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二章 東歸計劃(1 / 2)

辛亥大英雄 河馬散人 1775 字 2020-08-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辛亥大英雄最新章節!

冷傑有著顯赫的家世。

父親冷御秋是國防軍13師中將師長,外祖父曾任清室江蘇監察使,從小衣食無憂的他逐漸養成了高傲的性子。但這種高傲並沒破壞他的才華和天賦,1915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北理工學院,三年內不僅完成自身學業,還完成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部課程,所以年底被教育部選定為13位出國繼續深造的數學和物理系種子生,一躍成為國家重點培養對象。

臨行前他准備出來散散心,恰好聽說北京大學在搞西北采風活動,就加入西北之行來到這里,也想借此機會親眼看看8年來國家變化到底有多大。

變化還沒看到多少,秦嶺腳下這片五顏六色的海洋就讓他覺得仿佛有什么東西扎了自己的心一下。之前他還贊同胡適不該妥協歐美,應該以強硬回擊爭取國家利益,對外資進行限制保護民族企業的長期利益,但面前的畫面卻讓他明白了為何詹天佑說,這里有自己尋找的答案。

8年的驚心動魄,8年的壯美波瀾後面,其實很多東西並沒徹底的改變。

在這片斑斕的帳篷海洋內,是一群群因地震災荒無家可歸的普通國民。當他們的目光扭向自己,里面寫著的分明是飢餓和求生的掙扎。什么大國?什么偉大勝利?什么樣的陰謀算計!都沒有這一刻來得真實。不解決國民的最基本生活保障。所有幻想都只是建在沙礫上的樓閣,所以當一雙雙茫然求助的眼神望來。連詹天佑都狠狠嘆了口氣。這就是楊秋和南京妥協的真正原因,八年連續拼殺後。國家和國民都到了急需修生養息的階段。

士兵們背著槍,在帳篷海洋里來回巡邏確保安寧。簡陋的衛生室門口排滿長龍,每條狹窄的通道都灑滿了生石灰。從火車上拆下的二手鍋爐為大家提供飲用熱水,這些舉措都能證明軍方和政府正在竭盡全力阻止最可怕的災後瘟疫發生。

災民捏著碗排隊等待領取救濟糧,地震帶走了他們一輩子的財富,能拿到一件軍隊發放的單衣已經非常幸福。布滿老繭洗也洗不干凈的灰褐色大手中捏著飯碗。眼巴巴瞅著前方,只希望能早些輪到自己,帶點米回去給家人熬粥。

敞開的油布大帳篷內,堆著高高地米袋。分發糧食的士兵卻只用一只很小的竹筒來衡量白米,滿滿一筒倒下去也只能鋪平碗底。「這么能這樣呢?這點米怎么吃得飽!」來采風的女大學生淚流滿面,扭頭見到士兵居然用這么小的竹筒分發糧食,愛心泛濫不管不顧沖到面前,搶走米筒將一勺勺的白米瘋狂送到災民手中,一邊勺還一邊抹著眼淚破口大罵:「這里不是有很多大米嘛!為什么不發下去?你們這樣做是犯罪,是罔顧人命!」

「住手。」

士兵被女學生一鬧正不知怎辦好,負責難民營安全的少校沖了過來,指指幾個抱著米要離開的災民,大喊道:「還愣著干什么?把米拿回來!」

士兵得到命令立刻按住幾個試圖逃離的災民。學生們見狀頓時紛紛上來阻撓,士兵則立刻橫槍擠開對方不讓靠近。胡適見狀也連忙沖上去擺出北京大學老師的資格理論,見到他出來撐腰,學生們更是有恃無恐,更以為這位少校故意刁難災民克扣糧食趁機撈好處。各式各樣的叫喊,罵人聲將隊列攪得七零八落,眼看再鬧就要出亂子,助手連忙看詹天佑:「部長,要不要。」

詹天佑搖搖頭。民國免費教育才剛剛開始,即使最早的西南也才7年時間。所以這批學生絕大部分都還是官宦和商賈子弟,他們在象牙塔里待太久了!根本不了解國家的真實情況,所以胡適才被他們捧得高高的,還動輒批評國家政策。

負責營地的少校不敢真動用武力,但又怕事情鬧大只得咬咬牙對天鳴槍示警。

清脆的槍聲讓推搡打鬧都猛然停下,正在巡邏的士兵和災民也紛紛圍攏過來,很多災民還以為有人搶糧,自發的拿起棍棒沖過來保護,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

胡適見狀連忙站出來打圓場:「在下胡適,北京大學老師。非常抱歉,是我的學生太激動了。但你們也不該克扣糧食!災民身體都很差,應該讓他們吃飽才能避免生病。」

少校見終於穩住局勢,也悄悄擦把汗把槍插好,走到胡適面前敬個禮說道:「這位老師,你應該管好你的學生!現在西北很亂,請不要在給國家添麻煩,至於是否足額我們都是按照規定來的,別的地方我不敢說,但我這里沒人敢克扣一兩救災糧!」