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改名換姓(2 / 2)

撿寶生涯 吃仙丹 2549 字 2020-09-11

「沒騙我?那你說說這面銅鏡是怎么回事!」翁美辰拿起了那面銅鏡。

薛文光馬上就認出了那面銅鏡,反駁道:「胡說,這面銅鏡怎么可能會有問題!誰說的?」

孟子濤哂然一笑:「我說的,要不我把有問題的地方,再給你說一遍。」

薛文光啞然,他就算移居在了香江,也一直沒有中斷對孟子濤的了解,知道孟子濤在國內古玩界已經是一號人物了。

他雖然一直很想不通,為什么才一年多的時間,孟子濤變得這么厲害了,但也知道現在的自己論眼力應該已經比不上孟子濤了,多說無用,還不如不說。

於是,薛文光當即又換了一個說法:「陸夫人,當初我給出鑒定結果的時候,也跟你說過,我的意見僅供參考,畢竟我們這行打眼的事例很多,我也不能保證我自己說的一定就是對的。」

翁美辰給這番話氣樂了:「哈哈,當時你怎么不說自己會看錯,現在東西我買了,而且東西有問題,現在你又這么說了,算盤打得可夠響亮的啊!」

薛文光狡辯道:「陸夫人,你這話說的就有失偏頗了,咱們之間當時又沒有雇佣關系,如果是雇佣關系,那該是我的責任我肯定認,但當時我只是以朋友的身份,說了一些我自己的見解,而且銅鏡還是我不在的情況下買的,怎么現在說成是我的責任了呢?」

翁美辰同樣也啞口無言了,說到底,當初她之所以只聽了薛文光的意見,也是由於想要省點錢而已。

不要以為鑒定費很便宜,在香江,知名專家幫忙鑒定貴重古玩,都是以古玩的實際價值按一定的百分比計算的,可不是國內一些鑒寶大會那樣,只要花個幾百塊錢就能鑒定。

陸清鵬淡淡地看了看兒媳,接著對薛文光說道:「就像你說的,古玩打眼的事情常見,銅鏡的事情就不去說它了。」

這個時候,薛文光又大義凜然地說道:「陸老,這事我也確實有些責任,這樣,我去聯系那位賣家,盡可能地把這面銅鏡給退了,爭取損失盡量小一些。」

「那我在這先謝謝了。」

「陸老,您太客氣了,這也是我該負的責任嘛。」

陸清鵬呵呵一笑,接著說道:「對了,你剛才說,帶來幾件宣德時期的民窯瓷器,能不能讓我欣賞一下?」

有孟子濤在旁邊虎視眈眈,薛文光真想拔腿就走,而且陸清鵬給他的感覺就好像一只正在伏擊獵物的老虎,獵物一但進入他的攻擊距離,就會給獵物致命一擊。

薛文光還真擔心,陸清鵬會突然爆發,讓自己吃不完兜著走,但自己話都已經說出來了,如果現在就走肯定也不行,只能硬著頭皮把東西從箱子里拿了出來。

說起明代初期民窯作品,人們普遍認為明代早期民窯青花大多制作粗劣,無論在工藝方面還是藝術方面都比官窯遜色得多。而且,明代早期民窯青花有紀年的器物很少,缺乏斷代的標准器,很難對一時期的青花進行准確的斷代。

如此種種,就導致了現代人研究明初瓷器更著重於官窯,對民窯青花的研究不多,尤其是對明代早期的民窯青花更是很少涉及。

但事實上,明初時期的民窯也有一些精品之作,特別是宣德這個明代青花瓷器制作的鼎盛時期。由於社會比較穩定,經濟有了非常快的發展。海外貿易在永樂朝的發展基礎上得到進一步擴大。

明代廢除元代的「匠戶制,」改「編役」、「匠役」等制度,雖然,無償征用熟練的制瓷工匠,增加了工匠的勞動,但也促進了民窯瓷器制作吸收官窯瓷器的制作工藝,使民窯瓷器制作得到了提高,從而調動了工匠們的積極性。因此,宣德時期的民窯產品比前朝從質量到數量都有較大提高。

就像薛文光帶來的這幾件瓷器,看起來應該是個中精品,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說不定還會以為它是官窯作品。

