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 2)

雖然不是侯府血脈,可到底與言兒一塊兒長大,對他的感情是真摯的,半點沒摻假。要不能舍命相救?要不能擔心成這樣?

思及此處,老太太對虞襄的成見與隔閡瞬間去了十之五六。

「言兒無事。」她軟著嗓音開口,「昨日你做了個噩夢,因此死活不讓言兒出門,夢里都看見什么了,跟祖母說說。」

虞襄高懸的心一下子落到實處,見老太太追問,便詳細的敘述起來。虞品言今年虛歲十六,剛踏上仕途,且他行事狠辣,樹敵頗多,效忠的人又是當朝太子,日後指不定會遇見多少劫難。倘若虞家人對她的話不重視,還當她胡攪蠻纏無理取鬧,下次虞品言可就沒這么好的運氣了。

老太太聽完思慮半晌,低聲問道,「你果真看見許多銀錠子掉進江里去了?」

虞襄十分篤定的點頭。

老太太繼續愣神,足有一刻鍾才從緩過來,摸摸虞襄通紅的眼角,柔聲道,「好孩子,因為擔心你哥,所以一晚上沒合眼吧?葯喝了么?飯食可曾用過?」

虞襄搖頭,「不知道哥哥安危,我不想喝葯,也吃不下飯。」

「好孩子,好孩子……」老太太表情十分動容,連連拍撫虞襄發頂,「喝了葯,吃了飯,趕緊睡一覺。累著你了。」

馬嬤嬤親自去廚房給二小姐熬葯做飯。

老太太陪虞襄用完飯,見她頻頻打呵欠才起身離開,行至門口忽又回頭,認真叮囑,「襄兒,日後再做類似的夢,一定要告訴祖母,別悶在心里。」

虞襄點頭答應。她自然不會悶在心里,虞品言可是她唯一的護身符。

老太太這才心滿意足的走了,瞥見跟隨在身後的翠屏翠喜兩人,慎重交代,「日後好生照顧小姐,缺什么只管來找馬嬤嬤要。小姐若不肯喝葯吃飯,你們得勸著,再像今日這般放著不管,你們也不用在侯府里待了。」

翠屏翠喜低聲應諾,等一行人走遠方抹掉額頭的冷汗,面面相覷。老夫人這是怎么了?怎一夜之間態度大變?

老太太回到正院,跪在佛龕下念了一會兒經,這才松開緊綳的心弦。

馬嬤嬤攙扶她起身,又端來一杯熱茶,等她坐定後方湊過去詢問,「老夫人,小姐這夢究竟怎么回事兒?」

「這是菩薩給襄兒預警了。」老太太用杯蓋慢慢撇著浮茶沫子,神情恍惚,「若言兒他們沒停下,反直接沖過去,夢里的場景就會變成現實。那些銀錠子想來便是太子攜帶的賑災銀,少說也在這個數……」她伸出一只巴掌。

「五萬兩?」馬嬤嬤齜了齜牙

「五百萬兩,也許更多。」說到這里,老太太又出了一腦門的冷汗,喟嘆道,「幸虧襄兒提點一句,言兒沒硬沖過去,否則不但命沒了,整個侯府也要跟著吃罪。五百萬兩,抄了家底兒也賠不起!」

虞襄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哪里知道言兒出門辦的是什么差,又哪里知道太子帶著賑災銀?但她偏偏夢見了,且描述的那般細致,彷如身臨其境。到此刻,老太太對她的話再無半點疑慮。

馬嬤嬤吸了一口涼氣,驚恐萬狀的低喊,「五,五百萬兩?我的娘哎!多謝菩薩保佑,多謝菩薩保佑!」侯爺身死,侯府抄家,他們這些奴才也沒活路了!這次真是僥天之幸,僥天之幸啊!

馬嬤嬤沖佛龕拜了拜,低聲呢喃,「侯爺說得對,小姐不是什么喪門星,分明是他的福星。老太太,您瞅瞅,短短一月,小姐便幫侯爺避開了兩次死劫。這也忒玄乎了,若不是福澤深厚之人,菩薩豈肯托夢示警……」

老太太沉默半晌,終是揮手道,「把我庫房里的兩匹鮫菱紗和那株百年老參送去給襄兒。她是個好的。」心是好的,只這事兒處處透著詭異,是福是禍,且再看看吧。

「哎,老奴這便去!」馬嬤嬤不假手他人,親自去辦。這兩樣東西都是御賜之物,價值連城,老太太自己都舍不得用,反倒全給了小姐,可見這回真嚇著了。

翠屏翠喜見老太太猛然間對虞襄重視起來,雖心中不忿,到底不敢再像以前那般放肆。

------------------------------------------------

原本的歷史軌跡:太子前往三門峽賑災,半途遇山崩,雖僥幸不死,卻丟失八百萬兩賑災銀,狼狽而返。言官彈劾太子不仁,觸怒上天降下天罰,累及數萬萬災區民眾。皇帝震怒,命太子前往皇陵懺悔,三年不得入朝,又命四皇子籌措銀兩再去三門峽。四皇子行事沉穩,能力卓絕,將賑災事宜處理的盡善盡美,無一紕漏。九月底,帶萬民傘歸京,聲望大振,而太子則日漸沉寂。

永樂侯遇山崩,重傷而歸,將養數月才好。皇帝遷怒,雖未降爵,卻捋去他所有實職,棄之不用。侯府老太君盡數變賣家產抵罪,終究無法挽回侯府聲譽。永樂侯不得不投軍,以性命博取一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