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與宋缺暢談(1 / 2)

酣暢淋漓地大戰一場之後,李憐花便與宋缺二人一人一壇酒,便在這磨刀堂里席地而坐,暢論古今……

「閥主但觀在下的哪些手下如何?可堪一用?」

話夾子既已打開,他便慢慢步入正題。更何況,他才不相信宋魯會沒有將自己手下的情況匯報給宋缺。

「堪稱精銳。」

宋缺悠然說道。

「這些都是我挑選瓦崗軍中呢地精銳組建而成,可謂是萬里挑一,他們的資質都是上乘,再融合我傳下去的適合他們每個人修煉的功法,總算沒有讓我失望。」

不等宋缺開口,旋即又道:「閥主以為,如今這天下大勢為何?」

「自西晉覆亡之後,天下為之四分五裂,而又卻又有楊堅篡位,楊廣滅陳,始得一統天下,立國大隋。而後楊廣暴政,民心全無,國運大失,隋已失其鹿,現楊廣死於江都,隋朝滅亡,如今可謂群雄並起,逐鹿天下。」

「正是如此。」

李憐花撫掌而笑。

「三國之後,我漢家江山元氣大傷。而後更有司馬衷之輩無德無能,以致始有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其後再有五胡入中原,之後死於五胡亂華之中的我漢家子民不計其數,北地屍橫遍野,千里哀鴻。期間我千多萬漢家子弟,幸存者僅十之三四。若是持將下去,怕不是我漢人有滅族之禍。幸得豪傑冉閔,廣發『殺胡令,』其後各地響應,我漢家子弟皆是揭竿而起,大肆屠殺胡人,逼得胡人遠走隴西及河套。憑心而論,冉閔之功,實是利在千秋。」

前世的他,對於五胡之亂了解並非甚多,直至穿越後廣讀史書,方才明白五胡之亂於漢人實是幾近於滅族之災。作為一個實實在在的漢人,心下不由痛恨萬分。而對於冉閔此人,內心深處卻是欽佩萬分。是以,話語間除了沉痛之余,亦包含著一絲對冉閔的崇敬之情。

聽得此言,宋缺更是眉頭緊皺,沉吟不語。向來堅持漢室正統的他,比任何人都要痛心於這段歷史。

「縱觀如今天下大勢,除去各路義軍首領不談,余者惟四閥爾。貴閥暫且不論。獨孤閥,宇文閥,李閥,皆是依胡而起。其中獨孤閥,宇文閥倚楊廣而生,如今煬帝一死,彼等如喪家之犬,並無可慮。唯可慮者,李閥。太原李閥,於北地根基深厚,與胡人的關系亦是千絲萬縷。閥主李淵雖是喜好漁色,卻也頗有雄才。其有數子一女,個個皆是人中龍鳳,尤以二子李世民,更是少年英雄,前途不可限量。如今李閥已公然立國稱『唐』,李唐勢力迅速在北方做大,天下各大勢力望而生畏,李淵二子李世民用兵如神,招攬天下英才為其所用,甚為天下所忌憚,可以說李唐能夠有今天,李世民功不可沒。」

一番快語,似是有些口干舌燥。不由得拎起酒壇大飲了一口。

「不錯,其下少年英豪,能入得我眼的,惟李世民與閣下耳。」

宋缺飽含深意的望了一眼李憐花,微笑說道。

此時的李憐花根基已經非常深厚,自是可以入得宋缺法眼。要不然也不會對他另眼相看,要把宋玉致許配給他,以達到宋閥和瓦崗軍結盟的目的。對此,他自是心知肚明,只是口上並沒有說出來。長哈了一口酒氣,依舊是口若懸河。

「嗯,閥主卻是慧眼識英雄。在下愧不敢當。接著說,李唐得關中,笑納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糧草充足。兼之依險而守,端的是兵強馬壯,聲勢極大。有此龍興之地,本就是大興有望。只是他李家倚胡而起,日後若是有幸得了天下,卻不能客大欺主的話,屆時,恐絕非我漢人之福。在下不才,竊以為,我漢家江山卻也只能由我漢人統治。值此隋失其鹿,群雄共逐之際,正是我漢人建功立業,一統江山之時。在下雖是人微力薄,卻也想為了一己之志,漢室之福,爭他一爭。」

事實上,擁有著遠超這時代的見識,他已能站在一個超然的角度看待問題。無論李世民是什么人,都無法掩飾其算是個好皇帝的事實。

至於李世民一家是否有胡人血統,對此後世一直是爭論不休。而他也是毫不在意,對他來說,李閥只是他前進路上的一塊絆腳石。充其量是最大一塊,搬起來可能會相當吃力而已。但也是僅此而已。

這便是所謂的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

而此番在宋缺面前大放厥詞,大肆詆毀李閥,也只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以期博得宋缺的好感罷了。由此可見,這廝確實是無恥之尤,陰險至極。實已到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地步。

「李公子果然志向不小。」

聞及此言,宋缺毫不意外,啞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