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下)(1)(2 / 2)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揚 1031 字 2020-08-25

「一定要解決吃飯穿衣問題,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李雋暗暗下定決心,道:「不僅水稻可以通過雜交獲得優良品種,就是豬馬牛羊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得到優良品種,生長周期縮短。鑒於目前局勢緊張,我決定還是在廣州進行培育。這事,宜中切不可掉以輕心,別以為事情太小,不重視。這事的關系極大,你也知道在我朝很多貧窮的地方,有很多人從出生到死去,一輩子吃肉的次數也就那么幾次,扳著手指頭都數得過來。

「究其原因,朝庭施政有缺點固然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物資匱乏,沒有快速生長的畜種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這事要是培育成功了,可以辦養殖場,也可以推廣給百姓家養,可以解決吃肉的問題,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李雋對現代營養學很有了解,非常清楚營養結構對一個民族素質的提高有著何等重要的作用。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一個因物資匱乏而導致營養不良的民族,他的未來是什么樣的。

在歷史上,有一個特別奇怪的怪圈「越病越窮,越窮越病」,究其原因,主要在於老百姓沒有足夠的生活資源,營養結構不良,導致身體虛弱,想不病都不行。越是病,越是無法從事生產,也就無法獲得足夠的生活資源,才陷入這個怪圈中。李雋讀史至此,一針見血地說「只要解決了營養問題,老百姓的身體健康了,也就解決了貧窮。」

李雋一向持充足的生活資源是一個民族整體素質提高的重要條件這一論調,有人反駁他,說他是拜金主義,物欲橫流。李雋反駁說「拜金主義,物欲橫流固然不對,但是,沒有金錢,沒有物欲就更不對了,因為你連起碼的生活都難以保障,還談什么高貴的理想。」

經過這幾天的了解,因為連年戰爭造成的物資匱乏,老百姓生活之艱辛遠遠比他在史料中得到的資料更嚴重,他決心從現在做起,著手解決這一問題。

改變物種這種事情在宋朝還沒有人聽說,完全可以斥為「奇巧淫技」,文天祥等人是務實的政治家,非常清楚要是成功的話,帶來的巨大好處,完全可以引起一場社會變革,才不會往這方面想。

只不過,李雋所言,文天祥等人認為過於迂闊,讓人難以相信。仔細想想,未嘗不是一條新思路,要是成功的話,將是功德無量,造福萬千蒼生的大好事,無論如何都值得一試,一齊道:「皇上聖明!皇上仁德蓋世!就是三王五帝復生,也不過如此。」

明霞大師不停地喧佛號,以此來表達他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