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太原王公子(2 / 2)

資本大唐 北冥老魚 2174 字 2020-08-27

「咦,兄弟你怎么知道?」瘦商人奇道,他雖然常年走南方的商道,但本身卻是洛陽人士,關中話說的也十分標准,這個大漢怎么一聽就知道自己的底細?

「哈哈~,這還不簡單,要是兄弟你是走北邊的商人,怎么會不認識太原王公子?」中年大漢大笑著說道,那些和他一樣都是走北邊的商人聽到他的話,臉上也都帶著一種崇敬之色,這些人都是走南闖北的人精,很少能看到他們如此真心敬佩一個人。

「太原王公子?難不成是太原王氏?」有人立刻驚呼道,太原王氏可是世代門閥貴族,大唐有五姓七望之說,其中五姓就是指『崔、盧、李、鄭、王』,而七望則是指這五姓中最出名的七個代表,即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這七家子弟遍布整個大唐士林政堂,不少人都是身居要職,無論是在朝堂還是民間,都有著極大的聲望和影響力。

「不錯,王公子就是出自太原王氏,而且還是長房子弟,聽說他小時候聰慧非常,三歲識文七歲就會作詩,不到二十歲就考中了舉人,可惜不知道為什么,幾年前忽然對商賈之事感興趣,拋去自己舉人的身份,為王家打理起行商之事?」中年漢子先是得意,畢竟他一個身份低賤的商人,能認識一個王氏長房子弟,說出去實在是很有面子。不過到最後時語氣卻又轉為疑惑。要知道太原王氏族人雖然遍布天下,但族長之位卻一向出自王氏長房,按說出身如此尊貴之人,絕不可能做這些買東賣西的下賤事?

「洪老弟所言不錯,不過也多虧了王公子管事,從上任後一改往日王家坐地盤剝的霸道,不但將抽成從原來的三成變為一成,而且還出面將小商隊集結成大商隊一起行動,要知道北方草原可不太平,要是人少力弱,遇上那些窮瘋了的小部族,絕對會連人帶貨一起吞了,只有人多勢眾的大商隊才沒有敢打主意!」一個臉上帶著刀疤的老者緩緩說道,這老者鷹鼻深目,瞳孔發藍,顯然是一個西域胡商,不過關中話卻說的字正腔圓,比一般的漢人還要標准。

太原是北方商路最重要的樞紐,也是大唐與北方草原往來最頻繁的邊市,無論是大唐商人北上還是草原商人南下,都要經過太原。王家經過世代經營,現在太原雖然名義是歸大唐的官府管,但實際上卻是王家在掌管著太原,其中利潤最豐厚的商業更是被王家人牢牢把持,所有商品只要進入太原,都要經過王家的抽成,而王家則出面為各方尋找買家。

「就是,上次我的貨物讓鐵勒一個小部族搶了,幸好剛好王公子帶隊路過,當天晚上就帶人殺散了那個小部族,把貨物又搶了回來,我本來要把一半的貨物送給王公子的,可是人家就是不收,說我既然有王家的路引,那就一定會保證我們的安全。」又一個北方行商一臉感激的說道。

聽這幾人念叨王公子的恩德,其它受過恩惠的人也都忍不住了,紛紛講起王公子的高義,而那些走南方的商人也聽的津津有味,同時心中也在哀嘆,為什么這位王公子沒出現在南方商路上?否則哪里還用受那些土司和頭人的鳥氣。

正在大廳中正熱火朝天的議論著那位風度翩翩的王公子時,忽然大門光線一暗,又一行人走了進來。只見這行人為首的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生的唇紅齒白、劍眉星目,長相十分的俊美,年紀雖不大,但個頭卻並不比成年人差,身上的衣著飾品看似普通,但這些閱歷過人的商人卻發現,不管是衣服還是飾品,無一不是手藝精湛的匠人精心所制。

