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七輛中軸線上的馬車(2 / 2)

仙魔變 無罪 1400 字 2020-06-14

接下來,剩余黑巾馬車齊動。

宮門轟然打開。

一些內侍都是面色蒼白,身形微顫的站立在宮門兩側,不敢有一人相阻。

七輛龐大威嚴的黑金馬車並排齊驅,沿著雲秦皇城的中軸大道,沿著金色的蟠龍地磚前行,行向金鑾大殿!

整個中州皇城的建造,主軸大道,本身便都是按九乘齊驅而設,但平日里這些黑金馬車極少聚合,都是故意錯開了時段,此刻雖只是七輛,但並架齊驅在晨光中的皇城中軸大道上,卻是分外的驚心動魄。

一名頭發如雪的老臣,看著這樣的景象,一時震撼,一時感嘆,卻是忍不住發出了一聲莫名悲鳴,「迫得太緊啊。」,面上老淚瞬間縱橫。

在他腦海的畫面之中,上一次出現黑金馬車齊驅,已然是十八年前。

十八年後,再現這樣的場景,雲秦卻是風雨飄搖,九輛馬車,現在只至七輛。

不少像他這樣的老臣,眼睛已然看不清楚,心中卻是清楚。

黃家的根基來自直臣,來自民意,來自地方清流,黃家老人病逝,接下來黃家是皇帝借替太子報仇,討伐聞人蒼月的洶涌民意層層削弱,直至今日,黃家氏族及門生之中,就連能夠進入金鑾殿議事的都一個不留,全部被調任至邊疆或者偏遠行省。

聞人家靠的是前朝根基,在於聲望和老臣支持,然而聞人蒼月逆反,雲秦皇帝不正視聽,借勢用之,直接便讓聞人家聲望無存,接下來一些老臣又在直諫和反對南伐事上死去的死去,告老的告老,聞人家也不可能重返這中州皇城之中。

在許多和頭發如雪的老人一樣的老臣心中,這江家,本身一直都是幫著長孫氏,扶著長孫氏,是始終向著皇帝這一方的啊,怎么到了今日,竟然會被逼到了這樣的地步?今日殿前,又將生出什么樣的禍事?

…….

七架龐大的黑金馬車沿著皇城中軸線滾滾向前。

不少官員,尤其是位於前列的官員,在片刻之間,便都是或仰頭,或咬牙,或握拳,下定了決心,邁步朝著宮門行去。

這個世界對於林夕而言最為可貴的是民風的淳朴,到處可見的真誠。

而對於朝堂,這個世界最為可貴的是,在一些時刻,總有一些脊梁骨比較硬的人,敢不計生死的站出來。

「不要進!」

然而就在這些人准備抗皇命,試圖盡自己的力,改變一些對國不幸的事之時,站在百官最前的文玄樞平緩而堅定的出聲,「顏面!更亂!」

在喝止這些官員之後,他只是簡單的吐出了四個字。

但這四個字,卻讓一些甚至准備不顧他的阻攔的官員,都停了下來,焦急而悲哀的垂下了頭。

皇帝是需要臉面的。

作為皇帝,比任何人都需要臉面。

無論江家有什么辯駁,皇帝和江家都已經是徹底撕開了臉面。

更多人看著皇帝的憤怒,看著皇帝的失態,反而會令事情朝著更不利的狀況發展。

其余的六架馬車在這個時候同時進入,便代表著一種態度…他們進去,也不可能比這六輛馬車起的作用更大。

所以不管他們平時對於文玄樞是什么看法,他們也根本不可能知道文玄樞此刻心中的真正情緒,但至少所有這些官員都認同文玄樞此刻的做法是最為正確的。

文玄樞深吸了一口氣,在心中告訴自己這是已經預料中,且必然會發生,在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之前,這些都不是值得欣喜的事情,在保證自己不會有任何可以被察覺的真實情緒流露之後,他肅冷的轉頭,看著身邊的中年官員。

站在他身邊的中年官員,是冷秋語的父親,也是已經入主重重帷幕之後的人,絕對有資格此刻跟著那七輛馬車一起進入。

此刻,他可以不在意身後那些百官的態度,但他必須在意站立在他身側的這名官員的態度。

讓他真正有些欣喜的是,他看到身旁這名官員,沒有動步,只是依舊沉默的肅立在他的身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