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2 / 2)

資本大唐 北冥老魚 2096 字 2020-08-27

「大伯,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現在朝廷除了頒布了土地置換之法,而且還推薦用粗種之法。對田地不用伺候的那么精細,耕作之時的環節能省就省,再加上多用畜力,一個人能耕種的土地是以前的三四倍,算起來兩萬多畝地,也不過幾百個奴隸罷了,而且三叔換那么多土地,並不僅僅是當成耕地的!」看到三叔解釋的有點費勁,干脆自己搶著說道。

「哦。不種地那還能做什么?」商人有些好奇的開口問道。

看到大哥有些松動,胖商人和讀書人對視了一眼,然後才興奮的說道:「大哥,您可能沒看最近的報紙,報紙上都說了,遼東和高句麗那里礦產豐富,特別是其中的煤礦和鐵礦,已經被人發現了好幾處了,若是咱們置換的土地上,也能發現一處礦產,那咱們家還怕缺錢嗎?」

「開玩笑,人家說你就信?」對於報紙這東西,商人也聽說過,只是還沒來的及仔細了解。

「大伯,這你就不懂了,報紙可是齊王殿下辦的,上面的話幾乎字字真金,而且我還聽說,齊王府的人已經在高句麗那里發現了一個大鐵礦,而且是露天開采,儲量十分的驚人,現在長安城的不少世家大族,都在與齊王殿下商談合作開礦的事呢!」聽到大伯詆毀報紙,年青讀書人立刻一臉不悅的說道,他可是大唐日報的忠實讀者,幾乎是每期必看,而且他也一向將齊王李愔視為大唐皇位最適合的繼承人。

「齊王殿下!」一提起李愔,精明商人立刻精神一震,畢竟這位王爺可是商人心目中的財神爺,無論什么生意,只要與齊王沾邊,立刻就能大賺特賺。

「大郞,你既然知道殿下的招商,那能不能讓咱們家也參上一股?」精明商人一臉狂熱的拉住侄子的手問道。

一聽大伯的話,讀書人立刻一臉苦笑:「大伯,這個消息我也是聽一個同窗說的,人家是官宦世家,卻還沒資格參與,以咱們劉家的那點家資,怎么可能參與到這種大生意?」

商人剛才也是高興的過了頭,一聽侄子的話,立刻醒悟過來,急忙松開侄子,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過還是有些猶豫的問道:「三弟,雖說遼東和高句麗多礦,但萬一發現不了礦怎么辦,最後不是還得種地嗎?」

商人沒有發現,他現在的語氣已經暴露了自己的內心,顯然是已經同意了換地之事,而且想到換到的地可能有礦產,他已經不太滿足種地的那點收入了。

「大哥,這點我也想好了,能發現礦產最好,若沒有,那好田地就買些奴隸種,其它大部分的地,咱們也不用花大力氣開墾,而是建牧場,讓奴隸放牧,然後你在那里建個罐頭廠,牧場里出產的牛羊宰殺後做成罐頭,然後運到內地銷售,反正那里臨海,走海路也便宜!」胖財主十分興奮的說道。那么多的地,光放牧掙的錢,也比原來的兩千多畝下田收入多。

商人沒想到自己這個弟弟想的還真周到,無論置換來的土地做什么,好像都比那兩千多畝的下田來的劃算,這下他終於沒有了反對的理由,想了想只得說道:「好吧,反正當初父親把田地都留給了你,而且你又想的這么周到,那為兄也就沒有反對的理由,不過……」

說到這里,商業精明的眼睛掃了一下胖財主和年青的讀書人,有點不滿的說道:「不過大郞,這個主意可不像是你三叔能想到的,肯定又是你在搗鬼是不是?」

「嘿嘿,大伯不愧是大伯,就知道小侄的這點把戲瞞不過您!」讀書人聽後嬉皮賴臉的說道,這些天他通過報紙,了解了不少朝廷的政策,再加上報紙對遼東和高句麗的報道,使得他很快看到其中的機會,於是攛掇著老家里的三叔,將家中的田地置換出一部分,不過又擔心大伯不同意,所以才和三叔合伙演了這么一場戲。

就在這叔侄三人相談甚歡的時候,在他們身後靠窗的那一桌,卻有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坐在那里,聚精會神的將他們的談話全都聽到耳中,而在青年的對面,一個十歲左右的孩童也聽的十分認真。

「九弟,現在明白為什么我要燕北他們在報道高句麗戰爭中,加入那么多關於高句麗和遼東風土人情的描寫了吧?」青年忽然笑呵呵的問道,他自然就是我們的齊王殿下了。

「我明白了!」對面的李治點了點頭,「報紙在報道高句麗戰爭之時,卻費了不少筆墨描寫遼東和高句麗的礦產與肥沃,這看似無用的描寫,其實卻是十分關鍵的一步,讓那些讀報之人,在被高句麗戰爭吸引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之間,對高句麗的風土人情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那里能種什么糧食,又有什么樣的礦產,這樣在朝廷的土地置換法出台之後,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遼東和高句麗豐富的礦產和肥沃的土地,如此一來,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土地置換中去!」

「哈哈~,九弟說的不錯,不過在報紙報道的同意,我們還要堅定這些人去遼東的信息,所以我就派人探明了幾座礦產,而且公開招人入股,如此一來,更讓遼東和高句麗多礦成為事實,讓那些心有疑慮的人,打消心中的懷疑,而願意去高句麗那邊的人也會更多!」李愔一臉得意的說道。

「六哥,遼東和高句麗那里真的有那么多礦產嗎?」李治有點擔心的問道。

李愔一聽卻是笑了說道:「這些你自己回宮後去領悟吧,現在你跟我走,六哥今天要帶著見見真正的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