緊隨著少年身後的是兩個容貌秀美無比的侍女,一舉一動都帶著大家閨秀的端庄與秀雅,如果不看衣著打扮,根本看不出來是伺候人的侍女。最後面跟著的是四個身強力壯的護衛,腰間懸著橫刀,一雙雙冷漠中帶著殺氣的眼睛四下掃射,看樣子只要周圍有任何異常威脅到少年的安全,立刻就會引起他們的決死反擊。

看到少年一行人進來,剛才還在高談闊論的商人們立刻閉上了嘴,只要有點眼力的就能看出,這少年的身份肯定不普通,很可能是哪家的貴族子弟出來游玩,他們這些商人可惹不起,萬一哪句話不小心得罪了對方,那可真的是禍從天降,所以大家很有默契的一起閉了嘴。不過他們也在心中奇怪,剛才那位王公子的風度已經讓人感到折服,可這位少年無論是氣質還是舉止,感覺竟然比那位王公子還要高貴幾分,長安雖然是帝都,可沒聽說有哪家的家教能比的上名列五姓的王家啊?

「哎喲,小老兒參見六公子,您樓上請,上面都已經按您的吩咐准備好了雅座!」一看到少年進來,剛才在櫃台里一直笑眯眯的掌櫃的『嗖~』的一聲飛跑出來,一臉巴結討好的對少年說道。

「我說老劉,我也是這里的常客了,你不用每次見到我都這么誇張的迎接吧?」少年有些無奈的笑道,自己只不過是幫了對方一個小忙,可是這老頭就記在心上了,每次都熱情的過了頭,讓人有些接受不了。

「小老兒是真心感激六公子,若不是公子幫忙,我家小子哪里能出人投地啊?」掌櫃老劉臉上笑意不變,口中卻是十分真誠的說道。

這個少年自然就是李愔了,登仙樓里的人幾乎都認識他,不過李愔不喜歡別人叫他梁王,所以在外別人一般都稱呼他為六公子。今天是五王醉出貨的日子,他當然要來看看,反正督造院那邊有李義府等人看著,自己只要把握住大方向就行了,其它的根本沒他什么事。

「好了,老劉你還是留在這里招呼客人吧,我自己上去就行了!」李愔受不了老劉如此的熱情,急忙擺脫他走上二樓。老劉的兒子以前在登仙樓記帳,後來李愔看這小伙子為人機靈又好學,他督造院又人手緊缺,所以就給了他一個小吏的身份,調到督造院里幫忙,誰知道這位老劉掌櫃知道後,對李愔是感恩戴德,雖然一個小吏在李愔眼中並不算什么,畢竟小吏又不是官,也沒有品級,只不過相當於後世政府雇佣的臨時工一樣,但在老劉眼中卻不一樣,進了督造院那就是朝廷的人,再怎么說也比在酒樓里做帳房要強的多,甚至對於世代為王家打工的老劉家來說,就已經可以稱的上是光宗耀祖了。

二樓不同於一樓大廳,這里設置的都是一些雅座,所謂雅座,其實就是一套單獨的桌椅,周圍有屏風隔開,在二樓的四外角落里,還有樂師彈奏音樂,雖比不上三樓包間內的豪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今天就李愔一個人,沒必要獨自去占一個包間,所以就吩咐老劉給自己留一個靠窗的雅座,直接坐在那里就能看到旁邊商會的銷售情況。

文兒和畫兒服侍著李愔坐下,然後又讓伙計准備酒菜,不一會的功夫,酒菜就已經上來,文兒素手輕揚,給李愔倒了杯酒。李愔端起酒杯看著窗外,商會外面已經排起了一隊長長的人龍,那些都是下面的商人派去的伙計或仆人,排隊這種苦差事當然不用主人家親自去做。

正在李愔看著外面排隊的人群暗自得意,盤算著這次五王醉銷售帶來的龐大利潤時,忽然只聽旁邊一個帶著磁性的男中音說道:「小兄弟,看你器宇軒昂氣度不凡,在下太原王況,可否有幸與小兄弟並桌言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