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前夜(第三更)(1 / 2)

篡唐 庚新 1905 字 2020-06-14

薛舉,河東四大姓之一,汾陰薛氏的旁支子弟。

早年隨父親從汾陰前往蘭州,憑借著薛氏的能量,從事一些走私的生意。私鹽、鋼鐵等一應塞外胡人短缺的物品,都是薛家販賣的商品。然後從吐谷渾人和西域人手中,換取馬匹香料等中原所需的商品。一來一回,往往能賺取個盆滿缽滿。

到薛舉成年,又依靠門蔭而走上仕途。如今貴為蘭州司馬,等同於蘭州軍方第二大掌權人物。

此次他和張仲堅接觸,主要是為了西域的香料生意。

西域生產香料,特別是從波斯傳來的香料,在中原地區頗為盛行。

自魏晉以來,門閥世族子弟喜歡佩戴香囊。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位名士,也就是淝水之戰中的另一位功臣,謝安的侄子謝玄,年輕時就對佩戴香囊極為著迷。

特別是江南,這種風氣至今仍在流行。

江南的絲綢是草原上那些部族首領們所珍愛的物品;而西域香料,則是江南世族的最愛。

張仲堅此次去蘭州,就是想打通這條商路。

當然了,他還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盟友,薛舉無疑最為合適。

正好薛舉的長子薛仁皋,馬上要成年了。所以薛舉就琢磨著,讓薛仁皋回汾陰老家,入族學,而後通過本州舉薦,可以進入官學。薛舉一輩子戎馬生涯,不希望薛仁皋再步入後塵。只是薛仁皋姓情暴戾,若非張仲堅,說不定會惹出禍事。

「言慶,聽說洛陽出了一個雄記商鋪,和鄭翁有關?」

大家經過了一場喧鬧之後,張仲堅拉著言慶到一旁,說出了他的來意。

此人別看相貌粗鄙,但確是有一顆七竅玲瓏心。才能也不差,只可惜他相貌出奇,與世家選才的身言書判四個條件不符合。其中問題最大的,莫過於就是『身』這方面。

要講求相貌堂堂,有儀態。

張仲堅不管是言語談吐,還是書法和才智都不差,但就是這個相貌,落了下乘。

所以,張仲堅只能為商,而無法踏上仕途。

鄭言慶笑了!

他也中意與和張仲堅合作,只是他去找上門,和張仲堅找上他的門,意義不一樣。

張仲堅既然開了口,言慶就占據了上風。

「張大哥,我也不瞞你,雄記商鋪,是家祖父以老友的名義開設。」

言慶早就在腦海中,演練過各種和張仲堅打交道的辦法。但思來想去,感覺和張仲堅這樣的人打交道,莫要耍太多心機。此人姓情豪爽,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直來直去。

張仲堅也笑了……

「言慶小弟,看樣子你早就在等我上門啊!」

「張三哥,小弟盼你,可是望眼欲穿。」

兩個人都沒有遮遮掩掩,直接就切入了正題。

張仲堅輕輕一咳嗽,思路立刻做出改變。他聽說了鄭世安祖孫的遭遇,雖則這一對祖孫化險為夷,但對鄭家不會沒有看法。現在看起來,鄭世安果然要讀力了。

只是鄭世安現在還依附於鄭大士,不好做的太過明顯。

所以,他需要一個掩飾,於是就有了雄記商鋪。但這個掩飾並不安全,所以他需要一個更大的掩飾。

「說吧,什么條件。」

「雄記的所有貨物,都可以交給張三哥來經營。

張三哥占四成,家祖占居三成,天津橋的老街坊們,占居最後三成。不過,對外卻需要張三哥出面,全盤接收雄記。私底下呢,我們立個字據,就以此分配利益。」

張仲堅聞聽,眉頭一蹙。

「我需要出多少錢?」

鄭言慶伸出了一根手指頭。

「一千貫?」

「哈哈哈,張三哥,雄記的生意只加之一千貫嗎?

要知道,我大隋治下1253個縣城,九百萬戶人口。按照一戶一把剪刀,那就是九百萬把剪刀。一把剪刀五十錢,九百萬把剪刀是多少錢?這筆帳,張三哥肯定算過。

這還只是下品剪刀的銷量……

還有修緣七品,天下有多少讀書人呢?」

「話是這么說,可帳不能這么算。」

「張三哥,一口價,一萬貫。你投入一萬貫,就可以得到這些東西的四成利益,並不算多。

另外,我還有一些小玩意兒,說不定張三哥你會趕興趣。」

說著話,言慶領著張仲堅走上了書樓。

先把七巧板放在張仲堅的跟前,然後又從書案上抽出一個書卷。

「這東西叫七巧板,不過聽上去可能有點俗氣,張大哥可以自行命名。我試過,杜大哥對此痴迷不已,可謂老少咸宜。如若張大哥你有興趣,可以交由你來做。」

張仲堅接過來,撥弄了幾下之後,頓時露出驚異之色。

「這個怎么算?」

「全權由你經營,我收三成利益。」

「不行,最多一成半,多了我吃受不起。」

「兩成半,少了我寧可不做。」

「兩成,兩成……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言慶和張仲堅好一番討價還價,此時的張仲堅已經明白了,什么修緣七品,什么三品剪刀,全都是眼前這小童的主意,鄭世安不過是在前面為他遮擋住風雨罷了。

現在,鄭言慶需要一個更大的雨傘,於是張仲堅來了。

「還有這個,張三哥看看,是否有興趣?」

言慶說著,把手中書卷交給了張仲堅。

上面赫然記載著熬制白砂糖的方法……

「你這個……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