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建設寧波(vip章節)(2 / 2)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揚 3493 字 2020-08-25

xxxxxxxxxxxxxxxxxxxxx

「臣方茂參見皇上。」方茂向李雋行大禮,李雋忙雙手扶起,道:「免了,免了。這些俗禮真煩人。」李雋說的不是假話,他來到這個世界,哪天不是有人要給他磕個百八十個頭,在李雋這個現代人心里,哪會有要人見面就磕頭的道理,自是讓他受不了。

「謝皇上。」方茂在李雋的扶持下站了起來。

李雋仔細打量這個給海外太陽曬黑了的漢子,道:「真是辛苦你了,你們從事海外貿易也很辛苦,海外的太陽毒,把你的皮膚都曬黑了。」

三佛齊也就是現在馬來西亞一帶,在中國領海南沙群島附近,屬於熱帶,一年四季都是高溫,方茂他們去這里進行貿易,最倒霉的就是中國人的黃皮膚了。

「皇上言重了。」方茂忙謙道:「海外的太陽雖然毒了些,臣還能抵受,這點苦頭比起臨安的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不知道輕松了多少。」

李雋笑道:「你這個方茂,還真會說話。」

「皇上,臣說的是實話。太陽再毒也毒不過韃子的彎刀,臣吃這點苦頭真的算不了什么。」方茂忙著表白。

李雋非常贊許方茂的應對,道:「其實,真正毒的不是蒙古人的彎刀,而是人心,是只想著逃跑,不想抗戰的奴才心。人心齊,泰山移,只要我們大宋朝的臣子老百姓齊心協力,不愁打不敗韃子。」

李雋話音一落,方茂忙向李雋磕頭道:「有了皇上的英明領導,大宋朝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

「好了,不說這些了。」李雋把方茂扶起來,道:「你說說你在海外的事情,也好讓我聽聽。」李雋心想方茂親眼所見,這是第一手材料,是進行古今對比的絕佳機會,他這個歷史學家自然是很有興趣。

方茂理理思緒道:「皇上,海外的風情與華夏大不相同,要不是臣親眼得見,說什么也不相信會有那么大的差異。」

「那是當然。」李雋在心里贊同,靜靜地聽方茂講述他的海外冒險故事。

方茂非常興奮地述說他的故事,說得口沫橫飛,李雋看著他那副興高采烈的樣子心里就想笑,想的是:「馬來西亞一帶有什么好奇特的,我都去過不知道多少回了。這些古人也真的,這也興奮得很。要是照他那樣子的話,中國的神州飛船進入太空,我們還不會把血管興奮爆裂。」

方茂好不容易講完,李雋遞給他一杯茶,他正在高興頭上也沒有想到要謝恩才能喝,接過就一口牛飲得干干凈凈,把沒有口水而發干的喉頭好好滋潤了一番,才道:「皇上,臣回轉時帶回一樣奇物,蘇大人說要丞相找玉工雕琢好了再進貢給皇上。臣到了廣州還沒有來得及處理,就又北上了,把這事也給忘了。臣想,廣州有巧匠,臨安也有巧匠,皇上只要下道聖旨就成了,找幾個玉工就可以雕琢出來。要不然,臣又要帶回廣州了。」

他在這件事上就有點不夠機靈了,不過李雋倒喜歡他的直爽,道:「是什么寶貝,給我看看。」心里想的是:「說不定真是什么了不起的寶貝,這可是具有很高考古價值的哦。」不知不覺中動起了學者的念頭。

李雋表現得很有興趣,方茂就更加來精神了,很是興奮地把紅綢展開,露出琥珀色塊狀體,道:「皇上,就是這寶貝。」

乍見這東西,李雋縱是學識淵博也是嘴巴張得老大,驚奇得不得了,差點栽倒地上了。李雋驚奇的不是因為這真的是稀世奇珍,而是因為這是生膠,方茂他們不識貨,居然當成了寶貝,虧得蘇定方想得出來,居然要找玉工雕琢獻給李雋。

見了李雋那副驚訝樣子,方茂還真以為他得到了寶貝讓李雋驚訝,道:「皇上,這東西在我們大宋朝來說是絕無僅有,在三佛齊可是遍地都是,多得很,多得都沒人要了。」既然是獻寶,當然是越少越好,他倒好,居然一高興之下全說出來了。

