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 2)

「沒……」

姚海亮有些語無倫次。還好,周海濤並沒有沿著剛才的話題說下去,而是轉到了工作上。他把一張表格扔在了姚海亮的辦公桌上,

「這個,批不了。你注意一下,下面我要說的話並不是出自我之口。你聽好了就行,不必問是誰說的:只有瞎眼的鳥才會等食吃,如果你也要做那只瞎眼的鳥的話,那就等著批復吧。」

周海濤扔在桌子上的是那份側面調查國土資源局局長吳仕澤的報告。

報告上只有他一個人的簽名,還有一滴大大的墨跡。姚海亮能確認,這滴大大的墨跡不是他姚海亮留下來的,可以推測得出來,這個人應該是想在報告上簽字,但猶豫了之後,還是沒有簽。是宋檢,還是紀委的張書記,以或是自己的岳父鍾書記呢?

檢察院,尤其是反貪局,與市紀委的關系是剪不斷,理還『亂』。案件的管轄也經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紀委雖然只是一個黨內的紀律主管部『門』,但很多時候,地位都超越了公檢法,這就是中國的國情。在公檢法這幾大家中,只有他們反貪局在面對紀委的人時地位不算太尷尬,也用不著低三下四地陪笑臉,因為紀委那些人都是文職,動動嘴皮子,筆桿子,對付一些「靜態目標」還行,稍微復雜一點的案子,就要請他們這些有偵查權的專職反貪人員幫忙了。

姚海亮知道,對於不同的案子,局長周海濤會和不同的領導通氣。這就是領導的藝術,什么東西都得活學活用,一味的按照死的規定進行的人一定會撞得頭破血流。姚海亮佩服他這個上司是條硬漢,也佩服他『洞』察事件的能力,但他姚海亮做不來……

後續內容更『精』彩,連載稍候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