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道法術器(2 / 2)

「對,並不容易,光靠我一個人是不夠的,需要更多的工匠師傅和年輕讀書人加入進來,研究這些技術,才能推動技術變革,能夠節約成本,制造更多物品,達到富國民強的地步!」

蘇宸也說出其中的難處,光靠他一個人,肯定做不到。

他知識有這些思維,因為記憶中看過的一些圖書和紀錄片而已,他並非機械專業的學生,無法做到那么細致,只能從民間發動一些能工巧匠,還要一些對「理工」感興趣的讀書人,接受他的算術和思維,投身於科研,讓精於這一行業,有天賦的人集體研究,才能做出性能好的機械設備。

蘇宸跟這個時代的人相比,並非動手能力有多強,他最大優勢,是認知!

基於現代知識體系,構成的認知,是這個時代人,無法理解,也無法想象的。

認知這東西,超出一千多年,一旦有機會施展,就會發揮出奇效來。

這一晚,徐清婉徹底對蘇宸的格物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更加欽佩了,也堅定了她加入天工院任教,能夠陪伴蘇宸一起造福天下的想法。

次日,蘇宸正常上衙,先去了翰林院報到。

翰林院於唐代初置,是宮廷供奉機構,安置了文學、經術、卜、醫、僧道、書畫、弈棋人才,主要任務陪侍皇帝游宴娛樂,統稱翰林院,非正式的官署,擇其中資歷深者一人為翰林承旨。

唐憲宗以後,翰林學士承旨往往晉升為宰相。翰林學士院設置之後,與中書舍人院有了明確分工。翰林學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將相大臣、宣布大赦、號令征伐等有關軍國大事的詔制,稱為內制;中書舍人所起草的則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稱為外制。

但目前南唐國小,並沒有設置那么復雜,中宿舍人和翰林學士承旨都由徐鉉擔任了。

蘇宸見到徐鉉的時候,倍感親切,因為彼此在半年前就在潤州相見了。

對於徐鉉的才學,蘇宸也打心里佩服,這可是南唐文化儲備最強的人。古代文學史上的說文解字文苑英華太平廣記等,都是由此人參與校注、編纂的,對古代文學有巨大推動和貢獻。

「蘇宸啊,我知你雖然才學甚高,若江左才氣有一升,你獨占八斗,但你並不愛鑽研訓詁、金石學等,似乎對格物等更感興趣,實在有些浪費你的才氣了,若是你肯在翰林院,跟著徐某人認真學習文章解字訓詁等,說不定你能成為這個時代文壇大家,不僅僅局限於詩詞流傳,為往聖開繼絕學,日後甚至成為亞聖衣缽人!」

徐鉉愛才,對蘇宸這個人,不好好學習聖人之說,整日研究格物和小發明,覺得有些浪費了精力,更希望他能夠收心,可以安心做學問,可以青史留名,成為百年內最閃亮的一位文壇大家。

目前蘇宸的詩詞和文章已經是名篇了,注定會流傳下去,如果能夠研究聖人之學,或許成為數百年內出現的一位大文豪,堪比詩仙詩聖,文壇八大家之清流。

「我覺得當務之急,能挽救南唐的,就是格物這些手段,有了先進的器材,創作更多的物質財富,富國民強,才能生存下去。」蘇宸這樣闡述自己的觀點。

徐鉉微微搖頭:「蘇宸,你應該聽過「道法術器」的哲思道理,有形的「器」源於「巧術」,而「術」要符合「法」,「法」要基於「道」,所以道德經的主旨是「以道御術」,即以道義來承載智術,趁著年輕,先從「大道」入手,接觸聖人之學,理解萬物生存之理,然後再接觸法、術、器,才能成就非凡,干出一番大事,不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