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重操捕奴業(2 / 2)

資本大唐 北冥老魚 1592 字 2020-08-27

短短幾天時間,陸青已經掃平了五個部落,抓捕了一萬多名奴隸,全都經燕北之手送到了基隆,然後再由李愔出面,組織各個種植園的人進行拍賣。賣奴隸這種事李愔在登州時就做慣了,不過一般都是由燕北出面,他則在背後策劃,這次雖然是第一次由幕後轉到前台,卻也做的有模有樣。

捕奴販奴這種事並不是李愔發明,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出現了捕奴行為,大唐捕奴業本來也十分興盛,新羅婢、昆侖奴都是供不應求的高檔貨。不過捕奴販奴這個古老的行業,卻是在李愔手中被真正的發揚光大,無論是北方草原還是東北的高句麗三國,繁榮的捕奴業背後都有李愔的影子。

只不過隨著高句麗的滅亡,登州的捕奴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瘋狂後,現在已經開始下滑,對此李愔不得不尋找新的奴隸來源,其中之一就是營州以北,也就是後世東北省地區,那里聚集著契丹、奚,以及女真的祖先靺鞨等民族,這些少數民族被唐人統一稱為胡人。做為一個穿越者,李愔深知這兩個民族給後世中原王朝帶來的危害,特別是女真族,他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發展起來。

所以經過他指導,再加上安東都護張儉從中幫助,不少登州的捕奴隊已經進入到營州以北,開始和當地的唐軍狼狽為奸,明里暗里捕捉當地的胡人。只不過那里只是李愔計劃中的奴隸來源之一,另外還有一個奴隸產地等著他去開發。

不過登州那里的奴隸卻只能供給大唐國內,而且也是勉強支撐,根本沒有多余的奴隸分出來。可是現在李愔要在流求大島上搞甘蔗種植園,就必須要大量的人力,只靠移民和雇佣當地的土人肯定不夠,而且雇佣也會加重種植園的成本,所以幾乎所有的種植園主都想到了購買奴隸。

可是奴隸並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流求上的土人有限,而且為了島上的穩定,並不適合大量的捕捉,否則挑起土人的仇恨,四處和李愔搗亂的話,那絕對是件得不償失的事。至於那八個部落,則是他們先惹到李愔,所以捕捉他們為奴先站在了道義的至高點,再加上又有其它土人的參與,倒也不用擔心。不過只靠這點奴隸,顯然無法滿足島上的需求。

「崔檢官,你明白本王的意思了嗎?」李愔在基隆的齊王府內,殿上只有他和崔巍兩個人,而李愔正在一臉嚴肅的對崔巍問道。

「啟稟殿下,屬下明白!」崔巍一臉興奮的說道,「殿下是想讓下官出面,組織島上歸降過來的那些亡命之徒,成為流求島上的專業捕奴隊,然後去爪哇等地捕捉奴隸,以此補充島上的勞力缺口。」

「不錯,這件事對流求的發展極為重要,你可千萬不要讓本王失望才好!」李愔笑呵呵的說道,雖然這個崔巍因為有崔玉和崔夢雪的關系,讓李愔十分的重要,不過對於他本身的才能,李愔還是有些不放心,所以才把這件先給他,也算是一個小小的考驗吧。

崔巍顯然也明白這是李愔在考驗自己,而且他也從崔玉那里知道一些消息,知道眼前這位齊王十分看神流求,所以這里遲早都需要有人治理,而那位陸青雖然才能也不錯,但畢竟是個領兵之人,以齊王殿下如此聰慧之人,自然不會讓一個人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也就是說,到時肯定需要一個最高的行政長官管理流求,而以現在的這種情形來看,自己無疑是最有可能也最有資格坐上那個位子的人。

崔巍想到這里,心中不禁更加激動,自從去年被發配流求後,他以為自己的仕途就這么毀了,甚至連性命都可能丟在這里,可是沒想到峰回路轉,流求雖然荒蠻,但卻得到齊王的看重,日後的發展更是不可限量。而自己的前途也遠比在大唐做那個刺史要遠大的多。

李愔看著下面滿臉喜色的崔巍,也不由得點了點頭,和這種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力,只要自己起了個頭,人家就能猜到自己下面的安排,難怪這個崔巍能做上一州刺史的高位?

送走了雄心勃勃的崔巍之後,李愔卻一個人坐在殿上沉思起來。來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見到了舅父楊暕,然後把他的勢力整合起來,現在流求的外圍已經全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內部雖然還有些土人,但卻不足為患,隨著流求的發展,肯定會一步步的蠶食土人的生存空間,所以他們要么融入漢人的生活,要么就是被大勢淘汰掉。

另外種植園也正在亂中有秩的發展,捕奴的事自己剛剛安排下去,不過這些卻還遠遠不夠,流求島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只不過這個問題卻超出了李愔的能力之外,必須等外出的王安回來,然後兩人商量過後,才能最終的確定下來,算算日子,王安也應該快要回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