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260、(2 / 2)

即使這些女孩子後來「脫離」了魔掌,但也都不同程度的留下了心理陰影,六個人中有三個家庭舉家遷到了外地。如果不是被偵查員們的「真誠」感動,幾個家長連門都不願意開,「津川有魔鬼」,是這些家長們的共同看法。一個家長還好心地勸杜秋萍,,別查了,查了也查不明白,弄不好還得讓人家打擊報復,那種鬼地方,還是快點離開好……

…………

非法拘禁多名未成年少女,多人長時間進行暴力性侵……調查的結果再一次匯報到了政法委記鍾哲夫的案頭。

只是半天的時間,報告便返回到了檢察院。當姚海亮打開密封的檔案袋,發現報告上並沒有岳父鍾記那熟悉的簽名,有的只是一些粗重的條形墨跡。他迅速地找出了報告的副本,一對比,才發現,但凡被岳父鍾記勾掉的地方都無一例外地涉及到了一個人——夏啟明。

經過了岳父的「修改」,這份報告更「官方」了一些,更像是對花心大少吳斌個人的控訴狀。盡管不完全明白岳父這樣做的動機,但姚海亮還是照做了,他把修改後的報告遞交了上去,便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

晚上八點,情人島咖啡廳里,兩男兩女圍在桌子邊頻頻舉杯,開懷暢飲。

「祝賀我們的雨點榮獲馬薩諸塞大學的全額獎學金……」

幾個人同時舉起了酒杯,一飲而盡。這兩男兩女是市檢察院的姚海亮、杜秋萍,私家偵探鄭雨和輝。今天的姚海亮是以私人的身份來參加這次聚會的。他從杜秋萍那里得到了消息,表妹鄭雨有了大喜事——獲得了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的全額獎學金,連簽證都下來了,再過兩天,雨點便要出國深造了。姚海亮明白,有了這次深造的機會,雨點就不用再干私家偵探,有了海歸的名頭,她便可以向體制內「回歸」了。

對於雨點和輝兩個人的水平,姚海亮是了解的,公正地,兩個人沒能在司法系統里混上個差事,完全不是水平的問題,而是真正的「生不逢時」。以兩個人的專業素質,即使是和那些老刑偵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兩個人中,尤其是畢業於公安第一危險專業「緝毒系」的鄭雨,讓這個無論是身手、還是技術能力都堪稱一流的「專家」級人物、流落民間干私家偵探都有些大材用了。但時代就是這么的無情,它在注定了一些人學無所用的同時,也狠狠地嘲笑了我們這個僵化的體制,再有能力的人,如果沒有一層光纖的外衣,也不會受到重視,這外來的和尚比本地和尚會念經就是存在的硬道理了。

為了遠赴大洋彼岸去取回真經,鄭雨不得不「推遲」了近在眼前的婚期,在「征求」了輝的意見後,決定出國深造了。按鄭雨的法,如果成績優秀的話,學校還會提供繼續讀博士的機會。

當聽到女朋友鄭雨「博士」兩個字出口的時候,正在抿嘴的「輝」的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臉上,這「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被姚海亮看了個正著。從輝的眼神里,姚海亮看出了這個男人對雨點的感情之深,盡管他的嘴上一直都在大力地支持女朋友出國深造,但心里卻有著深深的不舍。

姚海亮試探著問輝,他也可以試一下,這樣的話兩個人都可以去美國深造了。從輝「超級委婉」的表達中,姚海亮聽出了輝試了兩次都「落第」的真正原因,這一切都不是他個人的能力問題,真正的原因是他的家在這里……

他和輝兩個人談話的時候,杜秋萍和雨點早就進了里間,姐妹兩個悄悄話去了。和輝聊完了天,姚海亮對這個標准「婉約派」的男人有了新的認識,能行百善之首的男人一定錯不了。在姚海亮的印象里,這是輝第一次「喝高」。幾次都是煞有介事的拍著他的臂膀,嘴巴湊近他的耳根,在很神秘地叫了聲「姚哥」後,便沒有了下。

為了感謝鄭雨對檢察院、反貪局工作的大力支持,姚海亮在為她結清了所有的線人費後,還以私人的身份送上了一份「賀禮」……

…………………………

四天後,姚海亮接到了市人大的通報——吳斌非法拘禁案已經被列入了市人大重點督辦的范圍。為此,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召開了特別會議,為了保證此案的每一步都落到實處,特別派出了一個五人工作組進駐檢察院,進行全程的督辦。

對於岳父的這一著棋,姚海亮終於領會到了什么是「政治智慧」,有些事情,硬拼是不行的……

後續連載稍候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