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紫砂壺(15/62)(2 / 2)

撿寶生涯 吃仙丹 1353 字 2020-08-25

因此,孟子濤十分欣喜,連忙請許行知把紫砂壺取過來。

明人飲茶習慣由煮磚茶改為沏泡散茶,由此茶壺開始興起,紫砂泥因其天然的透氣性決定其為茶壺的絕佳原料,從明初始創至明末已蔚為大觀。

許行知拿來的紫砂壺是典型的明代式樣,圓腹、豐肩、腹以下漸收,短彎流,肩部出提梁柄,圓蓋子母扣契合,鈕呈寶珠狀,泥色絳紫、古朴濃郁,整體造型和諧飽滿,壺身與提梁虛實相間,簡潔素雅。底部楷書「陳和之」,字體規整穩重,筆鋒清晰有力。

明代紫砂壺的傳世品稀少,結合上世紀60年代以來紀年墓及窖藏的出土文物分析,明代紫砂壺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類多為赭紅色粗砂泥制作的較為粗糙的作品,造型均簡潔大方,不加任何裝飾,是民間百姓的生活用品;二類是名人之作,較為精細的紫砂壺,這類作品多為達官顯貴或文人墨客喜用之品;三類以紫砂作胎,外表上釉或包漆,這類作品多藏於故宮博物院,外界較少見到。陳和之款紫砂壺,應屬於第二類,為明代名人之作。

這件陳和之款紫砂壺,形式優美,制作工藝非常嚴謹,蓋與口合縫,既嚴密又通轉。整個壺體各部結構比例協調,型體線條流暢。由於此壺用料講究,絳紫色砂泥,有小的砂粒,經過長時間的把玩,器表光澤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出現了陳舊的色澤即包漿現象,顯得更古雅。

底中心刻「陳和之」三字人名款,結構舒暢,形筆有法,圓潤遒勁,毫無拘謹,具有晉唐遺風。

現如今,孟子濤見過的著錄之中,流傳有序的陳和之款紫砂壺就只有一件,而這件紫砂壺從各方面來看,能夠和著錄中的那件紫砂壺相互印證,應該是一件真品,可遇而不可求。

孟子濤笑著說道:「沒想到,許掌櫃你這里居然有陳和之的紫砂壺,實在難得。」

許行知聽了這話,心里松了一口氣,笑道:「不瞞你說,先前我還不能肯定這是一件真品,聽你這么說,我就放心了。」

孟子濤哈哈一笑:「那你可得給我鑒定費啊。」

「好說,好說。」許行知笑道:「另外你放心,這件紫砂壺的來歷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孟子濤笑著點了點頭,站起身來:「許掌櫃,麻煩你給個價吧。」

「可以。」

倆人走到一旁,許行知開價八十萬,孟子濤琢磨了一下,也沒怎么還價就答應了:「行,就這個價錢吧。」

雖說自己開出的價格並不貴,但許行知也沒想到孟子濤居然連價都沒還就答應了,他也明白這是孟子濤為剛才的事情表達歉意,心里十分感動。

倆人直接去刷卡付了錢,並且交換了名片,孟子濤笑道:「許掌櫃,今後如果得到寶貝可以聯系我,價錢好商量。」

「那是一定的。」許行知哈哈一笑,心中感慨道:「老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人誠不欺我啊!」

中午吃了飯,孟子濤跟許行知和董吉昌告了辭。考慮到今天由於董吉昌的邀請,自己不但撿了漏還得到一件陳知之的紫砂壺,而董吉昌卻空手而歸,這讓孟子濤很不好意思,於是跟董吉昌說好,回頭轉讓給他一件精品瓷器。

孟子濤按響了師傅家的門鈴,沒一會鄭成翰就來開了門。

「師兄,你今天休息嗎?」孟子濤有些好奇,今天雖然是周六,不過自己這位師兄可沒有休息的概念,就算要休息,基本也是安排在星期天,如果周六休息,和太陽打西邊出來差不多。

「這不是你師傅過幾天要回陵市了嘛,我琢磨著老人家年紀大了,得多陪陪他,也算盡一下子女的孝心吧。」

自從接受了孟子濤的治療之後,鄭成翰發現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了,可以說,和以前相比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這讓他高興的同時,心中也多了一份感慨,想著父親年紀也大了,而且一年都陪不了幾天,於是干脆就請了年假。

孟子濤笑道:「這樣挺好的,想必師傅很高興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