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 / 2)

「王偉,在這里處理現場,拍照取證,小杜,再帶上一個人,去找姜曉燕……」

凌晨六點,這次突發事件被平息,期間,姚海亮向院黨組劉書記、宋檢做了匯報。兩位領導均表示,這種事情不用怕越級,直接向政法委鍾書記匯報,再由鍾書記通報給紀委的張書記。

紀委的紀檢主任和紀檢員帶『女』嫌疑人去開房,問題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比姚海亮行動更快的還有那些記者們,在得到了「小道消息」後紛紛聞風而動了。

地震,津川官場發生了強烈地震。

省委組織部的丘部長帶著省委工作組進駐了津川。三天的沉悶會議終於有了結論,紀委代理書記張志恆引咎辭職,後續問題接受組織調查。鑒於津川的當前形式,任命鍾哲夫同志為津川市委常務副書記,繼續主持政法委的日常工作,其他兼任職務不變。紀委書記一職由開發區區委書記,市委常委林志河同志擔任。

在接下來召開的市紀委常務會議上,一至通過了新任紀委書記林志河的提名,任命原檢察院黨組書記劉富林為紀委副書記,協助林志河主持市紀委的日常工作。

以上的諸多調查、會議姚海亮大多數都參與或旁聽了。缺不了他,因為他是「第一現場」的重要人證。

對於這有些「憋腳」的人事變動,省委組織部丘部長要求大家「特殊時期,都多辛苦一下,一切都是為了黨的事業」。

姚海亮,有可能不只是他姚海亮,很多人都看了出來,這次津川官場的大地震,鍾系的實力大大的增強,幾乎是掌控了津川的大半邊天。

鍾哲夫代表市委參加了檢察院的黨組會議。不出姚海亮所料,在此次會議上,宋檢察長被「扶正」,這個新黨員終於當上了檢察院的黨組書記。

宋檢任黨組書記,這不是什么意外,但讓姚海亮大感意外的是,在會上,竟然任命他為黨組副書記,理由是「該同志工作成績突出,破格提升」。姚海亮幾乎不敢相信聽到的是自己的名字,在他的印象里,岳父鍾哲夫一直在「壓」他,讓他多在基層鍛煉一下,年紀輕輕就浮在上面不好。

姚海亮數了一下,在他的身上有偵查一科的科長,反貪局的常務副局長,院黨組副書記,還有那些外聯單位的「客串」官職,少說也有六七個。盡管姚海亮平日里的行為足夠的低調,但他還是從不少同事羨慕的目光中看出了嫉妒,有的甚至是憤恨!他慢慢地有點明白了岳父那句「年紀輕輕就浮在上面不好」這句話的含義了。在這個處處論資排輩的社會里,三十幾歲的他便上了位,不成為「焦點」才怪。這些人不會看到他的工作成績,而是會把他升官的秘訣全部扯到裙帶關系上去。

對於這些,姚海亮心知肚明,但也總是淡然處之。每當他看到人們帶著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完他又小聲嘀咕的時候,姚海亮總是把那句老掉了牙的名言拿來做「擋箭牌」——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回到了單位,杜秋萍和偵查員小景向姚海亮匯報,說林曉紅為了姚海亮關她「禁閉」這件事想不開,在家里鬧自殺,不上班了……

後續連載稍候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