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目標六大】(2 / 2)

而且他還知道,好萊塢的春天馬上就要到了。

一則進入九零年代,隨著特效技術的發展,電影的拍攝技術將迎來大躍進,以往難以拍攝的畫面,在數碼特效的幫助之下,再也不是難題。

這些畫面驚人的電影,就可以將觀眾的注意力從錄影機、有線電視中吸引過來。畢竟在電視機上看電影,那種視覺享受,怎么能跟在影院大銀幕上欣賞大片比呢。

二則好萊塢電影公司逐漸擺脫對院線票房的依賴,將盈利的重點放在了後續的開發上。比如錄影帶、有線電視、主題公園、周邊產品開發等等。

九零年代時,好萊塢電影公司從錄影帶、有線電視所獲的收益,已經超過了院線的票房收入。

而且由於錄影帶、有線電視覆蓋的觀眾數目,明顯要比去影院觀影的觀眾數目多,所以使得更多的觀眾接觸到電影,由此促進了電影周邊產品的開發,提升了電影的價值。

舉個例子,就像九零年代,內地風行的香港盜版影碟,雖然令電影公司受到一定程度損失(其實損失不大,因為絕大部分香港正版影碟都是不可能引入內地的)。

但如果沒有那些盜版影碟的普及,估計大部分民眾都不會知道王賢、程龍、周閏發是何等人物,就更不要說他們後來還來內地撈金了。

三則,九零年代,蘇聯解體。原本閉塞的東歐市場一下子放開,讓好萊塢電影公司憑空得了三億多觀眾。市場一下子增大了近十分之一,而且還是發達國家的優質客戶,自然令好萊塢的收入大大增加。

因此別看現在好萊塢電影公司都過得慘兮兮,被迫「賣|身」,但再等幾年,那都變成是可望不可及的「白富美」了。所以現在要不出手,將來真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

「老板,如果是那樣的話,那我們必須要有一個龐大的團隊,幫我們展開收購。」米歇爾道,「律師團、顧問團、銀行家,缺一不可。」

「還得再加上一個公關團。」夏天補充道,「我畢竟是外人,收購好萊塢,會讓很多人不爽。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公關團隊,幫我減少輿論的壓力,掃清障礙。」

「不錯,老板想得果然周到。」米歇爾點點頭。

「奉承話不必多說,團隊由你組建,收購盡快展開。」夏天道。

「是,老板。」米歇爾連忙點點頭。

「你覺得何時能見成果?」夏天又問道。

「我想起碼要半年時間吧。」米歇爾想了一下道。

「好,我給你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後,我必須見到成果。」夏天點頭道,「否則,你就可以卷鋪蓋走人了。」

「啊?!」米歇爾一聽,頓時臉皺成了苦瓜。早知道,自己說一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