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270、(2 / 2)

………………

省委主樓的後院,k省黨校一樓的階梯教室里,即將進京參加全國黨代會的代表們正在聽課,授課的是省委黨校的一位老教授。老教授給代表們講了黨章,內容包括黨章的結構、歷次修改黨章的背景,黨代表任期制、黨內民主進程等內容,也對各項規章制度之間的銜接進行了分析。

由於有不少代表來自於一線,多是第一次當選,這種會前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盡管姚海亮負責的工作內容中就有黨務工作,也算得上是個專業人士,但他對於老教授講解的有些東西還是第一次聽。

在會上,姚海亮發現少了三個人,一個是省委的仲記、鄧省長和市委的貢記。對於這兩位k省的一、二把手,姚海亮知道,仲記、鄧省長一定是提前進京開會去了。這一點,姚海亮了解過,在每一屆的全國黨代會召開前,各省的記、省長一般都先赴京參加七中全會。會議結束後,黨代會會期也已臨近,他們大多都不回本省,而是在各代表團駐地與本省代表們會合。

對於貢記的缺席,姚海亮聽到了些傳言,鄧省長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如果不「外調」的話,貢記可能是「本地派」中最有實力的省長人選,這次和省委兩位主要領導一起進京就是個信號了。

姚海亮特別佩服黨校的這些「翰林們」,他們對各種報告、件逐字逐句的分析,把「隱藏」在後面的意思一點點地發掘出來,再寫成更細致的分析報告,或提交省委學習,或對基層干部「傳經布道」,哪怕有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這里也會第一個作出「最接近事實的猜測」……這個貢記要高升的「傳言」,同樣也是從這里飛出去的。

在這個傳言中,還仔細地分析了「貢記高升後津川的趨勢」,盡管沒有明,但姚海亮還是聽了出來,岳父鍾哲夫和市長夏保國是津川新當家人的兩個最熱門人選。

…………………………

姚海亮的車子剛開出省委的大門,便遇上了楊佳,

「兄弟,來,把鍾妹妹還給你……

後續連載稍候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