受了。

荊泓的妻子梁氏大方得體,不像尋常山野村婦那樣粗陋,見丈夫帶回客人,也十分熱情,午膳時候還特意燒了幾個菜,燉了鹿肉。

蘇宸通過跟荊泓聊天得知,他還有一個大兒子,三年前已經征兵入伍了,荊雲是小兒子,讀過幾年村里私塾,認識一些字,但不是科舉讀書的料,所以十一歲起就不再繼續讀書了,一直跟著父親上山打獵了。

荊泓的祖上,來自北方中原,曾是後晉的一位中層將領。當年的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認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割讓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不久後,晉國軍隊攻入洛陽,滅後唐,石敬瑭割地稱兒的做法受到許多人的反對,包括他自己過去的親信。在石敬瑭死時,立侄石重貴為繼承人。

石重貴登基後,決定漸漸脫離對契丹的依附,他首先宣稱對耶律德光稱孫,但不稱臣。惹得契丹人不滿,率軍伐晉,雙方在澶州交戰,互有勝負。公元945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貴親征,再次打敗契丹。但兩年後,契丹第三次南下,後晉重臣杜重威降契丹,這樣後晉的主力就喪失了;石重貴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虜到契丹,後晉覆滅。

荊泓的祖上就是那個時候,南逃到了楊吳,在吳國擔任了軍方小官,後來年紀大了,加上傷痛影響,就辭了官差,解甲歸田,三代下來,後人淪為了獵戶。

蘇宸聽過了荊家的一些往事後,覺得以後需要用人時候,可以撫照一二。

午後,蘇宸給自己和周嘉敏換了葯,好在傷口沒有發炎,不會有太大危險。

在古代戰場受了刀傷,死亡率很高,就是因為醫療水平低,沒有消炎葯等,傷口很容易感染,發炎、發燒、化膿,傷員就容易死亡了。

蘇宸拿出了一些碎銀交給了荊泓,讓他托人去買一些葯草來,他需要煎服,緩解傷痛和治傷的湯葯。

荊泓應承下來道:「沒問題,我讓雲兒去到鎮上抓葯,他跑得快!」

蘇宸點頭,同時又拿出兩塊銀餅子遞過去道:「我二人需要叨擾幾日,可能過些日子,還需要荊老哥護送,身上這些銀子留著無用,都交給荊老哥了,買一輛馬車,其余的,置辦一些家用。」

荊泓拒絕道:「這么多銀兩,使不得!」

蘇宸繼續勸道:「這些銀子,跟相救性命比起來,算不上什么,只要照顧得體,護送我們返回金陵或是潤州,回頭還有重謝。」

他提前把話都挑明了,因為他和周嘉敏落難於此,身上銀兩反而會成為一種累贅,弄不好會引發殺身之禍,這樣的故事不在少數。

蘇宸不想在這時候考驗人性,因為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

安全第一,用錢消災,提前拿出來,坦誠尋求幫助,相信重金之下,定能拉攏荊家人熱心款待,把事辦妥。

黃昏時候,荊雲從十多里路外的鎮子買回了葯草,蘇宸讓荊夫人煎葯後,他和周嘉敏都服下了,使得傷情得到及時控制。

夜幕降臨,滿天星辰,七月的夜晚,秋意明顯。

晚膳過後,蘇宸站在廂房門前,望著頭頂星空,有一種大難不死的感慨,看著籬笆牆外螢火飄動,輕輕嘆道:「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周嘉敏在他身後走出,聽著蘇大才子在吟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秋夕》,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心中多出一種特別情緒,暗想:他是在拿牛郎織女,來感慨自己和他的處境嗎?今晚共睡一個房間,該不該趁機……私定了終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