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張會的熱情(8/62)(2 / 2)

撿寶生涯 吃仙丹 2194 字 2020-08-25

孟子濤回答的很簡單:「新奇還有敬佩。」

張會擺擺手:「可別佩服我,說實在的,我這人在這方面的天賦還真不怎么樣,之所以有這么多人信我,唯手熟爾。」

孟子濤呵呵笑道:「您老謙虛了。」

說到這,他看到旁邊桌上一件青花纏枝花卉紋扁壺,頓時有些好奇,因為這件瓷器他可以肯定,應該是清雍正官窯的精品,然而,它卻使用的是金繕工藝修補的。

金繕是金漆瓷器修補技藝,本質上是漆藝的范疇,常用作於瓷器和紫砂器的修復,除此以外也可用於竹器、象牙、小件木器,玉器等。

此工藝修補瓷器時,是將破碎的器皿,粘好後在接縫處用金粉進行繪畫,這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自然修復技巧,不但可以修復器物,也可能誕生一件獨特的全新作品,讓那些美麗的器物復活。

但這么修補的瓷器,到底不那么純粹了,所以一般情況下,並不會用來修補高檔瓷器,因為很可能會影響瓷器的價值,但這件瓷器卻這么做了,這正是孟子濤好奇的地方。

張會一看就知道孟子濤是什么意思,其實他也是同樣的想法,有些無奈地說道:「沒辦法,這是主人自己的意思,他一定要用金繕法修補,我也不好強求,要不是擔心他去找其他人,結果比現在還要糟,我肯定不會幫他修補的。」

孟子濤說道:「這也只能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了。」

張會笑著搖了搖頭,接著就從旁邊的櫃子里,拿出一個錦盒放到桌上,打開之後,就看到里面是一件釉里紅梅瓶。

「你先看看,滿不滿意。」

孟子濤看到這件修補好的釉里紅梅瓶,眼神就不禁一亮,因為從外表上,真看不清楚有修補過的痕跡,就算以他現在的手藝,想要有這樣的效果也不容易。

孟子濤小心地把梅瓶拿出來,不禁贊嘆起來,實在是修補的太好了,雖說仔細看還是能夠看出原先破碎的地方,但基本沒有多少影響不說,反而有一種別樣的美,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您老的技術我真的無話可說,難怪當初王叔會那么極力推薦我來找您!」

「小王就知道幫我吹牛。」張會哈哈一笑,不過能夠令孟子濤滿意,還是一件讓他十分高興的事情。

聊了幾句,孟子濤問道:「張老,不知修補的費用是多少?」

張會搖了搖頭:「費用就算了,你把東西放在我這么長時間讓我研究,已經夠了。」

「這可不行。」孟子濤哪能同意,就准備從包里拿出支票本。

張會用手按住了:「我說不用就不用。你如果有心的話,下回遇到」

孟子濤堅持道:「想必您也知道,我這件修補好後瓷器能夠增值多少,如果您不收,那我還真不好意思了,回頭王叔肯定會說我的!」

「他如果問起,你就跟他實話實說就行了。」

「我心里也過意不去啊。」

「你這小子怎么這么倔呢,好啦,這樣吧,如果今後你遇到手藝好一點的鋦瓷,你自己或者托人帶過來,這種行了吧?」

張會這番話里說的鋦瓷就是用鋦釘修補好的瓷器,孟子濤看到桌上也有用鋦釘修補的瓷器,對張會這個要求就有些好奇:「張老,您說的手藝好一點的鋦瓷是什么意思啊?」

張會說道:「你知不知道,以前有專門用鋦釘裝飾的工藝?」

孟子濤聽了這話,頓時就明白了,在過去,鋦瓷不僅僅是為了修復瓷器了,鋦瓷本身成了一種裝飾。明清時代,有些人開始把品相完好的紫砂壺特意裝上豆子,再倒入水撐裂,請鋦匠鋦好,有時還要鋦出特定的圖案來,以此來把玩和炫耀。

明末時的周伯高就是這樣的人,他在《過吳迪美朱萼堂看壺歌》中說:「供春、大彬諸名壺,價高不易辨。予但別其真,而旁搜殘缺於好事家,用自怡悅。」

由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玩殘壺的人自古就有。當把一把新鋦的紫砂壺,養到鋦子和茶壺融為一體的時候,看到壺上的鋦子成為壺本身一部分的時候,那時的鋦釘給紫砂壺所平添的幾分古朴,就別有一番韻味。

只不過鋦子在古代很盛行,可如今快要成為失傳的工藝了,所以想要找到這種鋦瓷也不容易,況且,就以張會的水平,想必他想找的肯定是精品。

孟子濤點頭道:「行,只要我找到一定給您帶來。」

張會笑道:「也不用那么刻意,找的到就行,找不到就算了。」

孟子濤呵呵一笑,雖然張會這么說,但他可不會這么隨意,總要盡力去找的。

接下來,倆人就著修補這個話題聊了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會越來越驚訝,他完全沒有料到,孟子濤在修補方面居然也有經驗,而且水平還不低,雖然這令他有些奇怪,但也令他十分高興,干脆和孟子濤長談起來。

由於張會太熱情,要不是第二天事實清楚有事情要做,孟子濤差點就住在張會家了。

又是一個星期一,孟子濤四點多就起了床,連早飯都沒顧上吃,就和大軍一起直奔瓷都國貿廣場。

他們穿過一條臨街店面,一個地攤市場豁然在眼前。雖然時間還早,但市場上卻已經摩肩接踵了。

孟子濤看到,這個市場大約有兩條道,呈一個倒「l」形。一條道上全部是古瓷片的攤位,另外一條道上就是雜項混雜的攤位。攤販們把自己的貨物散放在地上,一片一片地連接在一起場面甚是壯觀。

只見這里擺了約有400多個攤位,沿道鋪開的蛇皮布上,是一堆堆古瓷片、書籍字畫、銅器木雕,人們打著手電筒,三五成群,或蹲著細細把玩物件,或紅著耳根子討價還價,或站著看熱鬧。

這里便是瓷都的「鬼市」,而且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只有星期一才有。

要說瓷都的「鬼市」形成於何時?據孟子濤的了解,在上個世紀80年代,瓷都飯店門口出現了最早的古玩早市,這便是「鬼市」的前身。上個世紀90年代初,這個「鬼市」轉移到了人民廣場一帶,並逐漸形成了規模。

這里商販們的貨源,主要從附近鄉村收購,而贗品則來源於瓷都幾個規模很大的仿古瓷生產基地,古瓷殘片則在散布於全市城鄉的建築工地及未受保護的民窯遺址等處挖取或拾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