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2 / 2)

那和尚將包裹交給沈元奇,暗示性的摸了摸縫邊,然後告辭離開。沈元奇迫不及待的拆開線頭,取出三封信一一閱覽,表情由焦急變成不敢置信,緊接著變成恐懼。

不等他回神,管家飛快跑進來,附在他耳邊將虞將軍身隕烏江的消息說了。原來先頭那匹快馬是西疆急報,帶來的正是這一噩耗。

身隕烏江,這情景與妹妹信中描述的一般無二。而那時妹妹人在京城,事情也還未發生。難道世上果真有人能預見未來?亦或是上天降下預警?那么有關於太子府和永樂侯府被查抄的夢也不能不信了。

沈元奇將自己那封信扔進火盆里燒掉,拿著另外兩封出了門。因事關重大,不能耽誤,他先去了太子府求見。

太子與他私交甚篤,二人時常小聚,倒也不怎么打眼。沈元奇求見之時太子剛從宮中回來,兩人在書房坐定,太子得了沈元奇暗示,將下人全都遣走,低聲問道,「你是為了易風而來?可是襄兒擔心了?孤已求父皇頒下聖旨,命西疆諸軍全力搜救易風。他是我大漢百戰不殆的猛將,不會死在區區西夷人的手里。」

沈元奇沉默點頭,指尖攏在袖中,反復摩挲那封信,終是拿出來說道,「卑職確是為了虞都統而來,卻也並非只為他而來。此事說來玄妙,還請太子過目。」

虞襄在信中詳述了三個夢境,然後將之全部推到苦海大師頭上,言及自己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趕赴西疆,路途中發現夢境成真,反復思量之下決定將此事如實告知太子,好叫太子多加防備。

太子看後久久不語,敖平率領龍鱗衛抄撿太子府;太子府中私藏龍袍;易風的書房里搜出通敵叛國的罪證,這一樁樁一件件簡直太令人難以置信,卻又顯得那么真實。

沈元奇見他神色變得陰沉,正欲開口勸慰卻見他猝然起身,不顧外人在場就打開書櫃後的暗門,在許多私密之物中翻找。

太子的呼吸聲十分沉重,像一只負了傷卻不得不奮力奔逃的猛獸,少頃,那粗重的呼吸戛然而止,翻找的動作也猝然停頓,他慢慢轉身,手里捧著一個錦盒,盒蓋已被打開,里面閃爍著耀眼的金光,正是獨屬於龍袍的明黃色。

沈元奇目瞪口呆,好半天回不過神來。

「好啊,易風在時孤這府邸連只蒼蠅都進不了,易風一走,竟連如此要命的東西都進了孤的書房。這背後之人果然神通廣大!」太子冷笑,漆黑的眼里隱隱浮動著殺氣。

他沉吟片刻,繼續道,「易風的侯府管制之嚴不在太子府之下,背後那人竟然能將這些東西放入孤與他的書房,可見早已買通了我們身邊最親信之人。」此言既出,卻是完全相信了那三個夢境。

「太子,眼下該如何處理此物?」沈元奇面上鎮定自若,心里卻在暗暗苦笑。為了妹妹,這潭渾水他是不得不蹚。

「如何處理?自然是交給父皇。至於虞家那邊,你且不要報信,孤倒要看看背後之人究竟想干些什么。」太子關上盒蓋冷聲而笑。

好一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趕在幕後之人發難前密報皇上,由明處轉為暗處,由獵物轉為狩獵人,也只有深受皇上信任的太子才敢如此坦盪行事。

沈元奇放心不少,提醒道,「若是那人動作起來,侯府皆為婦孺,怕是會受牽連……」若非妹妹一再要求他照顧老太太和虞思雨,他必不會開口。

「婦孺就更不會有事。沈大人有所不知,當年老永樂侯曾用皇祖父的一塊免死金牌換取了『罪不及婦孺』的承諾,事情鬧開,侯府家眷不會受到牽連。待孤與父皇揪出幕後黑手,自會還易風一個清白。」

太子思忖片刻,補充道,「此事亦不會牽連襄兒和苦海大師,孤只說捉住身邊一個奸細,僥幸問出這等驚天隱秘,什么信件什么夢境,孤全然未曾聽過。搜尋易風的事也不會因此而停頓,孤這便遞下話去,生要見人死要見屍。襄兒那頭孤另外派人去尋,絕不會泄露一絲半分壞了她閨譽。孤如此安排,沈大人可覺得放心?若是還有什么顧慮敬請開口。」

太子布置的如此周全,倒叫沈元奇無話可說,立時起身告辭。太子心中焦急,也不挽留,等他一走就躍上快馬往禁宮疾馳。

永樂侯府

老太太得了孫子命喪烏江的消息,已經嚇暈在榻上。剛被馬嬤嬤掐醒就嚎啕大哭起來,「是我害了言兒啊!我若是早點想到他那英年早逝的命數,必不會把襄兒趕走。我若是不把襄兒趕走,他也不會遭遇不測!都是我的錯啊!」

她一邊哭一邊捶胸頓足,拔下頭上的金釵便要往手腕上劃,被馬嬤嬤死命抓住。

「快,快去沈家把三小姐找回來!快去啊!」她一疊聲兒的催促晚秋,末了附在老太太耳邊低語,「老夫人,這怎是您的錯?苦海大師說了,他兄妹二人命數相克,若是居於同一個屋檐下,便只能存活一人。侯爺不是您害的,是被那天煞孤星給克的!」

為了打消老太太尋死的心,她毫不猶豫的將過錯全推到虞妙琪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