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章 金鍾(2 / 2)

撿寶生涯 吃仙丹 2049 字 2020-09-11

「因此,他們傾盡全力通過碾琢來反映作品所飽含的神氣和精神。他們在工作時十分清楚,如果出現差錯,輕則被鞭笞,重則遭殺頭。你覺得這種這種被生死逼出來的敬業精神,是那些制作假冒偽劣的,能夠比得了的嗎?」

「呃,確實比不了。」老蛟精看向自己的這一對玉璧,還是沒有看出來哪里有問題。

孟子濤不管他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指著其中一塊玉璧說:「這些人因為沒有大的責任壓力,沒有生命危險,加之心中無譜,照葫蘆畫瓢,因此,他們多是追求數量而不講究質量,追求形似而難達神似。」

「我承認這對玉璧的雕工已經到了一定水准了,如果是一塊玉璧也看不出差別,但這是一對玉璧,兩者的器形是一致的,紋飾當然也不會有差別。」

講到這里,孟子濤就不再講了,如果這個時候,老蛟精還看不出問題在哪,就是裝瘋賣傻了。

而老蛟精提了提醒之後,馬上就注意到,這一對玉璧在一處紋飾那的差別,看樣子應該是制作者沒有掌握好,出了問題之後故意做成這樣子的。

「瑪賣批,終日打雁反被雁啄!」老蛟精表情很尷尬,當然,是不是真尷尬,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兩人談好了剩下兩件玉器的價格,孟宏昌向孟子濤招了招手,孟子濤走過去一看,卻是一口高約三十厘米,黃澄澄、雕龍描鳳的金鍾,此鍾制作之精麗、器型之規整、造型之大氣,無不顯示出庄嚴、華貴的皇家風范。

孟子濤上前一看,發現是鍾的表面其實鎏了金,估計應該是銅鎏金,不過他輕輕抬起鍾准備細細觀察時,卻發現重量不對,感覺和真正黃金制作的重量差不多,看來這是一口冒牌的金鍾。

「這口金鍾應該是仿的吧?」孟子濤說道。

孟宏昌嘀咕道:「我也沒聽說過,清朝有這種金鍾留下來過啊,干嘛要仿這玩意,不是吃飽了沒事做嗎?」

老蛟精走過來,哈哈一笑道:「想當初,曾國藩把太平天國的天京團團圍住,卻苦於沒有軍餉,於是奏報給慈禧,然而,當時內務府現存銀不足三百萬兩,根本安排不開,拿不出銀子充做軍餉。於是就把主意打到了之前雍正打造的十口金鍾上,不過當初負責此事的王爺並沒有把金鍾全部熔掉,而是留下了一口。」

秦游看了看金鍾說:「你不為以為這是你說的那口金鍾吧,那可是純金的,這個是鎏金,要我說,這玩意就是吃飽了沒事做的人干的。」

老蛟精嘻嘻一笑道:「別管那么多,只要能夠忽悠的到人就行。」

「別人難道看不出鎏金嗎?」

「可以講故事嘛,只要講的動聽,就不怕沒人信。」

「看來你講的故事不好聽,所以這鍾還放在這里。」

「我剛剛才拿到手,還沒來得及講呢,而且這玩意也不貴,只要有人信就賺大發了。」

聽到這,孟子濤開口道:「這口鍾讓給我怎么樣?」

老蛟精微微一怔:「您這是……哦,明白,明白,這鍾就按原價讓給您了。」

孟子濤說:「那就不要了,辛苦費還是要給的,就這么定了!」

之後,孟子濤又選了幾樣東西,就准備結賬。

老蛟精准備很充分,手里還有一台移動式刷卡機,直接刷卡結賬。

把東西搬到了車上,秦游上車之前,把老蛟精拉到一邊:「這玩意你還記得吧。」

老蛟精看到秦游拿出來的玉璇璣,有些驚訝:「咦,這玩意我不是賣給那老板了嗎,怎么會在你這?哦,明白了,不過你問這事干嘛?」

秦游說道:「我知道你的規矩,這事也不是我想問的,是王少想知道,你就直說吧,被他惦記上了,你就別想在國內混了,不過他記得你的好,你也不會吃虧就是了。」

「你怎么……哎,好吧,這玩意其實是我猛爺手里拿的。」

「你和猛爺這個老狐狸還有聯系?」

「偶爾,不過自從買了這玉璇璣之後,已經很久都沒有聯系上了,也不知道這家伙是不是養老去了。」

老蛟精說到這里,又問道:「他還想知道什么事情?」

「那些兵器的主人。」秦游說。

「我就知道,你來我這准沒好事!」老蛟精狠狠地瞪了秦游一眼。

「切,我還羨慕你能和他搭上關系呢。」秦游笑著說道。

「這種關系我寧可不要!」

老蛟精有些無奈:「算了,我自己去跟他說吧……」

在得知了那些兵器的主人是誰之後,孟子濤讓俞銘送他過去,他之所以想要見那人一面,是因為看中了兵器主人的維護青銅器的能力,說不定可以邀請對方去他的博物館工作。

因為時間的關系,眾人先去吃了午飯,這才來到兵器主人的住所。

秦游去敲門,過了一會,不一位老太太出來了,看見自家門口來了這么多人,自然吃了一驚:「你們找誰?」

秦游笑著說:「大媽,我是老胡的朋友,麻煩你跟他說秦游來了。」

「你們等一會……」

老太太進去了沒一會,一位面容有些憔悴的中年人走了出來。

「老胡,你怎么變成這個模樣了?」秦游非常驚訝。

「哎,別說了。」那個叫老胡的男子長嘆一聲,隨後把大家帶進了屋里。

「問題就出在這些借條上?」秦游打量著桌上的借條。

「是啊!」

孟子濤打量的借條,總覺得有些不太對勁,於是拿出了顯微鏡,通過便攜顯微鏡觀察,他發現這5張借條的筆痕特征高度一致,但是哪怕是近兩三年一個人的筆跡不會發生太大變化,但筆跡鑒定強調的是一個「大同小異」,其中「小異」恰恰是鑒定的重要依據。

用筆不同,襯墊物不同,甚至書寫時心情的不同,都會在筆痕上顯現出一些細小的差異。但是,這5張借條驚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