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蠶桑業與新城(1 / 2)

資本大唐 北冥老魚 1627 字 2020-08-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資本大唐最新章節!

聽到李愔忽然問出這么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旁邊的李恪則有些茫然的看向李愔,他雖然對謝縣令介紹的事不感興趣,但卻也從頭聽到尾,可是他卻想不明白,李愔是從哪里得出蘇州及幾個縣城稅收下滑的判斷?

不過謝縣令聽到李愔的問話後,卻是被震的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這才醒悟過來,站起身對李愔躬身一禮道:「齊王殿下真乃神人也,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本地及附近的稅收就出了一些問題,前段時間,蘇州的鄭別駕還召我們去議事,主要就是這個稅收減少的問題。」

聽到這里,不但李惲和李貞都醒來了,李恪更是露出一臉的關切,再怎么說,這里也是他的封地,稅收減少他也要擔上一定的責任,因此自然十分關切,而且李恪也十分奇怪,李愔為什么對蘇州比自己知道的還清楚?

聽到謝縣令的誇獎,李愔臉上卻沒有露出絲毫的得意,而是接著說道:「謝縣令,稅收減少這件事的緣由想必你比我們都清楚,所以還請你仔細講一遍吧!」

謝縣令雖然還是搞不清眼前的齊王要做什么,不過從對方的表現上,他卻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組織了一下語言後,將當地稅收減少的原因講了一遍。

其實這件事說起來,還和李愔有著有莫大的關系,甚至可以說,蘇州這邊稅收的減少。就是李愔一手造成的。這件事說起來話長,還要從蘇州本地的經濟狀況說起。

自春秋時期的吳國建立蘇州古城開始。這就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不但盛產稻米和茶葉。另外還有一項最重要的物產,那就是精美的絲綢,蘇州號稱絲綢之府,境內百姓幾乎家家都種桑養蠶,然後將收獲的蠶繭漂白抽絲,再經由南方女子細嫩的雙手。制作成一匹匹精美無比的絲綢,然後通過商人販賣到四方,甚至連極西之地的東羅馬帝國,上層貴族之間也以穿絲綢為榮。

毫不誇張的說。絲綢的幾乎占據著蘇州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本來絲綢這種貨物,無論哪里都是緊俏的東西,蘇州也從來沒有為絲綢的銷路操過心。但是這種情況卻在去年發生了改變,隨著李愔在紡織行業上的巨大投入,再加上棉花的來源日益充足,越來越多的棉布流向市場,開始擠壓其它布料的生存空間。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棉布紡織技術比較原始,紡出來的棉布十分粗糙,也只比麻布有優勢。所以搶占的也只是麻布的市場,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進入紡織產業,再加上李愔在背後的推動,紡織技術的更新換代十分迅速,短短的時間內,棉布的質量已經上升了數個台階,現在的棉布質地也越來越細密光滑,已經開始和絲綢搶奪高端的布料市場。

其實相比較而言,絲綢的質地與光滑度都不是棉布能比的。所以富貴人家的主要衣料還是以絲綢為首,甚至連一些中等人家,也都是以穿絲綢為榮,所以無論棉布再怎么精美,都無法撼動絲綢這種頂級布料的地位。

但上面所說的僅僅是指大唐國內,大唐生產出來的絲綢只有一少部分是用來在國內銷售的,大部分絲綢其實是通過海運或陸路向外銷售,比如以長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雖然這條路上的商品並不僅僅是絲綢,但絲綢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可是隨著棉布的崛起,北方的商人忽然發現,他們根本不用再千里迢迢跑到南方,然後求爺爺告奶奶的想多訂購一些絲綢,在自己的身邊,就有大批價格更低,而且比絲綢更加耐磨耐穿的棉布,這些棉布被商人通過絲綢之路運出去,雖然賣出的價格比絲綢低一些,但因為本來成本就低,相比較之下,還是棉布帶來的利潤更高。

也正是看到這種情況,北方絲綢之路上,棉布慢慢的取代了絲綢,成為大唐對外的主打產品之一。北方銷路受阻,對絲綢生產的打擊可謂是十分巨大,雖然南方的海運也能解決一部分的銷路問題,但因為航海技術的限制,還是有一部分絲綢積壓下來。

絲綢銷路的不暢,自然引起一連串的惡果,首先是采購絲綢的商人減少,導致絲綢降價,絲綢價格一降,對蠶繭的的收購價格自然也會隨之降低,蠶繭賣不上價,使得以養蠶為生的蠶農瀕臨破產,越來越多的人吃不上飯。比如謝縣令來之前要解決的春荒問題,吃上不飯的大部分都是蠶農,倒是海邊的這些漁民並沒有受太大的影響。

養蠶業受到打擊,蘇州做為絲綢的主要產地之一,自然深受影響,蠶農是一方面,另外稅收自然也困難了許多。說起來大唐的稅收比較復雜,比如有租庸調、地稅、戶稅等等,不過在初唐時期,主要還是租庸調的稅收,這個稅其實可以算是人頭稅,就是每人每年交的稅都是固定的,按說這種稅收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現在蠶農連飯都吃不上,自然無力交稅,因此這個主要稅種收不上來,蘇州的稅收自然大受影響。

謝縣令講完之後,李恪一臉郁悶的看向李愔道:「六弟,原來我封地的稅收減少,都是因為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