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章 目標(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3173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聽說了嗎?那些丘八爺要去法蘭西幫洋人打仗了。」

「法蘭西?就是在招工的地方?」

「是啊,廣州、香港和南洋那邊的報紙全都在說這事,聽說是楊司令親口下的命令,准備派百萬大軍,還要御駕親征呢。」

「放你娘的烏拉屁,御駕親征?你當還是滿清國呢。」

「那有啥?現在全國上下誰不知道大總統就是皇帝,楊司令就是太上皇。太上皇御駕親征有啥不行?」

「得得,這有啥好爭的。倒是派兵......是真是假?好不容易過安穩日子,又要打仗不是自找沒趣嗎?再說了,庚子年八國聯軍那會這些洋鬼子可沒少禍害我們,幫他們打仗這不是拿咱的命和貼洋鬼子冷屁股嘛!會不會是見到日本人在楊司令手下吃了癟,眼看到現在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出就故意下個套害我們吧?」

「別胡咧咧,我那個侄子上月剛從日本回來,聽說洋鬼子本意是要日本派兵幫他們,可小日本如今自身難保,大街上天天有人抗議派不出兵,所以就想拉著咱入伙。」

「這可糟了,我家二小子已經去法蘭西船廠當工,這要是打起來豈不是……擔憂、焦慮、詫異、看戲。即將再次迎來農歷新春之際,無數種心情夾雜在關於中國將向歐洲派兵的流言中不可自拔,消息開始在全國茶館酒肆飛速傳播,人們越說越玄,最後好事者還編出洋人要送給楊司令幾百個工廠,幾十個西洋美女換取百萬大軍的謠言。

謠言歸謠言,這段時間的遠東卻難得安寧。日本510暴動的余波還未散盡,由於始終找不到合適人選最後竟然搞出了一個臨時皇族內閣,由閑賦在家的閑院宮親王出任臨時首相直至政治角逐結束。日本皇室在國內的威望還是足夠的,所以陸海之爭。首相之爭等等都從激烈沖突轉為暗里較勁,至於元氣大傷的憲政會卻因為實在沒人已經無望獲得下任首相提名。

但在英美眼中,出現一個皇族內閣卻是日本民主化的嚴重倒退,所以歐洲與日本的關系並沒隨著金剛號前往印度洋巡邏而改善。暫時無力的國家也影響到雄心勃勃的日本海軍。除了寥寥幾艘軍艦外再也看不到往日太陽旗橫行的畫面,反倒是民國海軍一改消極防御策略,主動出擊填補東北和西南太平洋勢力真空,尤其是駐扎在三都澳的第二艦隊更是時常出沒昔日較少去的南洋海域為商船護航。

整個15年下半年至16年春,遠東地區最大的事件無疑就是中國政府向法、俄輸出勞工和中意法三國在奧匈帝國卡波雷托cnl船廠事情上的協作。

上海公共租界美國領事館內,有著一臉絡腮胡的新任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站在窗前靜靜望著兩艘搭載三千余華工的遠洋輪駛出黃浦江水道。漢格爾在旁莫不作聲,作為民主黨中堅定地光榮孤立政策支持者。他從心里不喜歡這個威斯康星大學出生的共和黨干涉派,那些共和黨控制的石油鋼鐵和軍火販子最近一直在鼓吹宣戰論,試圖讓美國參與到歐戰以便或許更大利益。

而這種思想也被芮恩施帶來中國,作為如今置身事外的兩個最大國家(指人口和疆域)他提交國書時就側面向黎元洪建議中德斷交,試圖用推動中國出兵。還秘密聯絡日本,讓這兩個有潛力成為世界性大國的國家互相對立,最終漁翁得利實現美國主導下的大亞洲戰略。

