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1 / 2)

蘇聯1991 陳家過河卒 1345 字 2020-10-25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蘇聯1991最新章節!

第一更

蘇日友好可遠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般的友好,畢竟雷日科夫訪問東京可是帶著不可告人目的,蘇聯想要大力發展電子科技產業,然而巴黎統籌協會可是限制了歐美向蘇聯運輸高端電子產品的渠道,以至於亞納耶夫不得不將目光放到了亞太國家的身上。

沒有克林頓出任美國總統的情況下,顯然美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高新技術產業並不像歷史上那般蓬勃發展,而是遭遇了致命的瓶頸。雖然微軟已經研發出了叱吒風雲的windows95系統,但是整個行業的勢頭看起來並不像想象中那般順暢,受到1987年黑色星期一之後,原本馬里奧應該更積極地采取措施拯救經濟。例如聯邦儲備銀行通過擴大貨幣公共供應量,推動經濟增長。但是他卻選擇了像胡佛總統只是在一邊靜觀形勢,沒有采用積極采取措施,

1991年美國金融管理當局完全可以像在1987年股市暴跌後,立即放松銀根,向銀行系統注入大量資金,商業銀行也降低了利率以保證向企業提供充足的流動資金,從而避免信用危機的發生。但是但聯邦儲備委員會懾於通貨膨脹壓力,不敢輕舉妄動,而且國會內部阻力也不少,導致了美國經濟到現在依舊是這樣半死不活的狀態。

日本比美國還要慘淡,1991年經濟泡沫破碎之後,其實際gdp年增長率急劇下降,1991年為2.5%,1992和1993年則不到1%均為0.4%,一直徘徊在輕微增長和負增長之間而不能自拔。整個九十年代的日本被稱為「失去的十年」。

現在看來,蘇聯選擇與日本合作,怎么看都有一種趁火打劫的味道。

貿易戰爭向來都是陰謀陽謀並進的局面,一方面兩國之間大談經濟合作,另一方面,蘇聯鼓勵國內新型電子產業走出國門,從國家電子計算機委員會分裂出去的大型國有資本開始向日本的電子產業滲透,前者可以仗著國家財政的支持,有計劃有目的的收購外國經營不善的中小型企業,而後者卻還在經濟危機中苦苦掙扎,自負盈虧。

橋本龍太郎好像在這次的合作中看到了一個產業走出困境的希望,實際上蘇聯只是在那一條庄康大道上面挖滿了陷阱。

克格勃現在不單單培養政治間諜,同樣也培養商業間諜,而這一類間諜的目標非常明確,衛星技術,電子產品高新技術,信息網絡技術。與此同時,在亞納耶夫的授意下,克格勃比歷史上更早的建立了黑客組織,專門用來滲透其他國家的軍用級別的網絡機密系統。如果日本的電子產品企業進入蘇聯,那么無孔不入的克格勃將會朝著一切有意義的目標下手。

總而言之,日本只不過是蘇聯為了爭取經濟繁榮的一枚踏腳石,在日本經濟低迷的時候最後一次的掠奪。

在雷日科夫前往日本之間,亞納耶夫就曾經親自叮囑對方,一開始應承下橋本龍太郎的要求,無論如何都要制造出蘇聯迫切希望日本在他們領土上開辟工廠的假象。

「引進技術嗎?」雷日科夫問道,合資企業的確有利於國外技術的引進,但同時也會對本國脆弱的制造業造成致命的打擊,比如東歐開放市場的國家就驗證了這一悲劇。

「的確需要引進技術,但更多的是掠奪他們的技術。」亞納耶夫說道,「當年我們南方的鄰居堅持宏觀調控市場的因素就在於這里,敵人想要掠奪我們產業的時候,政府可以用行政的手段阻攔他們的計劃。換句話講,我允許他們在蘇聯的土地上賺錢,但決不允許他們把持住一個產業的命脈,造成國外資本壟斷本國產業的局面。資本是資本,政治是政治,這里是蘇聯,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國。」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強調蘇聯新生代的公司走出國門,這不僅僅能創造外匯,還能為蘇聯掠奪其他國家的技術,資源創造有利的環境。這就是我們的經濟殖民計劃。」亞納耶夫推了一下眼鏡,這就相當於蘇聯版本的「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兩種市場和兩種資源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服務。

「當然我畢竟不是經濟專業出身的,只能提出一些意見供你們參考,具體的路線實施,還需要你們多多費心。雷日科夫同志。」亞納耶夫嘆了一口氣,「當年蘇聯險些輸在了經濟發展和政治結構上面,在我的任期內,要徹底的解決這一問題。」

「我要讓世界上所有人知道,社會主義的發展,絕對不會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