李雋輕輕搖頭,清醒一下思緒道:「你說什么?你說生膠在三佛齊很多?多得沒人要?」對於這點,李雋有點難於置信。

橡膠最早產於北美,在十六七世紀傳入歐洲,再輾轉反側傳入東南亞,現在的馬來西亞和泰國是最大兩個橡膠生產國。在宋代,馬來西亞一帶根本就沒有橡膠,何來的生膠,李雋不相信也是正常的。

方茂雖不明白李雋為何對這個問題感興趣,還是如實回答道:「回皇上,在三佛齊,這寶貝多得可以拿當床。要不是蘇定方說這寶貝在大宋沒有,要是雕琢好的話,可以當裝飾品出賣,能從中賺銀子,臣還真不想帶。」

「這個蘇定方,商業頭腦倒蠻多的,想銀子居然想到這上面來了。不過,這倒好,正好解決了我一個難題。黃永善也太忙了,不能再給他事做了。沈畢可又得苦了,橡膠的生產非他來處理不可了。」李雋在心里偷著直笑,道:「生膠確實是好東西,但不是用來做裝飾品,這是很重要的原料,有了這東西我們就可以造出很多好東西,朝庭就會更加強大。」

方茂萬萬想不到是這種結局,道:「皇上,真的很有用處?」按理說,方茂不會如此說話,實在是太出他意料了,意料中的寶貝突然變成了重要的工業原料,他不驚奇都不行。

「那是當然。」李雋點頭道:「你們下次現去的話,回程就買這東西,有多少買多少。要是運不回來,就和他們訂一個協定,全部收購。」沒忘了叮囑方茂殺價,道:「當然啦,價錢要低點好。」

方茂萬萬沒有想到李雋居然還有這么一副奸商嘴臉,在心中暗笑,道:「皇上請放心,臣一定辦好。」

「那好。時間不等人,你馬上趕回廣州去。」李雋下令送客了。

方茂施禮道:「臣告退。」

李雋思索了一下,道:「裝備光靠臨安一個地方制造無論如休不夠用,你回去時去找黃永善,把蒸汽機和機床,還有能開蒸汽機和機床的熟手也帶一批走。福州留一部分,其余的就留在廣州。」李雋這是打算在福州和廣州兩地制造裝備。

「遵旨。」方茂領旨。

xxxxxxxxxxxxxxxxxx

「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伯顏還在養傷,要是我不給他送點禮物,太也對不起安答之義了。」李雋笑言,道:「人家大老遠地從漠北跑到江南來,也不容易,爬坡上坎的,摔得也不輕,要是不問候問候他,他一定要抱怨我這個安答不夠意思。」李雋這人很有幽默感,明明是了用火炮把伯顏炸得重傷,居然變成了摔傷,虧他想得出來。

李雋雖是言笑宴宴,文天祥,高達,廖勝功,趙良淳,黃漢,趙僉他們看來很有點狼外婆的意思,不知道李雋在打什么主意,不用說,肯定是想到收拾伯顏的法子了,看來伯顏又有得好受了,忍不住偷偷直笑。

文天祥忍住笑,道:「皇上所言極是有理,韃子雖是不仁,我們不能不義,過春節總得盡點地主之誼,給他一點禮物。皇上,臣以為可以就送他一劑療傷良方。」他這是在譏嘲伯顏受傷一事。

「光送點禮也不夠,最好是找個地方和他談談心。我給你們說,我的安答可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人物,我就和他來個煮酒論英雄如何?」李雋看著文天祥他們笑言:「你們說,他會不會來?」

這個問題就難以回答了,和伯顏交手這么多次,文天祥他們深知伯顏膽識過人,說不定他真的會跑來臨安和李雋煮酒論英雄。要說是他不來,也在理,畢竟這里是臨安,是宋朝的陪都,他要是來的話就是深入虎穴,太危險。

文天祥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李雋的怪問題。

廖勝功想了一下,道:「好是好,只怕伯顏不敢來。韃子不仁,殺戮太重,民憤太大,就算我們不為難他,老百姓一旦發現他來了臨安,定會圍攻他,一個失控他就賠定了。他膽子再大,也不敢冒這種奇險。」

高達極是熱心,道:「不管他來不來,禮節還是要送的。伯顏這韃子見了皇上的禮物,肯定會氣得不得了,最好氣死他才叫解恨。皇上,你准備選在什么地方?送什么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