漢格爾對此深感不滿,他的工作表面是華爾街代言人幫助國內攬取更大的經濟利益。但並非外交上的白痴,他明白目前泛濫中國乃至遠東的民國參戰消息完全是楊秋故意放出來的,他這是在試探國內對出兵的反應。也希望借此讓封閉數百年的國家明白中國和世界息息相關。那個年輕人在政治上的手腕已經越來越純熟,很多時候不需要親自講話就能利用一些小動作引導外界,然而這種純熟卻是漢格爾最擔心的,尤其是他在贏得中日戰爭後出現了逐步擺脫美國,實現對外多元化外交的策略。

「20法郎。」芮恩施打破沉沒,指著漸遠的海輪嘴角有些輕蔑:「用20法郎的借口派遣勞工輸出力量,漢格爾閣下,您的那位朋友看來非常在意歐洲。」

「大使閣下(民國正式得到承認後,各國駐華公使升格為大使),20法郎在美國並不算什么。但對這里的家庭來說卻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在這個國家還有很多人生活在赤貧線以下,有些人需要這些錢養家糊口。」漢格爾皺皺眉,對這種話里有話的問題他很不喜歡,提高了一些聲音:「在我看來,這是一筆非常合算的生意。楊秋用五十萬勞工提升了中法關系。法國政府還需要為其中五分之一的人傳授基礎工業知識,等他們回國後就等於白白撿到十萬非常棒的初級工人。」

芮恩施扭過頭,他能看透漢格爾的眼神看出內里的不滿,但他不會像前任嘉樂恆那樣去解釋,繼續問道:「聽說他們從意大利手中買下了眾多設備?」

漢格爾點點頭,卡波雷托事件在歐洲引發小小轟動,一度導致中德奧三國關系緊張,但由於擔心激化矛盾將中國徹底推入英法懷抱,所以最後在民國政府秘密補償部分錢款後德奧只得捏鼻子認下。在這個大背景下,通過金錢糧食和女人攻勢,外交特使王正廷代表民國政府與意大利達成糧食換機器協議,以提供價值300萬英鎊的糧食買下包括cnl船廠和一家中型鋼鐵廠在內的大量設備,並用運送勞工的船只帶回國。而且在此次事件中,意大利駐軍還秘密向民國政府移交了包括參加過聯合力量級戰列艦設計和制造的船廠技術團隊在內的170多位奧匈工程設計師和他們的家屬。當然,秘密補償和設計團隊的事情還是絕密,包括漢格爾在內的人都並不清楚。

面對突然惡化的西線戰局,此次風波很快淹沒在炮火中,但漢格爾對此卻非常擔憂,因為這次事情中法國的態度非常曖昧。突然開始好轉中法關系是美國最擔憂的,兩家甚至還在不久前正式簽署了《長春漢陽-施耐德鋼鐵合作協定》。由法國提供設備入股建設目前亞洲最大鋼鐵廠。楊秋借北方不穩需要實施軍管的借口,遲遲不向美國開放這片市場卻將法國引入,讓華爾街遺憾的同時也開始擔憂這會不會是楊秋拋棄美國選擇歐洲的先兆,並開始向漢格爾為首的美國駐華商務代表團施壓。要求進一步確立中美市場貿易協定。

芮恩施卻不在意這種事情,在他眼中利用歐洲全面收縮的機會確立美國在亞洲領導者地位才最關鍵,他更關心另外一件事:「我們親愛的遠東朋友有消息了嗎?他已經離開南京半年了吧?」

楊秋的確離開南京中樞快半年,從八月視察包頭開始就進行一系列環北方視察,似乎要把自己置身出兵謠言之外。相比更加著急的英法,芮恩施也非常期待與他早日會面推銷自己的出兵論,漢格爾自然也希望和他聊聊。不管最終他是否會向歐洲派兵參戰,加深和確立中美貿易關系同樣非常重要。

「ge公司代表上午從成都發來電報,他這周都會視察我們與中國合建的水電站項目,預計下周將回到武昌過年。」

芮恩施並不想給楊秋留下急吼吼感覺,攤開手笑道:「那我們也享受一個美好的中國假期,等待他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