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毫無懸念的戰爭(2 / 2)

資本大唐 北冥老魚 1552 字 2020-08-27

西哥特王國這次集結的軍隊超過十萬,幾乎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軍隊全都集結起來,另外在他們統治中心的北部地區,還有一支更加龐大的軍隊正在集結,因為他們也已經從羅馬人和大食人那里得知,大唐是一個多么強大的國家,軍隊是多么的強大,所以他們根本沒有信心能一舉擊敗李恪。

西哥特人的大軍不敢靠近海岸,這讓李恪的五萬大軍可以從容登陸,然後排好三段式的軍陣,十幾支軍隊以弧形交替前進。

西哥特人是日爾曼人的一支,而且戰斗風格以狂暴著稱,不過他們與西羅馬帝國交戰多年,後來又占據了伊比利亞半島,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都深深的受到羅馬的影響,比如李恪現在見到的西哥特軍隊,他們排列的就是一種和羅馬方陣相似的緊密隊形,而且前面幾排士兵背上,也背著用於投擲的標槍,反而用於遠程攻擊的弓箭卻是很少。

看到西哥特人的這種軍陣,代替李恪指揮軍隊的王方翼卻是面帶冷笑,這些西哥特人還處於冷兵器時代,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火器,以他們這種陣形對上自己的火槍,簡直就是扎堆送死。

「轟~轟~轟~」兩軍對壘之後,依然是火炮開路,炙熱的彈丸發出凄厲的嘯聲,帶著巨大的動能沖進西哥特人的隊伍,而且因為地面比較堅硬,因此彈丸落地後會幾次彈跳,結果帶著一道血肉組成的壕溝,無數士卒死傷慘嚎。

西哥特人雖然經歷了上次被李恪炮轟港口的教訓,但是這次調集的大軍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見識到火炮的威力,因此在第一輪火炮中,這些士卒就被打傻了。雖然他們在之前就已經被告知,對方有一種十分厲害的武器,但是火器表現出來的威力,卻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范圍,甚至大部分人都升起一種不可抵御的念頭。

以熱武器對陣冷兵器,而且還是火槍火炮齊全的情況下,哪怕是西哥特人的軍隊數量多出一倍,但是這種戰爭形式在一開始時,就注定是一邊倒的情況。

真正死在火炮下的士卒其實並不是很多,但是殺傷場面卻是極為血腥恐怕,這讓西哥特士兵為之膽喪,甚至有些人更是被嚇的轉身逃跑。接下來王方翼指揮著火槍兵前進,一排排的火槍接連不斷的射擊,這讓排列緊密的西哥特軍隊連逃都沒辦法逃,士兵像是被割的麥子一樣,一層又一層的倒下。

說起來這些西哥特士卒中,大多數都是後世西班牙人的祖先,想必在後世時,西班牙人憑借著火槍屠殺印第安人的情形,應該和現在李恪的軍隊用火槍屠殺他們差不多,只不過這些西哥特軍隊比印第安人要強的多,最少他們手中拿著的是金屬武器,而不是開了鋒的石頭。

可惜無論是金屬還是石頭,在犀利的火槍面前都是一樣的,這種以化學能轉化為動能的先進武器,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哪怕他們身上穿的鎧甲可以抵擋弓箭的射擊,但卻擋不住那枚小小的彈丸。

也正是因為武器上的巨大差距,所以西哥特軍隊僅僅抵抗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全面崩潰,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全都喪失了抵抗的意志,要么是飛快的逃跑,要么是當場跪下投降。李恪現在手中正是缺人的時候,因此對於這些投降的戰俘,他也沒有讓軍隊濫殺,而是准備在戰後整編一下,雖然他們的戰斗力不行,但做為炮灰之類消耗品還是可以的。

接下來就是簡單的追擊,只可惜李恪渡海而來,船上的空間有限,所以無法運馬匹過來,這使得他的部隊機動性不強,再加上對這里的地形也不如西哥特人熟悉,因此在最後的追擊中,戰果並不是很大。

經過戰後統計,李恪這邊的傷亡微乎其微,反觀西哥特一方,卻是被當場擊斃四千多人,俘虜三萬有余,其它大部分都逃掉了。這讓李恪是大乎可惜,同時派人催促李愔提供的後勤人員,讓他們抓緊時間運一批馬匹過來,好讓他裝備一支騎兵。

與西哥特人的第一場陸地上的戰役,以李恪的完勝結束,同時他也向地中海地區的各個勢力,顯露出自己鋒利的獠牙,以及無可匹敵的實力。這不但引起了西哥特王國的慌亂,同時也讓東羅馬帝國對李恪更加重視起來,甚至就在李恪整合隊伍,一步步的在伊比利亞半島向北推進的時候,一支東羅馬帝國的使者隊伍也來到了伊比利亞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