不過,當孟子濤看到一只青花葡萄紋盤時,臉上卻露出了笑意。

這抹笑意被陸清鵬捕捉到了,他當即問道:「孟先生,你覺得這幾件瓷器怎么樣?」

薛文光挺直了身體,他還真不信孟子濤能挑出刺來。

孟子濤笑著說道:「其他到是不錯,只是這只青花葡萄紋盤,不知道薛掌櫃是不是拿借了啊?」

薛文光冷笑道:「你都沒有上手,就知道它有問題?你還真夠厲害的,不愧為鄭老的高徒!」

孟子濤同樣也冷笑道:「實話告訴你,就算我沒有上手,也能看出這件瓷器並不是宣德民窯瓷器。」

「理由呢?」

「紋飾不對,葡萄紋不應該出現在這里!」

「你這不是胡說八道嗎?葡萄紋大范圍應運在唐代就有了,你告訴我葡萄紋不應該出現在這里,你不會腦子有問題嗎?」薛文光忍不住譏諷起來。

據專家考證,葡萄是漢代時從西域傳入我國的水果品種。葡萄作為紋樣,早在唐代就已經廣泛應用,最著名的就是銅鏡上的瑞獸葡萄紋。唐代把葡萄作為重要的裝飾紋樣,看重的是它的瑞相,因此也可以將葡萄稱作「瑞果」,以與「瑞獸」相對應。

在唐以前,我國的各種裝飾紋樣以動物為主。唐代開始,紋樣題材逐漸由動物為主向植物為主轉化。因此,唐代銅鏡上的「瑞獸葡萄紋」,可以看作是我國紋樣轉折期的一種經典組合。

葡萄紋應用的第二個高峰期是元代的青花瓷器。元青花主要用於出口中亞、西亞地區,而葡萄正是那些地區喜歡的紋樣,所以元青花上葡萄紋占有較大的比例。

孟子濤對著薛文光說:「所以說你不學無術,確實,明早期的官窯瓷器繼承元青花的傳統,也有很多以葡萄為主的紋樣,其寓意也是一脈相承的『瑞果』性質。然而在民窯青花瓷器上,情況就有所不同了。明代洪武、永、宣時期,民窯瓷器上幾乎見不到葡萄紋。直到成化開始,民窯瓷器上才大量出現葡萄紋。」

「民窯的葡萄紋與官窯的大不一樣,它們不再突出葡萄果實的瑞相,而是在強調葡萄的枝、葉、果、蔓等多個方面。顯然,民窯畫的葡萄紋,寓意已經不是吉祥『瑞果』,而是另有新意。這一點,相關實物都能證實,你不知道完全是你孤陋寡聞!」

陸清鵬有些好奇地問道:「這是為什么?」

孟子濤解釋道:「其實,這和一位叫岳正的歷史人物有關。」

岳正,字季方,他一生坎坷。正統十三年的科舉考試,岳正會試第一,廷試第三。他為官正直豪邁,敢於直言,曾任內閣大學士。後因冒犯石亨、曹吉祥而遭到貶謫,一度還被流放。直到明憲宗成化初年才得以復職再度為官。岳正愛好繪畫,尤擅畫葡萄,曾寫過一篇《畫葡萄說》。

孟子濤繼續說道:「岳正在《畫葡萄說》對葡萄寓意做了總結,從葡萄的干、節、枝、葉、蔓、果、味、屈伸等方面的特性,來比附君子做人、為官應有的品德。自從岳正的『葡萄說』出來之後,葡萄成了『正人君子』的形象代表,在明代社會中影響巨大。許多文人以畫葡萄來抒發自己的『君子』情懷。」

「明代中後期民窯瓷器上大量采用葡萄紋,應該說與岳正的『葡萄說』有很大關系,也是彰顯正人君子的寓意。這些民窯葡萄紋的特點是葡萄的枝干、葉、蔓、果實等畫得較全,正是為了表現岳正『葡萄說』提到的君子各方面的品性。」

孟子濤說的有理有據,薛文光也有些詞窮,不過為了挽回,他又找到個理由:「你剛才也說了,明代洪武、永、宣時期,民窯瓷器上幾乎見不到葡萄紋,不是說一件都沒有。」

孟子濤冷笑道:「虧你說的出口,這瓷盤上的葡萄紋是什么形象?根本就是從成化之後的民窯瓷器中發展出來的,你難道是神仙,能把後期的紋飾拿到明初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