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風議郎(2 / 2)

資本大唐 北冥老魚 1544 字 2020-08-27

崔二的所謂風議郎,其實正是武媚娘手中情報組織的外圍成員,這些風議郎的成份五花八門,開店的、賣菜的、殺豬的等等什么人都有,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為誰工作,只知道每天將聽到看到的消息上報,然後按照情報的價值,每月領取豐厚的報酬,其中崔二能寫會算,所以算是風議郎中比較重要的成員,他提供的消息也比較受重視,經過刪減之後,可以直接送到楊十手中。

楊十將崔二和其它一些風議郎送來的消息整理了一遍,然後又送到王宮之中。金城的王宮本來是李愔居住的地方,不過後來李愔離開後,這里就空置下來,而今天李佑來到金城,以他的身份,住在王宮里倒也合適,只可惜他身上的王爵丟了,李愔只得給他封了個總督之職,雖然沒有爵位,但至少官位極高。

楊十的情報送到王宮里,但卻不是給李佑的,說起來李佑這個總督只是掛個名字,李愔根本不會真的讓他掌權,而李佑也不會真心幫李愔,所以這次李佑來金城,除了他們一家外,另外陸洪也跟著一起來了,他暫時充任李佑的副手,全權處理北韓和中韓的所有政事。

金城王宮已經被改為總督府,前半部是各級官吏辦公的地方,進進出出的人不在少數,而在最中心的一處房屋中,陸洪坐在椅子上正在處理政務,當他看到楊十送來的情報後,疲憊的臉上卻露出一絲笑容,口中也是自言自語道:「看來以蜀王擔任總督一職,以此來安定新羅故民之心的計策,總算是起了效果。」

當初李佑被發配到泗沘見到李愔,李愔知道這是李世民不想殺兒子,所以把李佑送到自己這里避難的,所以無論他再怎么不喜歡李佑,卻也不能真的拿他怎么樣,最多是給對方點臉色看,可最後還是得好吃好喝的養著。不過陸洪卻認為李佑有大用,然後將原因講了出來。

原來據陸洪得到的情報,北韓和中韓,也就是原來的新羅故地,最近情況有些不穩,當初李愔之所以能控制住新羅,主要就是靠著和金勝曼的聯姻,然後又借著新羅飢荒,以糧食來安定民心,不過現在飢荒已經過去,而且新羅的國號和女王都還在,再加上李愔這段時間一直專注於南韓的發展,畢竟那里離登州最近,所以這讓新羅人對故國念念不忘,甚至已經有了一些不穩的跡象。

對於這種情況,陸洪分析出原因後,立刻就想到了應對之法,那就是派一名重量級人物坐鎮在金城,最好是李愔的至親之類的,以此來鎮定人心。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比如李世民就把幾個兒子分封到控制力比較薄弱的南方為王,就是出於這種目的。

不過李愔的身份特殊,老爹是皇帝,兄弟也都是親王,至於兒子,更是還沒有生出來,只有一個才剛剛滿周歲的女兒,根本無人可派。但正所謂天隨人願,陸洪正在為此事發愁之時,卻沒想到李佑卻從天下掉下來,所以他立刻找到李愔,希望把李佑派到金城來坐鎮,而李愔聽到陸洪的分析後也覺得有道理,所以也就同意下來。

不過北韓和中韓是兩個州,李佑卻只有一個,所以派李佑做哪個州的刺史都不合適,最後李愔想到總督這個稱號,所以干脆就封李佑為兩韓總督,代他管理北韓和中韓兩州。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真正管理兩州的,卻還是他派去的陸洪,以後若是陸洪回來,也只會由兩州的刺史管理,李佑根本插手不了當地的政事。

而現在楊十送到陸洪的情報也已經證明,以李佑擔任總督這條計策已經起到一定的效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民心,不過對於這些新羅人,卻不能這樣一味的安撫,只有等到他們把倭國滅掉之後,再挾著勝利之勢,將抽調出去的軍隊駐扎回來,到時北韓和中韓將再無人敢不服齊王府的統治。

想到這些,陸洪的臉上終於露出了幾分微笑,同時又給主管工商業的部門下了條子,讓他們催促工廠全力生產各類食品、布料等,為將來的倭國之戰做好物資准備。

而就在陸洪緊張的處理著兩州政事的時候,總督府後半部分,也就是李佑一家居住的地方,卻有人正在大發雷霆。

「呯!」一支從大唐運來的珍貴花瓶被李佑一下子摔到地上,化成千萬道碎片四處飛濺,大殿中的侍女仆人也都是嚇的臉色蒼白,他們都是跟著李佑的老人,深知這位五皇子的脾氣,所以在李佑發脾氣時,根本沒有人敢上前勸一勸。

等到李佑的脾氣發的差不多了,這才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氣呼呼什么話也不說,不過就在這時,大殿的門口忽然又來了一隊仆婦,擁著中間的一個婦人,而婦人手中還牽著一個四歲的孩子,正是李佑的妻子韋氏和他的兒子李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